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老企业同台竞技 我国水光针行业迎来合规化洗牌 市场格局将重构

前言:

从基础补水到再生修复,水光针技术历经三代迭代,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却因“妆字号滥用”“无证注射”等乱象陷入发展困境。2025年,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强力落地和首批合规产品的上市,水光针行业迎来关键转折点。华熙生物、乐普医疗等企业加速布局,新老品牌同台竞技,合规替代空间巨大。

1、水光针行业属于入门级医美,技术经历多次迭代升级

水光针是一种通过微针注射技术,将透明质酸(玻尿酸)、胶原蛋白、肉毒素、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直接注入皮肤真皮层的医疗美容项目。其核心作用是补水保湿、改善肤质、提亮肤色、收缩毛孔、淡化细纹,属于“皮肤焕活”和“中胚层疗法”的范畴。

水光针作为一种入门级医美项目,具有受众群体广、消费频次高、行业需求宽广的特点。同时,水光针的治疗通常以3次为一个疗程,这种高频次的使用模式使其成为医美产品中复购率和消费粘性较高的项目。完成基础疗程后,根据个人皮肤状态和需求,可进入每2-3个月一次的个性化维护阶段,以此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水光针与其他医美项目对比

类别

水光项目

皮秒

再生针

光子嫩肤

埋线提升

热玛吉

项目价格带(元)

600-700

1200-1800

15000以上

600-1000

5000-30000

5000以上

技术难度

中等

中高

中低

消费者体感

疼痛轻中度

疼痛轻

疼痛轻中度

疼痛轻

疼痛中高度

疼痛轻微

恢复时长

5-7天恢复

1-3天恢复

7-14天恢复

0-7天恢复

1-3个月恢复

0-1天恢复

维持时效

1个月

1-3

1-3

1-2个月

1-3

0.5-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纵观水光针的技术发展变迁,基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代:①第一代水光为传统水光,成分是透明质酸(HA),以肌肤补水为最终目的;②第二代水光为动能素,在透明质酸的基础上加入多重营养成分,如氨基酸、辅酶等,实现补充营养、改善肤质的功效;③第三代水光为三文鱼针/婴儿针,核心成分为 PDRN/PN,可以直接参与细胞的内循环调节,相比前两代水光针,具备对抗炎症、再生修复的功效,将水光针推向“再生医学”的范畴。

2、水光针乱象丛生,国家出手助行业合规化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水光针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水光针产品按医疗器械管理严格程度分为Ⅲ类医疗器械、Ⅱ类医疗器械、妆字号。其中,Ⅲ类医疗器械需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最严格的审批,安全性最高,如华熙生物的“娃娃针”、“御龄双子针”,爱美客的“嗨体”系列等,这是市场合规化的主流方向;Ⅱ类医疗器械审批相对简单,通常用于涂抹式或无针水光设备;妆字号仅限外用,不得进行破皮注射,市场上许多违规产品属于此类。

水光针作为一种入门级医美项目,具有低客单价、注射时间短、恢复快的优势,使其相比其他医美项目更具亲和力,受众群体也更为广泛,相关调研资料表示,55%的医美群体倾向于注射水光针。然而,市场乱象也如影随形,正由于水光针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注射非械三产品、超适应症注射等不合规现象大量存在,堪称医美界“最混乱”的产品与市场。

水光针作为一种入门级医美项目,具有低客单价、注射时间短、恢复快的优势,使其相比其他医美项目更具亲和力,受众群体也更为广泛,相关调研资料表示,55%的医美群体倾向于注射水光针。然而,市场乱象也如影随形,正由于水光针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注射非械三产品、超适应症注射等不合规现象大量存在,堪称医美界“最混乱”的产品与市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因此,2022年,国家药监局在《关于医用透明质酸钠产品管理类别的公告》中明确规定,用于注射至真皮层、通过保湿补水改善皮肤状态的医用透明质酸钠产品,按照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这一政策首次为水光针划定合规红线,使得市场上流行已久的使用非械三产品(包括二类器械、一类器械、妆字号产品)注射情况有所减少。

