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滑动轴承下游应用多元 风电“以滑代滚”拓新市场空间

1.滑动轴承下游应用多元化,汽车、造船等行业带来强劲需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滑动轴承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轴承是机器、仪表中的重要支承零件,其主要作用是支承转动(或摆动)的运动部件,保证轴和轴上传动件的回转精度,减少摩擦和磨损。滑动轴承是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具备结构简单、安装便捷、重量轻、成本低、噪声小和耐用性好等优点。根据滑动表面润滑状态,其主要分为流体滑动轴承、不完全流体润滑轴承和自润滑轴承。随着工业的发展,滑动轴承已成为我国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工业自动化、农用机械、风电、光伏、水利设施及航天航空等诸多领域,呈现出多点开花、前景广阔的发展态势。

在汽车领域,滑动轴承凭借轻量化、低噪声和成本低等优势得到大量应用。其中,目前每台乘用车上自润滑轴承的运用数量已经超过100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近年来汽车产销量持续攀升,为滑动轴承行业带来了显著需求空间。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达到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

在汽车领域,滑动轴承凭借轻量化、低噪声和成本低等优势得到大量应用。其中,目前每台乘用车上自润滑轴承的运用数量已经超过100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近年来汽车产销量持续攀升,为滑动轴承行业带来了显著需求空间。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达到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在船舶领域,滑动轴承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系统、推进装置及甲板机械中。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造船三大指标同步增长,为上游滑动轴承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

在船舶领域,滑动轴承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系统、推进装置及甲板机械中。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造船三大指标同步增长,为上游滑动轴承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

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在工程机械领域,滑动轴承普遍用于底盘、车身及液压系统中,涵盖挖掘机、铺路机、混凝土机和叉车等设备。作为工程机械行业“晴雨表”,挖掘机销量在2022–2023年连续下滑后,于2024实现复苏,全年销量同比增长3.13%至20.11万台。2025年1–8月累计销量达15.42万台,同比增长17.2%,反映工程机械行业韧性凸显,为滑动轴承带来可观需求增量。

在工程机械领域,滑动轴承普遍用于底盘、车身及液压系统中,涵盖挖掘机、铺路机、混凝土机和叉车等设备。作为工程机械行业“晴雨表”,挖掘机销量在2022–2023年连续下滑后,于2024实现复苏,全年销量同比增长3.13%至20.11万台。2025年1–8月累计销量达15.42万台,同比增长17.2%,反映工程机械行业韧性凸显,为滑动轴承带来可观需求增量。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风电领域“以滑代滚”渐成趋势,进一步拓展滑动轴承行业市场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风电领域,尽管滚动轴承仍是当前主流选择,但滑动轴承凭借其购置成本低、无需频繁润滑维护等突出优势,其综合制造成本与长期维护成本均显著低于滚动轴承。在风电行业持续降本增效的推动下,“以滑代滚”逐渐成为清晰趋势,滑动轴承正逐步实现对部分滚动轴承的替代,这为滑动轴承行业进一步开辟了全新的市场空间,也带来了重要的增长机遇。

这一替代趋势与我国风电装机的快速扩张形成共振,共同推动风电领域对滑动轴承的市场需求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5367万千瓦,同比增长22.1%;截至2025年7月末,累计装机容量已达57487万千瓦,超过2020年规模(28153万千瓦)的两倍。

这一替代趋势与我国风电装机的快速扩张形成共振,共同推动风电领域对滑动轴承的市场需求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1-7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5367万千瓦,同比增长22.1%;截至2025年7月末,累计装机容量已达57487万千瓦,超过2020年规模(28153万千瓦)的两倍。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等、观研天下整理

3.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滑动轴承行业新增长曲线

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轴承因需适配机器人复杂灵活的运动,被大量应用于关节等部位,其精准度与稳定性也因此成为关键要求。据估算,单台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就预计使用24个滑动轴承、24个球轴承和36个滚针轴承。然而,受当前技术成熟度有限、制造成本高企等因素制约,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商业化早期,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因此对滑动轴承的实际拉动仍较为有限。

然而从长远发展趋势看,若人形机器人未来突破技术与成本瓶颈,实现规模量产与广泛应用,必将为滑动轴承行业开辟显著的新增长空间。据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量级,届时将催生对滑动轴承的庞大需求。与此同时,与汽车用滑动轴承相比,人形机器人所用滑动轴承需具备更强的抗冲击性能——因汽车可通过轮胎和悬挂系统缓冲冲击,而人形机器人的关节、足部等部位常与外界硬接触,缺乏生物体般的缓冲机制,对内部零部件冲击更为直接。这一需求也将推动国内滑动轴承企业持续加强研发,提升产品性能,以适应未来人形机器人的高标准应用需求。

然而从长远发展趋势看,若人形机器人未来突破技术与成本瓶颈,实现规模量产与广泛应用,必将为滑动轴承行业开辟显著的新增长空间。据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量级,届时将催生对滑动轴承的庞大需求。与此同时,与汽车用滑动轴承相比,人形机器人所用滑动轴承需具备更强的抗冲击性能——因汽车可通过轮胎和悬挂系统缓冲冲击,而人形机器人的关节、足部等部位常与外界硬接触,缺乏生物体般的缓冲机制,对内部零部件冲击更为直接。这一需求也将推动国内滑动轴承企业持续加强研发,提升产品性能,以适应未来人形机器人的高标准应用需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滑动轴承市场规模稳步提升,多领域需求驱动未来行业发展

