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及部分省市玻璃纤维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动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

国家层面玻璃纤维行业政策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为加强玻璃纤维规范管理,我国各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20211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玻璃纤维行业规范条件》,为有效遏制玻璃纤维行业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布局、工艺技术与装备、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对玻璃纤维行业作出规范说明。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时间

文件名称

相关内容

2015.05

《中国制造2025

提到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并将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列为发展重点。

2016

《纤维复合材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推进高性能玻璃纤维发展,重点发展耐碱、低介电、扁平纤维、超细电子纤维及超薄电子布等功能玻璃纤维,加快研发智能、绿色的生产制造技术,推动高强高模玻璃纤维以及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化。

2016.09

《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化硅纤维等无机纤维,大尺寸异形截面复合材料制品,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

2016.11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提出扩大高强轻合金、高性能纤维、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规模化应用范围。

2017.01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开展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研究及应用测试扩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应用范围

2017.10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

将热塑性树脂与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纤维的浸渍与成型技术做为关键共性技术。

2018.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将玻璃纤维及玻纤制品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2018.12

《重点新材科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8年版)

将二元高硅氧玻璃纤维制品列为50种关键战略材料之一。

2019.11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

涉及高硅氧玻璃纤维制品、无硼高性能玻璃纤维、电子级超细玻璃纤维纱、HS6高强玻璃纤维等材料。

2020.06

《玻璃纤维行业规范条件》

为有效遏制玻璃纤维行业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布局、工艺技术与装备、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对玻璃纤维行业作出规范说明。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地方层面玻璃纤维行业政策

与此同时,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促进玻璃纤维的发展,如湖北省发布《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提到,优化发展超大尺寸氮化硅陶瓷、无铅绿色陶瓷材料、功能型特种陶瓷产品、金刚石用触媒金属粉、高锆耐碱玻璃纤维、高性能摩擦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核级石墨材料。

各省市玻璃纤维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省市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江苏省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年》

重点发展基于高性能碳纤维、特种玻璃纤维、芳纶、芳砜纶、高强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和高性能陶瓷纤维等制备技术;重点突破纤维增强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关键技术、快速制备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技术、静电纺丝纳米复合功能高分子纤维技术。

福建省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

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高性能碳纤维、高性能锦纶、高性能涤纶、高性能维纶、高性能氮纶和无机非金属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推进高性能复合材料低成本化、高端品种产业化和应用技术装备自主化。

山东省

《山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推进高性能玻璃纤维发展。重点发展耐碱、低介电、扁平纤维、超细电子纤维及超薄电子布等功能玻璃纤维,加快研发智能、绿色的生产制造技术,推动高强高模玻璃纤维以及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化。

湖北省

《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

优化发展超大尺寸氮化硅陶瓷、无铅绿色陶瓷材料、功能型特种陶瓷产品、金刚石用触媒金属粉、高锆耐碱玻璃纤维、高性能摩擦材料、无机防火保温材料、核级石墨材料。

湖南省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开发推广新型材料;加快推进玻璃纤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以及高压电瓷、陶瓷分离膜、海泡石、高端石墨、人工晶体等先进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的首批次示范应用。

江西省

《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依托现有电子材料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稀土发光材料和磁性材料、锂电池材料、硅衬底LED材料、石墨烯材料、电子铜箔、电子玻纤布等产品,加快推动电子材料产业迈向中高端。

四川省

《四川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积极开发高性能玻璃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硅酸铝陶瓷纤维、石膏纤维(晶须)、竹原纤维及下游产品,推动高端碳纤维的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大对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性能增强体和环氧、双马、聚酰亚胺等多功能聚合物基体的研发力度,加快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长纤维和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飞轮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开展新型储能安全预警技术攻关

我国及部分省市飞轮储能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开展新型储能安全预警技术攻关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飞轮储能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飞轮储能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锂电池行业相关政策: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运输服务保障措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锂电池行业相关政策: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运输服务保障措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铁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面向电动重卡、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大容量、高倍率动力电池应用场景,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煤炭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煤炭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为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升内河港口煤炭、焦炭、铁矿石等大宗货物集疏运清洁运输比例,新改扩建港区优先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推动企业提升动力电池维修经济性

我国及部分省市动力电池行业相关政策:鼓励推动企业提升动力电池维修经济性

为促进动力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面向电动重卡、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大容量、高倍率动力电池应用场景,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加氢站行业相关政策:系统推进氢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加氢站行业相关政策:系统推进氢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为了进一步推动加氢站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门等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园区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燃气行业相关政策: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燃气行业相关政策: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型燃气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优化园区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储能电池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

我国及部分省市储能电池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

为了进一步推动储能电池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等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储能电池模块化开发,鼓励高效率结构创新,发展紧凑可靠的低阻抗高效连接技术,推动智能组串、高压直流等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大型储能系统集成效率。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氢行业相关政策:稳妥开展氢能等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氢行业相关政策:稳妥开展氢能等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绿氢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动港作机械和港内运输装备使用绿电、氢、LNG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内河近零碳码头。

2025年07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