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滚动轴承套圈行业将迎来战略发展机遇 企业竞争力增强 五洲新春已全产业链布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轴承套圈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监测与投资潜力分析》显示,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机械旋转体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广泛应用于汽车、铁路车辆及各类工业机械和家用电器等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

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机械旋转体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广泛应用于汽车、铁路车辆及各类工业机械和家用电器等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六年来,全球滚动轴承行业市场规模整体逐年增长,从2015年的252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125亿元。进入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滚动轴承市场规模下降,为2862亿元,与2019年的3125亿元相比下降264亿元,同比下降达到8.4%。

近六年来,全球滚动轴承行业市场规模整体逐年增长,从2015年的252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125亿元。进入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滚动轴承市场规模下降,为2862亿元,与2019年的3125亿元相比下降264亿元,同比下降达到8.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根据轴承套圈价值量占成品轴承成本的35%,轴承厂的平均毛利率约为20%,可以推算出2019年,全球滚动轴承套圈行业市场规模为875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801亿元。

同时,根据轴承套圈价值量占成品轴承成本的35%,轴承厂的平均毛利率约为20%,可以推算出2019年,全球滚动轴承套圈行业市场规模为875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801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国内市场,近年来,随着国家陆续推出《全国轴承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等政策文件,大力鼓励发展轴承行业,作为轴承核心配件的滚动轴承套圈迎来战略发展机遇。

我国滚动轴承套圈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发布单位

颁布时间

相关内容

《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021年4月

“十四五”期间,基础零部件的主攻方向是提高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使用寿命等指标,努力实现核心基础零部件的自主保障;要重点发展严重制约高端主机和重大装备自主化的高性能轴承,重点发展第三代轿车轮毂轴承单元,高铁配套轴承,数控机床轴承和航空高精度高速轴承,大型风电和石油冶金矿山机械高精度重载轴承。应用滑动轴承的下游主机中,要重点研发核主泵、火电用凝结水泵、大型工艺螺杆压缩机、5兆瓦级风电齿轮箱、海洋工程装备及重型燃机负荷齿轮箱。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国家发改委

2019年11月

将以下轴承列为鼓励类项目: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轴承,轴重23吨及以上大轴重重载铁路货车轴承,大功率电力/内燃机车轴承,使用寿命240万公里以上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轴承,使用寿命25万公里以上轻量化、低摩擦力矩汽车轴承及单元,耐高温(400℃以上)汽车涡轮、机械增压器轴承,P4、P2级数控机床轴承,2兆瓦(MW)及以上风电机组用各类精密轴承,使用寿命大于5,000小时盾构机等大型施工机械轴承,P5级、P4级高速精密冶金轧机轴承,飞机发动机轴承及其他航空轴承,医疗CT机轴承,深井超深井石油钻机轴承,海洋工程轴承,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高速轴承(转速≥1.2万转/分钟),工业机器人RV减速机谐波减速机轴承,以及上述轴承的零件。此外,应用滑动轴承的下游主机中被列为鼓励类项目的有:二代改进型、三代、四代核电设备及关键部件以及60万千瓦及以上发电设备用泵。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年版)

国家统计局

2018年11月

将高速动车组轴承、风电发动机组轴承、海洋工程轴承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同时,应用滑动轴承的下游主机中被列为重点支持产品的有: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石油钻进专用压缩机、核电齿轮箱以及风力发电齿轮箱。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科技部

2017年4月

我国的高速精密轴承发展滞后,应当围绕高速精密重载轴承开展轴承服役性能演变规律与失效机理等基础理论、材料对性能影响规律和失效机理等研究,掌握高速、精密、重载轴承设计理论、寿命理论及试验方法,动态性能试验技术与方法,掌握高铁轴箱轴承、风力发电机组主轴与齿轮箱轴承、机器人和机床精密轴承、特大型装备静压轴承等设计、试验和批量化制造核心技术,并建立高速重载轴承性能及可靠性试验平台对相关的基础技术、关键部件与产品进行试验验证。

《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

2016年6月

提出要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高端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四基”领域发展。到2020年,工业基础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建立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体系。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先进基础工艺推广应用率达到50%,产业技术基础体系初步建立,基本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

《全国轴承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

2016年6月

提出了“十三五”期间轴承行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将发展重点定位于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领域。

《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

2016年4月

提出到2025年,一批核心技术进入国际前列,拥有一批核心零部件产品,产品整体质量提升到中高档水。将高强度高精度含油轴承作为核心产品专项计划和攻关重点。

《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

2015年5月

将“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列为九项战略任务之一,将轴承等零部件列为“工业强基工程”五大工程之一。明确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航天装备、通信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急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先进制造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并且,在轴承行业产业链向国内转移、专业化分工进一步体现的趋势下,我国滚动轴承套圈行业相关企业竞争力有望在国际市场中显著提升。

我国主要滚动轴承套圈行业相关生产企业情况概览

公司名称

主要产品

2020年套圈收入(亿元)

金沃股份

球类、滚针类和滚子类等轴承的套圈

5.6

五洲新春

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滚针轴承和调心滚子等轴承及套圈

5.9

海宁上通优必胜

汽车圆锥轴承、双列角接触轴承、双列圆锥轴承等的套圈

/

绍兴旭日绵

小型深沟球形系列轴承的内外套圈

/

广濑精密机械

精密轴承内外圈

/

浙江辛子精工

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密封件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以五洲新春进行分析,五洲新春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涵盖精密锻造、制管、冷成形、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装配的“纵向一体化”轴承、精密零部件制造全产业链供应商,自主化程度高且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

