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政策、市场规模及下游应用情况 场景化需求牵引产业发展

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种。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初步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能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专业领域服务机器人和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

一、行业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及规范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明确要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实施康复辅助器具、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此外《“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不断鼓励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

2018-2022年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22年12月 发改委 《“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丰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场景,加快研发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教学助手、医疗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
2022年6月 应急管理部 《"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 开展高智能救援机器人.水下抢险机器人等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建设完善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队伍。
2022年5月 国务院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实施康复辅助器具、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2022年2月 国务院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提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适老产品的智能水平、实用性和安全性,开展家庭、社区、机构等多场景的试点试用,强化老年用品的科技支撑。
2021年12月 工信部、发改委等十五部门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个至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2021年12月 工信部部门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多样化、高品质需求,大力推广面向工序的专用制造装备和专用机器人。
2021年7月 工信部、发改委等十部门 《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推进5G与智慧家居融合,深化应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发展基于5G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不断丰富5G应用载体。加快云ARVR头显、5G+4K摄像机、5G全景VR相机等智能产品推广,拉动新型产品和新型内容消费,促进新型体验类消费发展。
2021年3月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重点研制分散式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工业控制装备,突破先进控制器、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减速器等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发展增材制造。
2020年4月 邮政局,工信部 《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支持制造企业联合快递企业研发智能物流机器人等技术装备,加快推进制造业物流技术装备智慧化。
2020年1月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 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后发赶超,启动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推广工程,实施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2019年10月 工信部等十三部门 《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 重点突破系统开发平台和伺服机构设计,多功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设计等。
2018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 支持可穿戴设备、消费级无人机、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升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服务机器人属于机器人产业。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近年来随着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其应用和投资价值逐渐凸显,市场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447.76亿元。而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建筑、教育领域持续旺盛的需求牵引,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预计2023年我国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500亿元。

近年来随着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其应用和投资价值逐渐凸显,市场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447.76亿元。而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建筑、教育领域持续旺盛的需求牵引,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预计2023年我国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5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细分市场情况

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上主要有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和医疗服务机器人。其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占比最大,达到65%;其次为公共服务机器人,占比25%;而医疗服务机器人占比最小,只有10%。

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上主要有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和医疗服务机器人。其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占比最大,达到65%;其次为公共服务机器人,占比25%;而医疗服务机器人占比最小,只有1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家用服务机器人

家庭服务机器人是为人类服务的特种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完成家庭服务工作的机器人,包括行进装置、感知装置、接收装置、发送装置、控制装置、执行装置、存储装置、交互装置等。

家庭服务机器人按照智能化程度和用途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初级小家电类机器人、幼儿早教类机器人、和人机互动式家庭服务机器人。按功能不同,可以家政服务机器人、教育服务机器人、娱乐服务机器人、养老助残机器人、安全监控机器人等。

近年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5.7亿元增长到了114.6亿元。估计2021年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在142.9亿元。

近年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55.7亿元增长到了114.6亿元。估计2021年我国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在142.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家庭服务机器人已经成为服务机器人行业的重要品类。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上,家庭服务机器人,占据48%的市场份额,远高于医疗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份额(28%)。

目前家庭服务机器人已经成为服务机器人行业的重要品类。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上,家庭服务机器人,占据48%的市场份额,远高于医疗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份额(2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医疗服务机器人

虽然目前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比相对较小,但凭借高技术壁垒、高应用效益以及政策和资本的扶持,赛道潜力位居第一。医疗机器人是指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近年来,在老龄化程度加深和护理社会压力提升背景下,我国明确提出要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

医疗机器人能独自编制操作计划,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动作程序,然后把动作变为操作机构的运动,分为多种类型。从应用场景划分,医疗机器人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四大类。

2017-2021年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4.80亿元增长至79.60亿元,医疗服务机器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2年我国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97.10亿元。

2017-2021年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由24.80亿元增长至79.60亿元,医疗服务机器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2年我国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97.1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下游市场情况

近年在技术引领和社会需求驱动下,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目前服务机器人可应用于零售、物流、医疗、教育、安防等众多领域。其中物流仓储业和酒店旅游业是目前服务业中机器人渗透率最高的行业,在受访企业用户中应用比例均超过六成。

而场景化需求的牵引使服务型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例如在疫情防控驱动下,社会对无接触式服务需求明显提高,餐饮行业配送场景的服务机器人市场快速发展;此外在教育、家庭清洁、医疗服务、酒店服务等领域不断深入拓展。京东研发“京小智”,提供智能咨询与导购服务;网龙网络旗下教育子公司华渔自主研发AI教育机器人“李清照”;高仙机器人主打室内清洁配送服务,主要商用场景就包括酒店自动送物、清洁、消毒等功能。

1、物流仓储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运转的配套性基础行业,近年来随着GDP的发展而持续上涨,无论是工业制造业、农业、畜牧业,还是电商零售带来的个人物流需求的激增,都大大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此外,不断扩大的海外贸易的需求,以及多式联运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使得外贸物流的发展也持续向好,多个因素共同促进了物流行业的持续繁荣。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物流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8.8亿元增长到了11.9亿元。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运转的配套性基础行业,近年来随着GDP的发展而持续上涨,无论是工业制造业、农业、畜牧业,还是电商零售带来的个人物流需求的激增,都大大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此外,不断扩大的海外贸易的需求,以及多式联运的发展和效率的提升,使得外贸物流的发展也持续向好,多个因素共同促进了物流行业的持续繁荣。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物流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8.8亿元增长到了11.9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酒店