在严格政策规范下,我国水光针行业迎来重要转折——首批合规产品获批上市,标志着水光针行业正式迈入“持证竞争”新阶段。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2025以来,共有华熙生物、海雅美、乐普医疗、格莱威医疗、富勒烯5家企业的6款水光针获批,获批适用范围均为:在医疗机构中使用,用于面部真皮浅层注射,暂时性改善成人皮肤干燥、肤色暗沉。这是首批以“改善皮肤干燥、肤色暗沉”为明确适应症的械三产品获批,填补了以往的市场空白。有人称,2025年视为水光合规元年,也视为水光针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截至目前我国已获批的水光针产品

获批日期

企业名称

产品

成分

品牌

2025/4/23

华熙生物

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

透明质酸钠、盐酸利多卡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钠和注射用水

润百颜·玻玻

2025/4/30

华熙生物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

透明质酸钠、甘氨酸、脯氨酸、盐酸赖氨酸、亮氨酸、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钠、注射用水

润致·缇透

2025/4/30

海雅美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

透明质酸钠和磷酸盐缓冲体系

克拉·赫本

2025/7/10

乐普医疗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

非交联的透明质酸钠、盐酸利多卡因、磷酸盐缓冲体系以及注射用水

芙洛拉

2025/7/31

格莱威医疗

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

透明质酸钠、盐酸利多卡因、磷酸盐缓冲体系和注射用水

-

2025/9/1

富勒烯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

非交联透明质酸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一水合物、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及注射用水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新老企业同台竞技,重构水光针市场

然而,随着合规水光针产品相继上市,中国水光针市场的竞争格局正面临新一轮洗牌。传统企业如华熙生物,依托长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渠道资源,借合规产品逐步替代非合规产品的行业趋势,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一批新兴企业如乐普医疗、格莱威医疗等也纷纷进入该领域,试图凭借更具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和创新的商业策略,冲击现有市场结构。

在老旧品牌方面,当前,我国已经多个传统品牌加快合规水光产品的注册和推广,力求抢占新阶段的先发优势。例如,华熙生物在合规新品获批后,2025年6月发布了“润致4S美塑·水动力诊疗体系”,将两大水光针产品与其他产品结合,帮助医美机构通过“基础打底+个性化叠加”模式提升客单价与复购率;并力求通过两大新品为公司医美业务带来新增量。

对于新品牌而言,商业化路径主要分为自主品牌与代工模式两大类。其中,自主品牌则是从零开始开拓,投入大量时间与资金成本,逐步建立医美机构和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与自主品牌模式不同,格莱威医疗以OEM/ODM代工为主。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格莱威医疗的水光针注册证已衍生出至少9个品牌。

4、监管加速新产品替代,水光针行业合规化可替代空间巨大

不过,在新旧产品交替的关键期,那些既实现产品合规,又拥有成熟市场渠道与高效品牌推广能力的企业,有望拿下更多市场份额。当前,我国多款水光针产品处于研发或注册申报阶段。例如,2025年5月,键凯科技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已获注册受理,该产品是基于聚乙二醇修饰技术研发的水光针;2025年6月,润辉生物与诺美诺恒联合研发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也已获注册受理;昊海生科的加强型水光注射剂已于2025年完成临床试验出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进行了注册检验。

我国部分在研的水光针产品

企业

产品名称

产品特点

进展

佰仁医疗

胶原纤维填充剂-1

针对改善皮肤整体状态

注册受理

昊海生科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

用于皮内真皮层注射填充,以达到保湿、补水,改善皮肤状态,纠正皱纹

注册检验

昊海生科

加强型水光注射剂

通过强化可吸收生物多糖材料中的氢键结构,提高水光产品的临床效果和维持时间

临床试验

华东医药

KIO021壳聚糖

用于改善面部皮肤状态

临床试验前各项工作推进中

华熙生物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水光针

-

临床试验

键凯科技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

基于聚乙二醇修饰技术,降低透明质酸钠降解速度,从而延长其保湿补水作用的时间

注册受理

润辉生物诺美诺恒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

-

注册受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我国水光针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3.76亿元扩大至2023年的159.8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33%,2025年预计将突破200亿。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水光针市场合规市场规模较小,合规市场占比预计仅有不足三分之一,并且我国水光针市场正规产品稀少,多数产品均未取得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合规化仍在逐步提升中,庞大的市场容量,未来合规市场可替代空间巨大。

