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人形机器人,又称仿人机器人或类人机器人,是指具有仿人的形态和功能的机器人,具备一定的感知、学习和认知能力。

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整体处于从技术突破向产业化加速迈进的阶段。从需求侧看,劳动力供给将面临短缺,将直接推高用工成本,用机器人代替人成为不可逆趋势。以中国为例,2024年中国15-64岁人口数量占比仍然较大,为68.22%,但该比例已连续多年下滑。从供给端看,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不断迭代,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大脑”的核心技术底座,推动其从预设路径的机械执行向通用智能跃升,使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至工厂生产、安防巡检、物流配送、服务业引导等细分领域。

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整体处于从技术突破向产业化加速迈进的阶段。从需求侧看,劳动力供给将面临短缺,将直接推高用工成本,用机器人代替人成为不可逆趋势。以中国为例,2024年中国15-64岁人口数量占比仍然较大,为68.22%,但该比例已连续多年下滑。从供给端看,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模型不断迭代,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大脑”的核心技术底座,推动其从预设路径的机械执行向通用智能跃升,使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至工厂生产、安防巡检、物流配送、服务业引导等细分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达约34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53亿美元,2028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206亿美元。

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达约34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53亿美元,2028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206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政策指引下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领先全球,技术快速跟进国际前沿

国内市场方面,政策提供指引,企业加速入局,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条件已成熟。2023年11月工信部印发指导性文件《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明确了2025/2027年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明确了关键突破技术与重点培育产品,通过顶层设计推动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升级。

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15.05 《中国制造2025》 围绕特种机器人及各类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
2021.12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强调人形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高端方向,推动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突破。
2023.01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2023.08 《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面向人形机器人方向,发掘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势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2023.08 《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研制人形机器人术语、通用本体、整机结构、社会伦理等基础标准。开展人形机器人专用结构零部件、驱动部件、机电系统零部件、控制器等基础标准预研。
2023.11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01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等高端装备产品,以整机带动新技术产业化落地,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体系。
2025.01 《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 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研究设立养老服务相关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3 《政府工作报告》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数量看,中国内地人形机器人整机初创企业数量领先全球。截至2024年,全球通用人形机器人整机商业公司约150家,其中中国内地超过80家,占比超过50%。

从企业数量看,中国内地人形机器人整机初创企业数量领先全球。截至2024年,全球通用人形机器人整机商业公司约150家,其中中国内地超过80家,占比超过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跟进国际前沿。2023年,中国已累计申请6618件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成为申请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有效发明专利计算,中国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99件,仅次于日本的1743件,排名全球第二。从申请人所持有的有效技术专利数量来看,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的有效专利储备量方面排名全球第一,高于本田、索尼、丰田等企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在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构建上,我国人形机器人取得显著进展。例如,初创公司自变量机器人(XSquare)已成为该领域的先行者。自变量机器人专注于端到端统一大模型的技术路线,其开发的大模型系列WALL-A在参数规模上已经超过了国际同行。此外,模型已经能够在复杂任务中展现出卓越的泛化性能,能够使用低成本硬件完成对不规则物体的精细操作。

国内主要人形机器人企业AI系统与数据集建设情况

企业/机构名称 代表机器人型号 AI“大脑”/“小脑”技术方案 数据集建设计划与进展
优必选(UBTECH) Walker 系列(如Walker S, Walker X ) 自研 BrainNet Al系统(含云端 Super Brain 和板载Smart Cerebellum);与DeepSeek等合作训练多模态大模型;强调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 声称拥有全球最大的工厂真实环境人形机器人数据集,通过在汽车厂等工业场景部署收集;部分数据来自英伟达 Isaac Sim 仿真
小米(Xao-mi) CyberOne, CyberDog系列 自研 MiLM大模型,自研全身控制算法(Mi-Sense 视觉空间系统,AI自研算法);强调情感感知与人机交互 主要通过自有产品生态(如智能工厂、智能家居)和合作项目积累数据;具体数据集名称和规模未公开披露
傅利叶智能(Fourier In-telligence) GR-1 与NVIDIA Project GROOT合作;自研强化学习、模仿学习、视觉-语言-运动(VLM)大模型算法 发布 Fourier ActionNet开源数据集,含超3万条真实机器人高质量训练数据,聚焦灵巧手操作和模仿学习
宇树科技(Unitree Ro-botics)AgiBot H1, G1 自研 UnifoLM (UnitreeRobot Language Model )机器人大模型;整合AI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 更新并开源了全身运动数据集,利用动作捕捉技术优化运动自然度
(智元机器人/上海机器人公司) 远征A、开发者版等 自研 WorkGPT多模态大模型;“云端超脑、主脑、子脑、脑干”认知架构;强调具身智能与任务编排 推出AgiBot Digital World数据集,含100台机器人真实场景捕获的超100万条动作轨迹
华为(Huawei) 夸父(乐聚机器人本体) 华为云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赋能;强调小样本学习与泛化操作能力 依托华为云平台和生态合作伙伴(如乐聚)在特定场景测试中积累数据
开普勒探索(Kepler) 先行者K1、K2 “云端大模型+端侧具身小脑”架构;模仿学习+强化学习进行技能训练 通过仿真和实际部署积累数据
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 各类科研原型机 探索前沿AI算法(如强化学习、模仿学习、多智能体协同、脑机接口融合等) 构建特定任务或基础研究的实验数据集,部分可能开源;如上海Al Lab的“格物”仿真平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运动控制和反应能力领域,如优必选推出的Walker机器人,具备先进的运动控制技术,能够实现稳定的双足行走和精细的手部操作。此外,我国企业也在机器人平衡控制技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如阿里巴巴开发的机器人“小蛮驴”,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平衡并进行自主导航。

