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1)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特点分析

自卸车分为公路自卸车和非公路自卸车。其中非公路自卸车是指外廓尺寸、轴荷和质量等特征不允许在公路上行驶的,在非公路工况中作业的自卸车。该类产品可进一步细分为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和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两类。

非公路矿用自卸车、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均应用于露天矿山物料运输,在使用场景上没有明显区别,矿山企业一般根据矿山工况、投资成本、运营成本等因素综合考量进行选择,其中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刚性焊接车架,用车轮或履带转向)主要应用于有效载荷70t乃至100t以上的场景,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栓接式车架,结合公路重卡和工程机械技术改造而成)则主要适用于20-80t之间的有效载荷场景。

不同自卸车产品分类及区别

类别 公路自卸车 非公路矿用自卸车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
车架结构 栓接式车架 刚性焊接车架 栓接式车架
行驶道路 公路/非公路 非公路 非公路
路面适应性
载重量 10t-20t 70t 以上 20t-80t
使用寿命 公路工况:10 年以上非公路工况:5 年以下 10 年以上 5-10 年
安全性
单价 10 万-20 万 100 万-3000 万 50 万-100 万
运营维护成本
售后服务便捷性
应用场景 公路运输/矿区运输 矿区运输 矿区运输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生产模式

1、自主生产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目前采用市场为导向的快速应变式产品供应系统,主要以“以销定产方式”组织生产。

“以销定产方式”的含义为: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根据销售信息预测制定下月的生产计划,采购相应的零部件及总成件备用,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接到客户的订单后,排定每周产品生产计划,依据技术协议规定的个性化车型配置组织车架、货箱等零部件的生产,若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自己生产货箱的产能无法满足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整体产量要求时,采用委托加工模式,最后,进行整体组装和喷涂等工艺。对于某些用量较大、通用性较强的产品,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根据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销售预测,组织采购、生产适当数量的产品以满足对交货期要求很高的用户购买需求。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的产品针对性、个性化强,产品多为非标准产品,需按照客户订单及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以“以销定产方式”组织生产,使得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能够更加合理地安排采购与生产活动,既能满足行业的特点和用户的差异化用车需求,又能有效地提高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缩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的交车时间,有效地解决了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小批量多样化产品和规模化生产的矛盾。

另外,根据不同工况条件,客户采购的产品也不尽相同,因此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研发中心根据客户实际需求,研发、设计因地制宜的车型;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技术委员会对新产品进行评审,确保各项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在评审通过且经相关部门鉴定后生产部门进行批量生产。

2、外协生产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外协生产模式主要为委托加工模式下,由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提供主要原材料,外协厂商只代垫部分辅助材料,按照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的要求生产产品并收取加工费。采取外协生产方式的零部件主要是货箱,外协生产的具体流程如下:

制造部接到生产订单后,首先根据生产订单紧急情况及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货箱产能情况,拟定外协生产计划安排,然后联系合格供应商体系内的外协厂家,再根据生产计划向外协厂家下订。为保证外协生产产品的质量,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制定有《供应商管理规定》《供应商及零部件开发管理办法》《供应商考核管理规定》《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等制度对外协加工流程进行管控,签订采购合同时签订《技术协议》《外协、配套及原材料质量与售后服务保障协议》《保密协议》。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技术中心和物料部负责外协厂商的开拓、评价及跟踪管理工作,对外协厂商的技术实力、生产状况、设备规模、质量水平、服务水平等各方面进行评审,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外协供应商。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与合作外协厂商签订工业品买卖合同,详细约定产品质量标准、双方权利与义务等内容。此外,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企业会持续对合作的外协厂商,依据订单执行情况及成品质量检测结果等指标进行复评,确保其所供产品品质持续可靠。

中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我国国民经济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基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能源项目、水利工程项目发展迅速,导致工程运输总量增长,自卸类产品市场需求总量持续增长,这些因素将带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元,具体如下: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中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基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良好的适应性和经济性,在国外对于工业发展需求大的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已经有部分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出口到中东、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随着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在国际上的认同度逐步提升,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将迎来较大的出口量。

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约为2.36万台,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75%,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约为1.16万台,具体如下:

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约为2.36万台,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75%,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约为1.16万台,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中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产业链综述

(1)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业上游包括制造工程机械产品所需的材料行业、零部件制造业等,如钢材、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机、轴承、轮胎等;中游为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生产与制造;下游为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应用的行业,如矿山采掘、基础设施建设、水泥以及农村建设等。其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产业链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业上游包括制造工程机械产品所需的材料行业、零部件制造业等,如钢材、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机、轴承、轮胎等;中游为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生产与制造;下游为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应用的行业,如矿山采掘、基础设施建设、水泥以及农村建设等。其产业链如下图所示: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中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产业链上游环节分析

1、钢铁

2024年是钢铁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一年,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不断出现,传统用钢行业下行压力加大、原燃料价格易涨难跌,钢铁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