近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旅游业的发展,我国酒店数量及酒店客房数量快速增长。但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我国酒店行业持续承压,酒店数量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酒店数量为27.9万家,较上年同比下降17.5%。2021年我国酒店数量为25.2万家,较上年同比下降9.7%。

近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旅游业的发展,我国酒店数量及酒店客房数量快速增长。但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我国酒店行业持续承压,酒店数量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酒店数量为27.9万家,较上年同比下降17.5%。2021年我国酒店数量为25.2万家,较上年同比下降9.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相行,“科教兴国”、“教育先行”等是我国采取的重要战略决策,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和深入化,关联性最强的教学仪器设备迎来了发展契机。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来讲,一直以来国家不遗余力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来建设涵盖教学仪器在内的高质量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教育教学环境。2016-2020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稳中上涨,2019年首次超过5万亿元。2021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7873.67亿元,比上年增长9.13%。

教育是国之大计,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相行,“科教兴国”、“教育先行”等是我国采取的重要战略决策,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和深入化,关联性最强的教学仪器设备迎来了发展契机。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来讲,一直以来国家不遗余力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来建设涵盖教学仪器在内的高质量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教育教学环境。2016-2020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稳中上涨,2019年首次超过5万亿元。2021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7873.67亿元,比上年增长9.1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餐饮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性行业,近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劲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虽然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餐饮市场规模明显下降,收入规模为39527亿元,较2019年下降15.4%。但随着抗疫的常态化运作,我国餐饮业已打磨出自身的“内功”。2021年我国餐饮业呈现出向上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餐饮行业规模为46895亿元,同比增长18.6%,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人均餐饮消费3320元,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为18.6%。预计2025年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5635亿元左右。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性行业,近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劲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虽然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餐饮市场规模明显下降,收入规模为39527亿元,较2019年下降15.4%。但随着抗疫的常态化运作,我国餐饮业已打磨出自身的“内功”。2021年我国餐饮业呈现出向上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餐饮行业规模为46895亿元,同比增长18.6%,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人均餐饮消费3320元,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为18.6%。预计2025年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5635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为模拟芯片最主要消费市场,政策指引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中国为模拟芯片最主要消费市场,政策指引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模拟芯片下游多元分布,汽车与通信市场领跑成为主要增长引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下游应用领域中,消费电子占比约37%,为722亿元;泛能源市场规模为507亿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为371亿元,通讯市场规模为292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固态电解质产业链条优势明显,本土企业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

我国固态电解质产业链条优势明显,本土企业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

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日韩企业更倾向于硫化物体系,欧美企业更偏向于氧化物和聚合物,我国的技术路线选择相对更加多样化,但是最主流的仍然是硫化物和氧化物。根据市场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固态电池企业选择硫化物的占比为38%,选择氧化物的占比为32%,选择聚合物的有22%。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感光干膜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市场竞争逐渐加剧

我国感光干膜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市场竞争逐渐加剧

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国产企业如福斯特、容大感光、湖南初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逐渐崛起,其技术和产品在中低端市场逐步占据一定份额,并开始向高端市场进军,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而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持续推进,国内企业也有着越来越好的市场表现,截止2024年我国感光干膜产量约为7.76亿平方米,20

2025年10月17日
我国淀粉糖行业:产销率保持在60%以上 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我国淀粉糖行业:产销率保持在60%以上 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近年来我国淀粉糖行业市场规模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320.16亿元,2024年达到454.73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212.94亿元。

2025年10月16日
全球PCB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国内高端应用有望催动PCB产品结构升级

全球PCB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国内高端应用有望催动PCB产品结构升级

目前,中国大陆PCB产能集中于中低端领域,从PCB行业细分产品占比来看,中国PCB市场中刚性板的市场占比最高,达81%,包括多层板、刚性单双面板以及HDI板等多种类型;挠性板、封装基板和刚挠结合板占比较低,分别为14%、4%和1%。

2025年10月16日
英伟达要求开发“微通道水冷板(MLCP)”,水冷板市场有望取得技术突破

英伟达要求开发“微通道水冷板(MLCP)”,水冷板市场有望取得技术突破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随着AI算力需求的急剧增加,英伟达最新推出的Rubin与下一代Feynman平台的功耗预期将突破2000W,现有的散热方案已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英伟达向其供应商提出要求,开发全新的“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其单价是现有散热方案的3至5倍,水冷板和均热片正成为新的“战略物资”。

2025年09月29日
MLCC下游应用领域汽车电子成为新增长引擎,我国国产替代正在加速推进

MLCC下游应用领域汽车电子成为新增长引擎,我国国产替代正在加速推进

从下游来看,早期MLCC的主要需求来自于移动终端/手机,占比达到了30%以上。而随着下游需求结构的持续变化,新兴的领域,如汽车和AI等需求持续成长,并逐步替代手机,到2023年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在全球MLCC的占比达28%,汽车电子已成为MLCC最大的应用方向。

2025年09月24日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通信连接器生产基地 行业将向智能化制造、定制化需求发展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通信连接器生产基地 行业将向智能化制造、定制化需求发展

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全球通信连接器的生产重心也逐步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连接器生产基地。具体来看,2024年全球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中国地区占比28.76%,亚太地区占比14.84%,北美地区占比27.08%,欧洲地区占比25.57%。

2025年09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