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船用电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船用电缆,是一种用于河海各种船舶及近海或海上建筑的电力、照明、控制、通信传输的电线电缆(不包括海底电缆),包括船用电力电缆、船用控制电缆、船用通信电缆等。通常船用电缆的敷设空间有限,所以铠装结构采用金属丝编织方式,这是结构上与陆用普通电力、控制、通信电缆最大的区别。
一、行业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受船舶工业复苏、新能源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释放等因素驱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中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40.6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8.4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需规模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作为船舶工业的核心配套领域,其供应特点既体现了我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也反映了技术升级、市场多元化和全球化布局的趋势。江苏、浙江、上海三地成为船用电缆产能主要聚集地,形成从原材料(铜、铝、绝缘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我国船用电缆供应规模达110759Km,较2020年増长23.75%。2025年上半年我国船用电缆供应规模达到了49541Km。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绿色技术成为船用电缆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环保材料如低烟无卤(LSZH)、无铅化、可降解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能效提升技术不断突破,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传感与通信集成技术实现在电缆中嵌入光纤或温度传感器,支持状态监测、故障预警和远程维护,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满足船舶自动化系统高带宽需求。
3、需求规模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的需求规模与全球船舶工业发展、国内造船业竞争力提升以及新能源船舶技术突破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兴起,船用电缆作为船舶和海洋工程的关键配套产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过去五年间,中国船用电缆行业年需求量平均增长率保持在 10%左右,2024年我国船用电缆市场需求总量达到约96360Km。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上下游情况
船用电缆行业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即提供铜、铝、绝缘料、屏蔽料、护套料等原材料的企业;行业中游为船用电缆生产制造;行业下游为各大造船厂以及船用配套公司。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上游行业
(1)铜
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其优良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这种金属的消费需求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铁和铝,展现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和需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精炼铜(电解铜)产量1364.4万吨,同比增长4.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这无形之中给再生铜产业带来发展机遇。为实现铜产业绿色发展,相关企业应注重再生铜原料回收,并根据当前的情况,建立良好的回收体系。在资本运作下,有效地整合相关产业,实现再生铜产业集聚区,形成产业联盟,实现回收,提升其专业化的程度,执行市场化合作机制,提升铜资源再生利用水平。
(2)铝
我国是全球铝工业大国,已形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的完整产业链体系数据显示,近五年我国铝材产量呈增长趋势。2024年1-12月,我国铝材产量约为6783.1万吨,同比增长7.7%。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产量地区分布来看,2024年1-12月我国铝材累计产量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为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产量分别为1469.86万吨、1208.41万吨、545.73万吨。中国铝材企业规模庞大,结构多元。从规模上看,中国铝材行业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和产能,总体产能达到5900多万吨,占据全球铝材行业总产能的较大份额。重点企业包括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再生铝合金生产通过直接利用废铝原料,省去了铝土矿开采、氧化铝溶出、电解铝等耗能环节,实现了“一次耗能,终身受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当前,废铝再生利用主要用于生产铸造铝合金。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生产1吨铸造铝合金的碳排放量约为电解铝的3.6%,可节约3.4吨标准煤和22吨水。
(3)绝缘材料
我国绝缘材料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一个产品比较齐全,配套比较完备,具有相当生产规模和科研实力的工业体系。特别是近20多年来,绝缘材料的品种发展迅速,质量有很大提高,产品水平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20世纪以前,绝缘材料基本上都是来自天然材料或其制品。20世纪初,由于有机合成和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人类制得了第一个合成聚合物——酚醛树脂,它也是绝缘材料领域中的重要发明。进入20世纪70年代,聚合物工业在进一步向大型工业化发展的同时,绝缘材料工业开始出现了新的F级、H级绝缘材料体系。随后80年代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自主开发F级、H级绝缘材料,使性能得到提高。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纳米绝缘材料,纳米材料的应用必将为许多传统的绝缘材料无法达到的新异性能,开辟了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国内绝缘材料生产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产品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近年来我国绝缘材料行业产量逐年增长,到2024年绝缘材料产量约为281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下游行业
船用电缆下游客户主要以各大造船厂以及央企下属船用配套公司为主。船用电缆行业作为电线电缆的细分行业,属于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其下游行业受国家海洋经济政策影响巨大,均属于与宏观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行业,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将直接在下游行业得以体现,进而影响船用电缆行业。
2021年以来,船舶市场迎来上升周期,我国船舶行业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大幅增长。2024年1-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截至2024年12月底,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
2023-2024年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统计
指标 | 2023年 | 同比增长 | 2024年 | 同比增长 |
造船完工量 | 4232 | 11.80% | 4818 | 13.8% |
新接订单量 | 7120 | 56.40% | 11305 | 58.8% |
手持订单量 | 13939 | 32.00% | 20872 | 49.7% |
资料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7%、74.1%和63.1%,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50.3%、68.2%和55.4%。我国手持船舶订单回升至近5年来的高点,多数船舶企业承接订单已排产至2027年后。国内船舶行业保持稳定增长,从而带动船用钢材消费平稳增长;同时,修船、海洋牧场等需求有望保持一定增长。
三、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船用电力电缆
船用电力电缆是船用电缆的一种,用于河海各种船舶及海上石油平台等水上建筑的电力、照明和一般控制之用的船用电缆。船用电力电缆在船舶电力系统中,担负着为船上各类电气设备传输和分配电能的功能。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用电力电缆市场规模为8.72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船用控制电缆
船用控制电缆,是用于船舶上的控制系统的专用电缆。它们主要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和数据,连接船舶的各类自动化设备和系统。例如,电动机、导航系统、自动化控制设备等都需要通过这些电缆进行信号传输。与普通电缆不同,船用控制电缆需具备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耐油污以及抗干扰等特性,以应对海上苛刻的工作环境。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用控制电缆市场规模为5.65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船用通讯电缆
船用通信电缆是一种用于各种船舶通信、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设备中的信号传输和控制系统的船用电缆。通常船用电缆的敷设空间有限,所以铠装结构采用金属丝编织方式,这是结构上与陆用普通电力、控制、通信电缆最大的区别。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用通讯电缆市场规模为3.05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