近年来,我国水光针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3.76亿元扩大至2023年的159.8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33%,2025年预计将突破200亿。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水光针市场合规市场规模较小,合规市场占比预计仅有不足三分之一,并且我国水光针市场正规产品稀少,多数产品均未取得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合规化仍在逐步提升中,庞大的市场容量,未来合规市场可替代空间巨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水光针行业正处于“从混乱走向规范”的洗牌期,合规性是最大的挑战,也是未来最大的机遇。对于企业而言,拥有核心技术和合规产品是立足之本;对于机构而言,提供安全、专业、透明的服务是竞争核心;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正规机构和合规产品是保障自身权益的根本。未来,我国水光针行业将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走向更加健康、成熟和品牌化的发展阶段。(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老企业同台竞技 我国水光针行业迎来合规化洗牌 市场格局将重构

新老企业同台竞技 我国水光针行业迎来合规化洗牌 市场格局将重构

从基础补水到再生修复,水光针技术历经三代迭代,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却因“妆字号滥用”“无证注射”等乱象陷入发展困境。2025年,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强力落地和首批合规产品的上市,水光针行业迎来关键转折点。华熙生物、乐普医疗等企业加速布局,新老品牌同台竞技,合规替代空间巨大。

2025年09月09日
生育补贴再次加码!我国母婴行业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差异化与高端化发展加速

生育补贴再次加码!我国母婴行业消费市场活力释放 差异化与高端化发展加速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于2025年7月28日公布,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有助于缓解家庭养育压力。而本次国家育儿补贴符合国际标准,国家育儿补贴有利于提振相关母婴消费产业链,需求差异化与高端化发展将加速。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水光针市场准入门槛提高 行业迈入“持证竞争”新阶段

我国水光针市场准入门槛提高 行业迈入“持证竞争”新阶段

我国水光针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面临着市场秩序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水货假货充斥市场等行业乱象。近年来,随着医美行业监管持续强化,水光针行业的规范化进程明显加快。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婴幼儿洗护行业分析:养育补贴政策频出+消费升级 驱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我国婴幼儿洗护行业分析:养育补贴政策频出+消费升级 驱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建国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经历鼓励生育、优化质量、计划生育、放开限制、促进生育、全方位配套支持等一系列变迁。在2016年以前,我国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受生育政策影响,波动明显,建国初期的生育潮,计划生育下生育率的稳步下行等均印证政策有效性;随着适应人口规模减少、养育成本的增加等因素,2017年以后生育率不断下行,放开政策“失灵

2025年05月20日
技术革命来袭!我国AI减肥行业需求庞大 数据与交互为发展关键 Fiture、KEEP等平台入局

技术革命来袭!我国AI减肥行业需求庞大 数据与交互为发展关键 Fiture、KEEP等平台入局

体重管理政策落地,催生出由健身器材、运动产品、减肥药物等生态构建起的千亿市场。而AI减肥随着技术的研究的深入与场景渗透的扩大,也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效果,多家健身平台纷纷布局AI减肥。但是要实现长久发展,数据与交互是AI减肥行业发展核心关键。未来,我国AI减肥行业逐渐以“精准、普惠、可持续”的方式,重塑体重管理的逻辑。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分析:竞争激烈刺激市场内卷 多地开启纳入医保定点试点

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分析:竞争激烈刺激市场内卷 多地开启纳入医保定点试点

在新生儿数量整体下降、行业乱象丛生、运营成本持续增加等背景下,我国月子中心行业盈利难度较大,竞争激烈刺激企业内卷。未来,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将趋向于多元化、数字化转型、市场更加细分等趋势。同时,当前多地将月子中心纳入医保定点试点(如上海),《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国标实施,有望纾解当前月子中心行业面临盈利困难、服务标准

2025年04月08日
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我国体重管理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将大量释放

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我国体重管理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将大量释放

2025年3月9日,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此行动一旦实施,我国体重管理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发展机遇,尤其是代餐轻食、健身器材、运动APP、减肥药与减重手术等细分领域需求将得到极大的释放。

2025年03月14日
全球医美行业分析:吸脂术、肉毒素注射手术量较多 市场呈现五大特点

全球医美行业分析:吸脂术、肉毒素注射手术量较多 市场呈现五大特点

随着颜值经济发展,近年来全球医美数量进入增长阶段。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美容手术和非手术项目数量达到3490万例,同比增长3.4%,其中美容手术项目1581万例,同比增长5.5%。具体从项目种类来看,2023年,面部和头部的所有手术项目增长较快,手术量达到650万例,增长19.6%。手术项目中,吸脂术、隆胸术、

2025年03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