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植物补光设备行业: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LED植物补光设备成为最主要设备

一、行业相关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植物补光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植物补光设备是人造光源,主要通过发射适合于光合作用的电磁波谱来刺激植物生长,包括HID植物补光设备、LED植物补光设备和其他植物补光设备如荧光灯等。其中HID植物补光设备适用于大型植物栽培和种植的照明,技术工艺成熟可靠,是目前植物生长照明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光源之一。此外随着LED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下游产业开始使用LED植物补光设备。

光的作用及人工光的类型

光的作用 植物 植物照明的功能 人工光类型
作为能量,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积累能量 生长类照明 全人工光生长灯补光灯
作为信号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发芽、开花、茎的生长 信号类照明 催芽灯花期灯着色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光作为环境信号调控植物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行为,如种子萌发、形态建成、开花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同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成化学能以糖的形式储存,然后再利用这些能量进行生长。

二、行业市场规模

由于植物补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光谱技术的突破并日益成熟,加之不同植物光配方的发布,使得植物补光得以产业化应用,在全球疫情带来的粮食危机、海外工业大麻合法化、能源补贴政策改革等一系列的催化因素下,植物补光在近五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近年来,在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政府政策的驱动下,众多照明企业向植物照明领域发展,植物补光设备领域成为发展较快的板块。2023年,我国植物补光设备市场规模约为80.18亿元。

近年来,在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政府政策的驱动下,众多照明企业向植物照明领域发展,植物补光设备领域成为发展较快的板块。2023年,我国植物补光设备市场规模约为80.18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其中我国LED植物补光设备技术发展快速,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植物补光设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LED植物补光设备市场规模达到37.15亿元。

其中我国LED植物补光设备技术发展快速,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植物补光设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LED植物补光设备市场规模达到37.15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需求情况

2023年是中国设施农业元年,国家印发多个通知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其中,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并首次将“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写入文件,首次提出“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2023年中发布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更是为设施农业发展明确了稳产保供、科技装备、质量效益、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数据显示,我国设施农业面积达4270多万亩,占世界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八成以上种植蔬菜。黄瓜、番茄、辣椒等30多种蔬菜在设施农业帮助下摆脱了“靠天吃饭”。近年来,设施蔬菜与广西、云南等“南菜北运”基地相互配合,加上多级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的发展,让新鲜蔬菜更加触手可及。在布局上,中国已逐步形成了黄淮海及环渤海、长江中下游、西北、东北、华南地区5大设施蔬菜优势产区,江苏、山东、辽宁、河北是中国4个设施农业大省。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利用戈壁、荒漠等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既能避免与粮争地,从空间上挖掘食物供给潜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限制,有效保障农产品全年供应。

数据显示,我国设施农业面积达4270多万亩,占世界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八成以上种植蔬菜。黄瓜、番茄、辣椒等30多种蔬菜在设施农业帮助下摆脱了“靠天吃饭”。近年来,设施蔬菜与广西、云南等“南菜北运”基地相互配合,加上多级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的发展,让新鲜蔬菜更加触手可及。在布局上,中国已逐步形成了黄淮海及环渤海、长江中下游、西北、东北、华南地区5大设施蔬菜优势产区,江苏、山东、辽宁、河北是中国4个设施农业大省。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利用戈壁、荒漠等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既能避免与粮争地,从空间上挖掘食物供给潜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限制,有效保障农产品全年供应。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植物补光设备市场集中度较为分散,行业CR3只占有17.1%左右,不足20%。其中中国植物补光设备前三名企业分别为美光原、纽克斯、飞利浦。而在这其中美光原占比最重,占比6.5%;其次为纽克斯、飞利浦,占比分别为5.8%、4.8%。

目前我国植物补光设备市场集中度较为分散,行业CR3只占有17.1%左右,不足20%。其中中国植物补光设备前三名企业分别为美光原、纽克斯、飞利浦。而在这其中美光原占比最重,占比6.5%;其次为纽克斯、飞利浦,占比分别为5.8%、4.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创新高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潜力巨大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创新高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潜力巨大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为3,586.45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出口金额为1,59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7.30%,出口增速超过进口增速。受益行业国产替代逐步推进,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出口/进口金额比值逐步提高,从2011年的19.14%提升至2024年的44.47%。

2025年05月14日
毫米波雷达优势明显 汽车智能化推动我国毫米波雷达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毫米波雷达优势明显 汽车智能化推动我国毫米波雷达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近年来,汽车智能化发展改革不断推进,毫米波雷达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的ADAS系统。2021年我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已达1274万颗,展望未来,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将不断扩大,2026年出货量有望超7000万颗。车载毫米波雷达数量也快速增长,2024年前端安装总量达到了2341万颗。

2025年05月14日
六维力矩传感器产业飞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打开应用新场景

六维力矩传感器产业飞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打开应用新场景

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已具备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中游本体制造再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能力。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得到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规上工业机器人产量55.6万套,同比增长14.2%。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自中美贸易战加剧以来,我国SoC芯片迎来巨大的打击,短期内遇到低估,不过随着以智能汽车为代表的新型需求的推动,弥补了智能手机带来的颓势,行业发展规模持续走高,2024年国内SoC芯片需求量约为283.02亿个。

2025年04月11日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整个半导体行业周期的回暖,以及AI数据中心等新型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存储芯片需求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国内存储芯片销量约为1944.6亿个。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74.12亿元,2023年达到124.36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71.23亿元。

2024年11月30日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由于全球晶圆代工产量难以具体统计,所知台积电占全球晶圆代工份额50%左右,下图全球数据以台积电12英寸晶圆折算产量作为参考预测。据测算可知,受电子行业高景气度影响,全球晶圆代工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12英寸晶圆代工产量为2757万片。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根据台湾工研院的统计,集成电路测试成本约占设计营收的6%-8%,假设取中值7%,结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关于我国芯片设计业务的营收数据测算,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214.25亿元, 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406.7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4%。

2024年10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