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汽车零部件主要是指使用铝合金材料制造的汽车配件,广泛应用于车身的各种部件,如车身结构件、保险杠、脚踏板、行李架等。此外,铝合金还用于制造底盘、轮毂等大型部件,这些部件在汽车制造中起着关键作用。
一、行业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中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规模受汽车轻量化推进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等因素的推动,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20-2024年,我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从2573.17亿元增长至6978.38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3958.1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在汽车产业中占据关键地位,其供应情况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的不断推进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铝合金凭借自身优势,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中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供应格局也随之不断演变。
近年来,中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行业供应规模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产量角度来看,2020年至2024年间,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产量保持快速增长。以铝合金压铸件为例,2024年其产量预计达到1238万吨,相较于2020年有了大幅提升。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在汽车轻量化成为行业共识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燃油车为满足节能减排要求,还是新能源汽车为解决续航里程焦虑问题,都对铝合金零部件的使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极大地刺激了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需求。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为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对铝合金电池包、电机壳体、车身结构件等零部件的需求持续攀升,推动了行业供应规模的持续扩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铝合金材料凭借其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势,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中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铝合金压铸件产量达1090万吨,同比增长13.98%,这充分彰显了市场对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旺盛需求。从细分领域来看,在车身结构件方面,发动机罩、翼子板、后备箱盖等逐渐采用变形铝合金制造,以实现车身轻量化;在关键部件领域,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壳体、控制器壳体、减速箱壳体,以及传统汽车的发动机、轮毂、变速器等大量运用铸造铝合金,铝合金在汽车总用铝量中的占比已超70%。
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应用领域持续拓展。目前,铝合金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电机、底盘系统、车轮、传动系统、热管理系统、车身结构件等多个部位。在发动机领域,铝合金材质有助于减轻发动机重量,提升燃油经济性;在底盘系统中,铝合金零部件可优化车辆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铝合金在汽车零部件中的应用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随着技术进步及轻量化进度的加速,国内外车企逐渐增加对铝合金零部件的使用。豪华汽车方面,全铝车身成为新的趋势,特斯拉、奥迪、捷豹XFL、路虎揽胜等正在推进全铝化车身的应用,减重效果明显。特斯拉ModelS通过使用全铝车身兼顾了轻量化与高强度特性,除了车身外,其前后悬架大部分材料也采用铝材。此外,蔚来ES8还采用了全铝前/后副车架,底盘和悬挂系统也全部采用铝合金材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7年11月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其中制定了轻量化技术发展目标,到2020年汽车重量比2015年减轻10%,到2025年在2015年基础上进一步减重20%,对轻量化材料的使用范围以及用量也将进一步扩大。具体轻量化发展技术路线情况如下:
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路线图1.0
2020年 | 2025年 | 2030年 | |
车辆整备质量 | 较2015年减重10% | 较2015年减重20% | 较2015年减重35% |
高强度钢 | 强度600MPa以上的AHSS钢应用达到50% | 第三代汽车钢应用比例达到白车身重量的30% | 200MPa级以上钢材有一定比例的应用 |
铝合金 | 单车用铝量达到190kg | 单车用铝量超过250kg | 单车用铝量超过350kg |
镁合金 | 单车用镁量达到15kg | 单车用镁量达到25kg | 单车用镁量达到45kg |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碳纤维有一定使用量,成本比2015年降低50% | 碳纤维使用量占车重2%,成本比上一阶段降低50% | 碳纤维使用量占车重5%,成本比上一阶段降低50% |
资料来源:汽车制造网、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轻量化作为提高续航里程的重要方法,得到越来越多车企的重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特斯拉引领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趋势,特斯拉2022年全球交付量达131万辆,同比增长40%,2023年全球交付量近181万辆。广汽集团、北汽新能源、吉利集团、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规划方面都在百万辆。庞大的市场规模将会带来更多的汽车铝合金零部件的市场需求。
总体上,目前,中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市场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从供给端来看,尽管近年来企业不断扩充产能,但需求增长更为迅猛。在需求端,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汽车产业升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对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不过,由于行业内部分企业技术水平有限,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在一些高端铝合金汽车零部件领域,如高强度、高精度的铝合金车身结构件等,国内企业供给相对短缺,部分依赖进口;而在一些中低端产品领域,供给相对充足,竞争较为激烈。
二、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铸造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促使铝合金铸造零部件的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根据广东鸿图、文灿股份、美利信等企业2024年年报显示,其新能源汽车相关订单占比均超40%,电池壳体、电机壳体、车身减震塔等成为主要的需求增量产品。其中,广东鸿图的高压铸造业务营收因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客户的需求放量,同比增长25%。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铝合金铸造零部件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4884.87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2770.72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挤压
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挤压零部件受益于汽车轻量化趋势,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铝挤压零部件凭借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等特点,广泛用于车身结构件、底盘和悬架系统及内部装饰件等多个方面。像车门、车窗框架、防撞梁、底盘摆臂,以及内饰门把手等,均有大量的应用。同时其良好的导热性,也使其在发动机散热系统等部位得到应用。
随着汽车轻量化设计普及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用铝挤压材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汽车用铝挤压材市场规模为1325.89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752.05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竞争情况
铝合金汽车零部件产品市场是我国汽车轻量化趋势下的热门赛道,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尽管存在新工艺技术和高规模资金投入壁垒,一大批竞争者试图抓住打破传统汽车产业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机遇,争夺铝合金产品广阔的增量市场。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市场目前处于快速成长周期,竞争激烈,尚未形成稳定竞争格局。目前行业竞争格局如下:
中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格局
分类 | 主要企业 |
电池盒 | 新铝时代、敏实集团、华达科技、和胜股份、祥鑫科技等 |
车轮 | 中信戴卡、立中集团、宏鑫科技、跃岭股份、珀然股份、万丰奥威等 |
车身 | 广东鸿图、忠旺集团、立中集团、文灿集团等 |
车门 | 凌云股份、中信戴卡、豪美新材等 |
其他 | 嵘泰股份、永茂泰、爱柯迪、旭升集团、拓普集团、合力科技、广东鸿劲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下游整车企业愈发看重供应商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使得“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产品制造趋势。零部件供应商需要具备高度定制化研发产品并提供技术优化方案的综合服务能力,以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满足整车企业缩短新车型开发周期的需求。
铝合金零部件的主流成型工艺包括压铸、锻造、挤压和压延。目前,国内汽车铝合金压铸件占据着较大份额,未来铝合金锻造和挤压工艺零部件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兴起,自动化、信息化成为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未来行业技术发展的关键是提高自动化程度,实现技术工艺参数远程实时控制及检测、原材料自动输送、压铸、锻造或挤压后处理自动化集成,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智能化精益生产。(WWTQ)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