人形机器人对关键零部件性能要求高轻量化成重要发展趋势

人形机器人作为高度复杂的智能装备,上游核心机械零部件对其性能与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关节模组、减速器、灵巧手、传感器等零部件,直接决定了人形机器人的运动精度、负载能力、灵活性以及整体的可靠性。任何一个关键部件的性能不足都可能影响到人形机器人的整体表现。

轻量化能够降低对关键零部件过高的性能要求。当整机重量减轻后,轴承、连接件等结构件的承重与摩擦损耗相应降低,驱动电机为满足机器人运动性能所需的功率要求也可相应下调。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对单一零部件性能的依赖,有助于拓宽供应链选择范围,并可能降低核心部件的采购成本与技术门槛。且当前多数人形机器人原型机体型笨重,经常出现运动失衡、摔倒等现象,稳定性较差;轻量化改造后,将极大改善其可搬运性,从需多人协作转变为可单人操作,更利于在家庭及工厂等场景中的实际部署与推广。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大势所趋,目前主流人形机器人厂商已实践设计。如宇树科技在其人形机器人产品中,自初始设计阶段便将轻量化作为核心考量。H1整机重量为47千克,G1整机重量为35千克,这主要得益于其系统性地采用了航空铝合金与碳纤维等高强度、低密度的先进材料。在具体应用中,两款机器人不仅主体结构大量使用轻质材料,其所有连接结构也均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如H1指定的6061-T6与关键部位的7075-T6),在实现减重目标的同时确保了结构强度与抗冲击性能。此外,G1所采用的全关节中空内走线等设计,也体现了其在结构层面对轻量化与集成化的追求。优必选在其Walker系列迭代中成功实现了整机减重。其中WalkerC在身高增加33厘米的基础上,整体重量较前代降低了20千克。后续推出的WalkerS2进一步延续轻量化路径,在身高增加4厘米的同时成功减重6千克。智元机器人在其产品迭代中也通过系统性的轻量化设计实现了整机重量的大幅降低。其初代远征A1人形机器人整机重量为55千克,而在最新的灵犀X2型号上,重量已显著降低至35-37千克水平。

我国主流企业人形机器人产品参数对照表

类别

宇树

优必选

智元

产品名称

H1

G1

Walker X

Walker C

Walker S1

Walker S2

远征A1

远征A2旗舰版

灵犀X1

灵犀X2

发布时间

2023

2024

2021

2025

2024

2025

2023

2024

2024

2025

身高/cm

180

130

130

163

172

176

175

169

130

131

体重/kg

47

35

63

43

76

70

55

69

33

35-37

全身自由度/

19

43

41

20

-

52

49+

40

31

27-31

电池续航/小时

-

2

2

2(纯行走)4(纯站立)

-

可自主换电

-

1.5(纯行走) 3(纯站立)

2

2(纯行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跟进国际前沿。2023年,中国已累计申请6618件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成为申请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有效发明专利计算,中国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99件,仅次于日本的1743件,排名全球第二。从申请人所持有的有效技术专利数量来看,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的有效专利储

2025年11月07日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多缸柴油机凭借功率大、运行稳、噪音低等优势,长期占据我国柴油机市场八成以上份额,其需求与商用车市场走势高度同步。2025年1-9月多缸柴油机销量回升,需求回暖态势明显。近四年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CR4从2022年的43.86%逐步升至20251-9月的49.44%。同时,在“双碳”战略与环保政

2025年11月07日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工业级无人机行业迅猛发展。2019-2024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仅增长2倍,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10倍。2021年以来,全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占比已超过消费级无人机。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工业无人机已占据民用无人机主导地位,2023年占比超60%。

2025年11月06日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我国孔加工刀具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刀具转型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我国孔加工刀具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刀具转型

‌近年来,国家及行业协会密集出台《“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及工具设备创新发展。其中,《“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将高性能切削刀具列为重点突破领域,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组合拳,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

2025年11月06日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深海是国家综合实力与未来产业竞争的战略要地。而作为认知、掌控和开发深海的“国之重器”,载人深潜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当前,在顶层设计的政策强力推动下,我国载人深潜器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拐点。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自2023年以来,我国饲料机械产品产值与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9.49%和10.53%,虽仍处下行区间,但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区域集聚特征愈发凸显:自2022年开始,江苏省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其饲料机械产值与营收的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24 年已分别升至91.39%和 91.82%

2025年11月05日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消费市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典型的周期波动中不断进化。当前,在“双碳”目标与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引下,行业正经历着由国内投资驱动向“政策、技术、出口”三轮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巨大的升级潜力。

2025年11月03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近年来,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受多重驱动力而快速上升。尤其是,北美与欧洲作为全球私家泳池存量最大的地区,其设备更新需求构成了行业稳定的基本盘,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以智能、高效的新型机器人替代老旧的手动设备或初代产品。与此同时,伴随“懒人经济”与消费升级趋势的全球化渗透,尤其是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壮大,人们为提升生活品质

2025年1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