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消费品行业属完全市场化运行行业,实施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宏观调控与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监管体制。其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以及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为行业主要自律组织,各主要职能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为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发展循环经济、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等。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为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承担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的责任,组织拟订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等。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要负责体育用品的基础、管理、通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以及目前除轻工、石油化工、纺织等行业所归口管理以外的体育用品领域的产品标准制修订工作,同时,负责体育用品标准化的组织、协调。负责体育用品领域的运动器材类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体育用品领域内的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等。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主要负责参与政府有关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研究;组织和参与制订、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行业准入标准;促进品牌建设,推进产品质量的提高;组织和推动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等。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主要职责为承担行业的指导和服务职能,主要负责行业的产业与市场研究、组织人才技术交流与培训、参与制定行业规划、对行业内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进行前期论证、规范行业行为、促进行业自律等。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行业所需遵守的主要法律法规
实施时间 | 发布部门 | 法律法规 |
2021年6月 | 人大常委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修正) |
2018年12月 | 人大常委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正) |
2018年12月 | 人大常委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年修正) |
2018年10月 | 人大常委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年修正) |
2018年1月 | 人大常委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17年修订) |
2015年1月 | 人大常委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正) |
2014年8月 | 国家质检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2014年修订)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主要政策
消费品行业的持续景气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我国消费品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可以保障全球消费品的稳定供应,还有利于持续释放我国内需潜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支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如下:
行业主要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相关内容 |
2021年7月 | 国务院 |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 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积极培育户外运动、智能体育等体育产业。 |
2021年3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
2020年11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
2020年10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
2020年9月 | 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务部 |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 鼓励数字创意产业与旅游体育等领域融合发展,激发市场消费活力;提供包括智能体育等多元化消费体验。 |
2020年5月 | 国务院 |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 |
2019年11月 | 国务院 | 《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加强质量管理,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一批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2019年10月 | 发改委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将“非金属制品精密模具设计、制造”、“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研发及制造”等列为鼓励类 |
2019年10月 | 工信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 | 《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 | 实现传统优势产业设计升级,在消费品领域,支持智能生态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鞋类产品、玩具家电、家具等设计创新。 |
2019年9月 | 国务院 | 《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鼓励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手段促进体育消费,丰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优化参赛体验。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延长开放时间,鼓励开发健身产品、提供体育培训服务;以资源禀赋为依托,引导足球、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运动项目产业合理布局。分项目制定新一轮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地开发一批以攀岩、皮划艇、滑雪、滑翔伞、汽车越野等为代表的户外运动项目。 |
2019年8月 | 工信部 | 《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 | 到2022年,制造业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基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积极应用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等方法,开展质量风险分析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等活动,全面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支持行业和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19年7月 | 发改委 | 《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 | 着力引导企业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以高质量的供给催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
2019年4月 | 发改委 | 《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 | 通过完善产品能效、水效、能耗限额、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强制性标准,定期对强制性标准进行评估,及时更新修订。强化标准贯彻实施,倒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采用绿色技术进行升级改造。 |
2019年1月 | 体育总局、发改委 | 《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 | 到2020年,体育消费习惯逐步养成,体育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全国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显著上升,体育消费结构更为合理。 |
2018年9月 | 国务院 | 《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 | 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满足基本消费,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不断激发潜在消费;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培育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激发企业培育品牌的内生动力;建立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推动体育与旅游、健康、养老等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潜在需求大的体育消费新业态。 |
2017年8月 |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 《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 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为重点,前瞻布局,引领发展,重点完善创新体系,大力实施高端化战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素质,推进我国塑料加工业加快向世界先进行列迈进。 |
2016年12月 | 发改委 |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不断优化工业产品结构,支持电力、钢铁、塑料、燃料等行业的改造升级。 |
2016年12月 | 工信部 | 《关于促进文教体育用品行业升级发展的指导意见》 | 推动文教体育用品行业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扩大文教体育用品中高端产品供给,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
2016年7月 | 工信部 | 《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十三五”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度调整、创新提升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以增强创新、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能力为重点,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推动由“轻工大国”向“轻工强国”转变。 |
2016年6月 | 工信部 |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以先进的技术装备应用为手段,强化技术节能,提升产品的轻量化水平。 |
2016年5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 | 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抓手,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实现消费品工业更加稳定、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到2020年,消费品工业传统优势得到巩固提升,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三品”专项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产品和服务对消费升级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推进“互联网+”与消费品工业深度融合,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
2016年4月 |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 《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 | 塑料加工业呈现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和微成型发展趋势,未来主要发展目标包括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加科技资源总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2016年3月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提出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
2015年11月 | 国务院 | 《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 |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动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产业转型升级,瞄准国际标准和细分市场需求,从提高产品功效、性能、适用性、可靠性和外观设计水平入手,全方位提高消费品质量。 |
2015年5月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 | 继续巩固和提升纺织、服装、箱包、鞋帽、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
2015年5月 | 国务院 | 《中国制造2025》 | 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方针,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划;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方针,规划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
2014年10月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 到2025年,建立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消费需求愈加旺盛,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 |
2012年4月 |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 《中国塑料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 | 2011-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长12%左右;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年均增长18%左右;继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出口份额,继续保持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9%左右。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TQ)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消费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