钢铁产量同比下降,国内消费持续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0.05亿吨,同比下降1.7%,实现了产量下降的预期目标;生产生铁8.52亿吨,同比下降2.3%;生产钢材14.00亿吨,同比增长1.15%;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8.92亿吨,同比下降5.4%。整体看,钢铁消费降幅明显大于产量降幅,市场供强需弱的态势未改。分品种看,建筑业用钢占比进一步下降至50%,制造业用钢占比从2020年的42%提高到2024年的50%,钢铁产品结构调整仍在持续。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钢材出口数量增长,出口金额下降。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11亿吨,同比增长22.7%;出口均价755美元/吨,同比下降19.3%;累计出口金额836亿美元,同比下降1.1%。累计进口钢材682万吨,同比下降10.9%;进口均价1689美元/吨,同比上升1.8%;累计进口金额115亿美元,同比下降9.2%。折合粗钢净出口约1.13亿吨,同比增长31.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钢材价格同比下降,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2024年,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02.47点,同比下降8.39%。其中,长材指数平均值105.22点,同比下降8.83%;板材指数平均值100.58点,同比下降10.09%。同期,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97.5点,同比下降10.21%,降幅大于国内钢材价格降幅。从原燃料端看,我国进口铁矿石12.37亿吨,同比增长4.9%,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进口均价为106.93美元/吨,同比下降7.08%,降幅比钢价降幅小1.31个百分点。重点统计企业进口铁矿粉采购成本同比下降5.58%,国产铁精矿(干基)、炼焦煤、冶金焦、废钢采购成本同比分别下降0.76%、8.14%、11.28%、8.68%。

经济效益同比下降,资金风险总体可控。2024年,经初步统计,重点统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2万亿元,同比下降6.4%;营业成本5.71万亿元,同比下降5.9%,比收入降幅低0.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429亿元,同比下降50.3%;平均销售利润率0.71%,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12月末,重点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72%,同比上升0.56个百分点,比6月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存货占用资金6144亿元,同比下降5.8%;应收账款1588亿元,同比下降0.2%。从资产负债率和“两金”占用情况看,行业资金风险总体可控。

环保指标持续改善,环境绩效进一步提升。钢铁企业加快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极致能效工程,环保指标持续向好。2024年,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549.68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0.61%;吨钢可比能耗480.96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1.75%;吨钢取水量2.33立方米/吨,同比下降0.81%;排水量同比下降10.39%,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总氰化物、悬浮物、石油类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6.91%、19.52%、5.49%、10.25%、7.64%、33.12%;废气中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2.23%、9.84%、10.22%。

2、电机

2015年以后,伴随着汽车电机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引进,永磁电机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推进。永磁电机在高效能、低损耗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在永磁电机产品层面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推动了整个工业电机行业的发展。高效电机逐渐成为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自动化生产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国内电机企业电机正处于“量增”到“提质”的过渡期,目前电机的主要应用市场可以分为消费级、车端市场、工业(工控等)、尖端市场等。从整体上来看,国内企业在消费市场、车端、工业领域都有所布局,中低端电机市占率较高,但在中高端市场有待突破。2024年中国电机市场规模达到1.37万亿元。

国内电机企业电机正处于“量增”到“提质”的过渡期,目前电机的主要应用市场可以分为消费级、车端市场、工业(工控等)、尖端市场等。从整体上来看,国内企业在消费市场、车端、工业领域都有所布局,中低端电机市占率较高,但在中高端市场有待突破。2024年中国电机市场规模达到1.37万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五、中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企业区域竞争特征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湖北、浙江等中东部省份,其中山东依托重卡产业链生态优势(潍柴动力等),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如安徽)受益于新能源技术集聚,成为自卸车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的核心区域。内蒙古、山西等矿产资源富集区依托本地矿山需求,培育区域性品牌(如北方股份),但头部企业通过全国化服务网络覆盖核心矿区,削弱区域壁垒。华北、西北地区中小型矿山需求分散,区域性企业(如柳工、临工重机)通过本地化服务抢占市场。

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安徽、湖北、浙江等中东部省份,其中山东依托重卡产业链生态优势(潍柴动力等),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如安徽)受益于新能源技术集聚,成为自卸车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的核心区域。内蒙古、山西等矿产资源富集区依托本地矿山需求,培育区域性品牌(如北方股份),但头部企业通过全国化服务网络覆盖核心矿区,削弱区域壁垒。华北、西北地区中小型矿山需求分散,区域性企业(如柳工、临工重机)通过本地化服务抢占市场。

资料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cy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随着中小矿山整合的趋势不断推进,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大量围绕小微型矿山展开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低端内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2025年09月16日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崛起,燃气轮机以其高效、环保、灵活的特点,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燃气轮机作为发电、调峰和备用电源的重要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15日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根据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90亿美元,从细分产品来看,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半导体设备主要核心设备,市场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光刻机为市场占比最高品类,光刻机的占比达24%,并且随芯片制程迭代,这一占比还在持续提高。

2025年09月08日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迅猛  eVTOL初露锋芒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迅猛 eVTOL初露锋芒

在政策密集加持下,中国低空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2024年超过9500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15000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万亿大关。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植保无人机销量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销量约为5万架;到2017年,销量大幅增长至约1.1万架;2018年销量突破3万架;2023年销量达到9.3万架;2024年销量进一步攀升至10.6万架。

2025年08月27日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在工业市场发展繁茂以及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长下,我国模具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840.14亿元,同比增长4.48%。到2024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95.91亿元,同比增长3.22%。

2025年08月23日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2024 年,以精密减速器为例,精密减速器的下游应用中,工业机器人占比最高,达 36%,得益于近年来该领域的迅速扩张,主要配套使用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紧随其后的是机床行业,占比为23%,以精密行星减速器为主。

2025年08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