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池安全管理行业政策: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行业监管部门、监管体制

电池安全管理系统广义上属于电子信息产品,行业的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设电子信息司,承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行业管理工作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行业标准的审批发布。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国内产业政策为电池安全管理行业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电池安全管理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通信、轨道交通、金融、电力、石油石化、航空、半导体及储能等关键后备电源领域,相关行业的产业政策对其发展具有较大影响。近年中央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数据中心、轨道交通、5G等“新基建”扶持培育政策。得益于数据中心等产业蓬勃发展,电池安全管理行业亦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

施行时间 发布部门 文件名称
2018年12月29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
2015年1月1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
2014年12月1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21年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极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支撑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7月 工信部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支持数据中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走出去”,加强与我国海陆缆等国际通信基础设施有效协同,逐步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2021年5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信办、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 提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开展“东数西算”示范工程,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1年3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指出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强调“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以及“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和“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2020年6月 国家能源局 《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要求加大储能发展力度。研究实施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政策,开展储能示范项目征集与评选,积极探索储能应用于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辅助服务、分布式电力和微电网等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建立健全储能标准体系和信息化平台
2020年3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据中心、轨道交通、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020年3月 工信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 加快资源5G网络建设进度、支持加大基站站址
2019年6月 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 《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2020年行动计划》 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着力加强对先进储能技术研发任务的部署,集中攻克制约储能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规模、效率、成本、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瓶颈技术问题,使我国储能技术在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形成系统、完整的技术布局,在重要的战略必争技术领域占据优势,并形成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
2018年7月 工信部 《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 提出到2020年,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
2017年8月 工信部 《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通知》 首次将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纳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的范畴,并提出2017年度优先支持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的创建
2017年1月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分为五大领域八个产业。其中,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等产业与电池行业密切相关,涉及到太阳电池、动力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锂一次电池、铅酸蓄电池及相关的电池材料产业;国家将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6年7月 科技部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提出大力发展云计算技术及应用,构建完备的云计算生态和技术体系,支撑云计算成为新一代ICT基础设施,推动云计算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深度耦合互动发展
2016年5月 国务院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基础。加强类人智能、自然交互与虚拟现实、微电子与光电子等技术研究,推动宽带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高性能计算、移动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TQ)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电池安全管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柴油行业相关政策:逐步扩大生物柴油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范围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柴油行业相关政策:逐步扩大生物柴油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范围

为推动生物柴油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2025年04月28日
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氢能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氢能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推动氢能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热力、燃气管网及氢能供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强化管网互联互通,就近接纳更多非电可再生能源。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经济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海洋能发电经济性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经济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海洋能发电经济性

海洋经济,一般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产业活动,由这样一些产业活动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村电商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村电商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产品电商人才培训,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等新业态。

2025年04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中供热行业相关政策:切实提高供热安全管理水平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中供热行业相关政策:切实提高供热安全管理水平

为促进集中供热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等部门发布的《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为加强热泵项目建设资源保障,支持将热泵技术应用纳入地方供热规划。

2025年04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再生水利用行业相关政策:推广使用再生水

我国及部分省市再生水利用行业相关政策:推广使用再生水

为加强再生水的利用,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国管局发布的《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强化节水护水,宣贯,稳步推进节水型器具普及更新,推动在京公共机构积极利用市政再生水。抓实反食品浪费,组织开展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统计调查,强化结果应用,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清洁能源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

我国及部分省市清洁能源行业相关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替代

为促进清洁能源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合规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禁止使用已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热

近些年来,为促进核能综合利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提出面向新能源发电并网、高质量配电网、新型调节性电源等需求,推动5G应用场景创新,培育一批5G电厂,加快电力5G轻量化终端规模上量。

2025年03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