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热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核心目标是确保车辆各个部件和舱室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它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热量进行收集、分配、储存和散发。
汽车热管理的分类
分类 | 相关内容 |
电池热管理系统 | 通过液冷、直冷或风冷等方式,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冷却和保温,确保电池工作在最佳温度区间,保障安全、寿命与性能。 |
乘员舱热管理系统 | 通过空调、加热器(PTC/热泵)等调节舱内温度与湿度,为驾乘人员提供舒适环境,并高效管理能耗。 |
电机电控热管理 | 对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及DC/DC等部件进行冷却,确保电驱系统在高负荷下稳定运行,防止性能衰减。 |
发动机热管理 | 通过节温器、水泵、电子风扇等控制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使发动机快速暖机并保持在高效工作温度,降低油耗与排放。 |
多系统集成热管理 | 将电池、座舱、电驱等热管理系统耦合,通过换热器、阀件和智能算法实现热量的跨系统转移和高效利用,提升整体能效。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全球应用占比来看,目前,全球汽车热管理市场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较高,占比约为55%;传统燃油车占比约为4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汽车热管理系统是汽车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电子是汽车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受到汽车电子政策的影响,而汽车电子相关产业政策也为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近两年,我国国家及政府层面积极出台了《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汽车电子行业创新发展。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4年5月 | 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 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与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楼宇等用能场景深度耦合,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综合能源服务绿色低碳效益。推动新能源汽车融入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
2024年3月 | 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 | 巩固提升新区千亿级及主导产业竞争优势。聚焦汽车、新型显示、装备制造、石化化工、智能家电、纺织等新区年产值达到千亿元产业或1一2个主导产业,由所在省(市)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支持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水平,吸引产业链关键环节集聚。 |
2024年1月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 提出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明确环境及可靠性、电磁兼容、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等基础性要求,制定控制、计算、存储、功率及通信芯片等重点产品与应用技术规范,形成整车及关键系统匹配试验方法,满足汽车芯片产品安全、可靠应用和试点示范的基本需要。到2030年,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进一步完善基础通用、产品与技术应用及匹配试验的通用性要求,实现对于前瞻性、融合性汽车芯片技术与产品研发的有效支撑,基本完成对汽车芯片典型应用场景及其试验方法的全覆盖,满足构建安全、开放和可持续汽车芯片产业生态的需要。 |
2023年12月 | 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 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 |
2023年10月 | 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 | 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实现5GRedCap规模覆盖,5GRedCap连接数实现千万级增长。5GRedCap在工业、能源、物流、车联网、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应用规模持续提升。透选一批5GRedCap应用示范标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打造5个以上实现百万连接的5GRedCap应用领域。 |
2023年8月 | 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 | 围绕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座舱系统及智能驾驶等主要应用场景,研制汽车芯片环境及可靠性、电磁兼容、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等通用要求,控制、计算、传感等芯片产品与技术应用,系统匹配和整车匹配等测试标准,制定高精度传感器、激光雷达、高精度摄像头等器件标准。 |
2023年7月 | 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 | 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措施。加快乡县、高速公路和居住区等场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用户广泛参与智能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应用试点示范工作。持续推动换电基础设施相关标准制定,增强兼容性、通用性。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公共领域车辆换电模式试点,支持城市公交场站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汽车产销量来看,近五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呈增长走势。2025年1-8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12.6%。
数据来源:中汽协、观研天下整理
从内销额来看,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了热管理系统的规模增长。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内销额达676亿元,同比增长2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汽车热管理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