近年来,在下游行业持续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滑动轴承行业保持稳健增长,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37.20亿元扩大至2023年的173.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18%。从细分产品结构来看,自润滑轴承凭借结构简单、质量轻、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以及免维护或少维护等优势,在我国滑动轴承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2022年自润滑轴承市场规模为139.95亿元,占整个滑动轴承市场的比例高达84.76%。

近年来,在下游行业持续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滑动轴承行业保持稳健增长,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37.20亿元扩大至2023年的173.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18%。从细分产品结构来看,自润滑轴承凭借结构简单、质量轻、耐磨性强、使用寿命长以及免维护或少维护等优势,在我国滑动轴承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2022年自润滑轴承市场规模为139.95亿元,占整个滑动轴承市场的比例高达84.7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展望未来,我国滑动轴承市场规模还将不断扩大,这主要受到以下几大因素推动:首先,风电产业持续扩张,叠加“以滑代滚”趋势推进,带动风电领域滑动轴承需求增长;其次,汽车、船舶等下游行业稳步发展,为滑动轴承提供强有力的需求支撑;再者,人形机器人产业若在未来实现规模化突破,将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最后,随着各类机器向高速度、大功率方向升级,对轴承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也将进一步拓展滑动轴承的应用场景与市场空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滑动轴承下游应用多元 风电“以滑代滚”拓新市场空间

滑动轴承下游应用多元 风电“以滑代滚”拓新市场空间

在汽车领域,滑动轴承凭借轻量化、低噪声和成本低等优势得到大量应用。其中,目前每台乘用车上自润滑轴承的运用数量已经超过100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近年来汽车产销量持续攀升,为滑动轴承行业带来了显著需求空间。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达到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

2025年09月22日
扫振技术突破驱动电动牙刷行业迎来二次增长 技术升级已成为竞争核心驱动力

扫振技术突破驱动电动牙刷行业迎来二次增长 技术升级已成为竞争核心驱动力

近年随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居民的口腔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数据显示,92.2%的居民深知口腔健康对生活的重要性,88.6%的居民认同预防牙齿疾病的关键在于自身。而在居民口腔问题成因中,“刷牙太少或刷牙不到位”占比高达81.5%,成主要因素。而电动牙刷凭借其高效清洁能力,能够有效解决刷牙不彻底的问题,满足了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追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投影仪市场增长引擎熄火 “出海”和“上车”能否打开百亿新空间?

我国投影仪市场增长引擎熄火 “出海”和“上车”能否打开百亿新空间?

中国投影仪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周期。一方面,电视厂商大屏化与价格下探的“降维打击”持续挤压其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行业自身也面临技术路线抉择与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出货量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危机之中亦蕴藏着转机。头部品牌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开启了一场全方位的“突围战”:或扬帆出海,将成熟的智能产品与商业

2025年09月18日
我国智能水表头部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行业未来增长动力足、潜力显著

我国智能水表头部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行业未来增长动力足、潜力显著

在持续的政策与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0亿元迅速增长至2024年的166.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85%。行业渗透率也显著提升,由2019年的33.4%上升至2024年的约53%,反映出智能水表在水务系统中正不断普及。

2025年09月18日
我国IC设计行业需求增多 长三角和珠三角引领发展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仍有待增强

我国IC设计行业需求增多 长三角和珠三角引领发展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仍有待增强

IC设计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了芯片的性能、功耗、成本和可靠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IC设计需求激增。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IC设计销售收入由3819.2亿元增长至6460.4亿元,CAGR达14.0%;预计2025年我国IC设计销售收入达

2025年09月17日
突破硅基极限 我国氮化镓(GaN)行业需求爆发 数据中心、机器人、汽车接力成长

突破硅基极限 我国氮化镓(GaN)行业需求爆发 数据中心、机器人、汽车接力成长

随着传统硅基半导体技术逐渐逼近物理极限,GaN不仅在消费电子快充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更在AI数据中心、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工业能源等高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该行业仍面临成本控制、可靠性验证与人才短缺等挑战。未来,具备核心技术、规模化生产能力及生态合作优势的企业,将更有机会在全球第三代半导体竞争中占据主导

2025年09月16日
破局算力瓶颈 我国光路交换机(OCS)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破局算力瓶颈 我国光路交换机(OCS)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随着“东数西算”国家工程的全面启动和人工智能驱动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传统数据中心网络在带宽、功耗和成本上面临严峻瓶颈。光路交换机(Optical Circuit Switch, OCS)作为一种在物理光层直接实现信号切换的革命性技术,以其超低延迟、极高带宽和绿色低耗的显著优势,正成为破局的关键。

2025年09月15日
新能源、数据中心赋能超级电容器行业 锂离子超级电容成焦点 国内龙头向顶端冲刺

新能源、数据中心赋能超级电容器行业 锂离子超级电容成焦点 国内龙头向顶端冲刺

超级电容器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轨道交通、工业、电网和消费电子等领域。2023 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规模达 38.25 亿元,其中交通运输领域占比38.2%,工业领域占比30.8%,新能源领域占比21.8%,装备等其他领域占比9.2%。基于对我国新能源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预计2029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

2025年09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