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及部分省市仓储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动绿色化发展

仓储是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仓储是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因订单前置或市场预测前置而使产品、物品暂时存放。

国家层面仓储行业政策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仓储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为加强仓储规范管理,我国各部门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文化、旅游部发布的《关于以标准化促进餐饮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意见》     提到,加快建立覆盖餐饮食材采购、仓储、加工、运输配送、经营服务、餐厨回收等全产业链的节约型餐饮标准体系,重点补齐餐饮供应链和产业链重要基础国家标准。

我国仓储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时间

文件名称

发文部门

相关内容

20162

《关于加强物流短板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若干意见》

国家发改委

针对我国物流仓储业发展现状,推动县级仓储配送中心建设,依托重要物流集散地建设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交易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基地是重要任务。

20164

《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大力发展绿色流通和消费,推动仓储配送与包装绿色化发展提高商贸物流绿色化发展水平。

20167

《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个部门

高效提供信息咨询、订单管理、物流配送、仓储库存等服务;推广智能化物流装备和仓储设施,提升技术、调度、运作和监控能力。

20169

《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 2016- 2018年》

国务院办公厅

依托重要交通枢纽、物流集散地规划建设或改造升级一批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交易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基地 ,促进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有效衔接。加强公用型城市配送节点建设,优化配送相关设施布局,引导仓储配送资源开放共享。

201610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完善站场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原则上应设置运输组织、信息交易、仓储服务、快递电商等功能区块。

20175

《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

国家邮政局

支持邮政业上下游国有资本和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企业,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快递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实施寄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示范工程,为农产品提供包装、仓储、运输的标准化、定制化服务,助力国家精准扶贫。

20178

《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积极使用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按照冷链物流全程温控和高时效性要求,整合各作业环节。

201812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

依托商贸集聚区、大型专业市场、大城市消费市 场等,主要为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商贸活动、城市大规模消费需求提 供商品仓储、干支联运、分拨配送等物流服务,以及金融、结算、 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

20199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5879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

为鼓励物流行业发展,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仓储成本,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发文规定自201851日起至20191231日止,对物流企业承租用于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的土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20213

《关于以标准化促进餐饮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意见》

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文化、旅游部

加快建立覆盖餐饮食材采购、仓储、加工、运输配送、经营服务、餐厨回收等全产业链的节约型餐饮标准体系,重点补齐餐饮供应链和产业链重要基础国家标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地方层面仓储行业政策

与此同时,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仓储的监管,如北京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数字消费能级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到,打造个性化定制(CTM)和直达消费者(DTC)电商直播新模式,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形成从产品研发、供应链协同、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调度、渠道和销售服务等各环节数字化协作的闭环链路。

各省市仓储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省市

时间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河南

2017-12

《关于印发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后续发展产业就业帮扶行动方案的通知>

支持开封市祥符区等地开发冷链食品,提高屠宰现代化水平,建设仓储保鲜冷链设施,推进肉品冷链化运输、冷鲜化上市。

黑龙江

2021-09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开展人机交互、机器智能、集群协同、智能化焊接、柔性传感器与驱动器、机器人与激光复合制造等装备研制,推动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物流与仓储、网络设备资源协同制造、智能成套生产线建设。

北京

2022-07

<关于印发北京市数字消费能级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打造个性化定制(CTM)和直达消费者(DTC)电商直播新模式,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形成从产品研发、供应链协同、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调度、渠道和销售服务等各环节数字化协作的闭环链路。

天津

2022-07

《关于印发天津市推进产业用地高质量规划利用管理规定的通知>

产业园区内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除外)、物流仓储用地(三类物流仓储用地除外)按大类规划管理。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允许产业园区内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除外)、物流仓储用地(三类物流仓储用地除外)和其他商务用地可以互相合理转换

云南

2022-06

<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的通知》

2024年,全省新建仓储保鲜设施900座以上,库容总量达到800万立方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智慧物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智慧物流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

2025年05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路运输行业相关政策:在户外运动旺季增加铁路运输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路运输行业相关政策:在户外运动旺季增加铁路运输能力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铁路运输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举措》。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港口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与港口等企业战略合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港口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与港口等企业战略合作

为推动智慧港口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提出鼓励各地区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机场、客运港口、酒店等增设退税商店,扩大退税商店覆盖面。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航运行业相关政策: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服务水平

我国及部分省市航运行业相关政策: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服务水平

近些年来,为推动航运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的《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与港口、航运、物流等企业战略合作,推进贸港航一体化发展。

2025年05月09日
发展适老公共交通【附我国及各省份公共交通行业相关政策】

发展适老公共交通【附我国及各省份公共交通行业相关政策】

为推动公共交通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各地对消费集聚商业区的夜间照明和夜景灯光升级改造,优化停车场、公共交通等配套服务设施。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高速公路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等集散路网布局

我国及部分省市高速公路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等集散路网布局

高速公路,简称高速路,是指专供机动车高速行驶的封闭道路,根据中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规定: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行驶、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025年04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交通行业相关政策: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交通行业相关政策: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

智慧交通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路网、智慧装备、智慧出行、智慧管理为重要内容的交通发展新模式,具有信息联通、实时监控、管理协同、人物合一的基本特征。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民用航空行业相关政策:扩大通程航班覆盖范围

我国及部分省市民用航空行业相关政策:扩大通程航班覆盖范围

民用航空是指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国防、警察和海关等国家航空活动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

2025年04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