具体以五洲新春进行分析,五洲新春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涵盖精密锻造、制管、冷成形、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装配的“纵向一体化”轴承、精密零部件制造全产业链供应商,自主化程度高且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下游制造生产区域来看,浙江省有9家,安徽2家,辽宁和四川各1家,经营范围主要是轴承以及汽车零部件的生产。

五洲新春旗下主要制造企业分布情况

成立时间

子公司名称

主营业务

设立地区

2001/7/12

浙江森春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零部件、汽车配件、轴承及配件生产

浙江

2002/11/4

浙江新龙实业有限公司

汽车零部件等生产

浙江

2004/1/9

浙江新春宇航轴承有限公司

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

浙江

2004/8/11

新昌县富迪轴承有限公司

轴承套圈、机械零部件生产

浙江

2004/10/11

浙江富日泰轴承有限公司

精密轴承、轴承套图精车件、汽车零部件及其他机械配件生产

浙江

2004/12/23

捷姆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轴承的制造

浙江

2005/6/28

浙江富立轴承钢管有限公司

轴承钢管、轴承套圈车件、精密轴承等生产

浙江

2010/6/4

大连五洲勤大轴承有限公司

轴承、液压及气压动力元件、汽车配件制造

辽宁

2014/6/9

合肥金昌轴承有限公司

轴承及配件、汽车零部件、五金制品的生产

安徽

2018/5/16

安徽森春机械有限公司

轴承及配件、汽车零部件、通用机械零部件制造

安徽

2018/5/24

四川五洲长新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零部件、轴承及配件、空调管路件及组件的生产

四川

2021/5/28

五洲新春传动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汽车轮教、零部件制造等

浙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从产业规模来看,2016-2019年,五洲新春轴承产品产销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20年因疫情影响有所下滑。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五洲新春轴承产品的产量为35744.76万套,销量为35005.20万套,库存量为5481.93万套。

此外,从产业规模来看,2016-2019年,五洲新春轴承产品产销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20年因疫情影响有所下滑。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五洲新春轴承产品的产量为35744.76万套,销量为35005.20万套,库存量为5481.93万套。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十四五”期间,五洲新春加快在产能、业务、技术、资本市场布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拓展,形成自身的产能和技术优势。

而在“十四五”期间,五洲新春加快在产能、业务、技术、资本市场布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拓展,形成自身的产能和技术优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从全球ASME持证厂商分布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持证厂商数量大幅提升,由2010年的502家上升至2024年的912家,行业整体竞争随着持证厂商数量大幅增加也日趋加剧。

2025年07月06日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产业链与细分市场规模分析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产业链与细分市场规模分析

压力容器行业按产品类型划分,可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与储存压力容器。其中,反应压力容器主要用于化工、石化行业的化学反应过程,2024年市场规模为692.21亿元。其核心需求来自大型炼化项目(如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和精细化工升级。

2025年07月05日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市场规模与供需现状分析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市场规模与供需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我国压力容器保有量呈持续上升态势,截至2024年末,我国压力容器产量为761.51万吨,销量达到716.93万吨。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585.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307.3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250.97亿元,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汽轮机制造行业景气度向好 燃气发电带来新机遇 国际竞争压力较大

我国汽轮机制造行业景气度向好 燃气发电带来新机遇 国际竞争压力较大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虽然传统能源结构有所调整,但火电仍需向高效、清洁方向发展,超超临界汽轮机等高效煤电技术将迎来发展空间。同时,政策大力支持核能、气轮机等清洁能源发展,为核电汽轮机的研发和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在工业领域,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景气度向好,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新型煤化工项目不断推进,对工业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矿用卡行业:宽体矿卡更受市场青睐 企业竞争呈现“5+N”格局

我国矿用卡行业:宽体矿卡更受市场青睐 企业竞争呈现“5+N”格局

近年来,我国矿用卡车行业发展较为稳定,增速不快,部分年份开始下滑,2024年矿用卡车行业市场规模342亿元,由于我国矿用卡车发展逐渐成熟,行业本身具备强周期性特征,在矿产资源开发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呈现出周期性特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空港装备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龙头主导、细分竞争、国产替代加速”格局

我国空港装备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龙头主导、细分竞争、国产替代加速”格局

2024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港澳台地区数据另行统计)共263个,完成旅客吞吐量14.6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006.2万吨、飞机起降1240万架次,客货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三大主要生产指标均超过2019年水平,创历史新高。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产品种类多、应用范围广 行业需求旺盛 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产品种类多、应用范围广 行业需求旺盛 市场空间广阔

中国高低压成套设备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城市化进程加快、新能源产业兴起以及智能化电网建设等,为高低压成套设备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4年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721亿元。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缝纫机行业持续高增长 国内企业迎来海外需求和外部技术双重驱动力

我国缝纫机行业持续高增长 国内企业迎来海外需求和外部技术双重驱动力

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趋向多样化,工业缝纫机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提供更灵活多样的产品选择,工业缝纫机企业将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产品+服务转型,提供包括售前、售中、售后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从2015年国家提出工业4.0以来,行业进入高速增长区间,截止2024年工业缝纫机市场规模达到271亿元

2025年06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