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低压电器市场稳步复苏 中国借“双碳”东风迎千亿规模 “双雄”领跑竞争格局

一、全球低压电器市场规模疫情后呈现稳步复苏态势,亚太地区以近40%的份额成为最大市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低压电器是一种能根据外界的信号和要求,手动或自动地接通、断开电路,以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变换和调节的元件或设备。根据国家标准,额定电流在交流1200V/直流1500V以下的电器均属低压范畴。

自疫情后,全球低压电器市场在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扩张与用电需求稳步提升的双重驱动下,呈现稳步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低压电器市场规模突破了4000亿元,2024年这一规模进一步增长到了4284亿元。从区域分布看,亚太地区以近4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自疫情后,全球低压电器市场在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扩张与用电需求稳步提升的双重驱动下,呈现稳步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低压电器市场规模突破了4000亿元,2024年这一规模进一步增长到了4284亿元。从区域分布看,亚太地区以近4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在“双碳”战略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双重驱动下,我国低压电器产业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从国内市场视角来看,历经数年的市场波动与产业结构性调整,我国低压电器行业已逐步摆脱转型阵痛,迈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变革期。其中,新能源领域应用拓展与智能配电技术升级凭借其显著的技术壁垒优势与广阔的市场增长潜力,正加速取代传统业务成为行业核心增长主线,为低压电器市场的长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从市场规模数据来看,行业增长脉络清晰且韧性凸显:2023年,在外部外贸环境严峻、内部内需恢复不足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低压电器市场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规模仍稳定维持在847亿元水平,仅同比小幅下滑1.1%,显著优于同期多数工业细分领域;进入2024 年,随着宏观经济回暖与下游需求逐步释放,市场实现稳健回升,规模攀升至862亿元,较上年实现1.8%的同比增长,成功扭转小幅下滑态势,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进一步印证了产业自身的韧性与发展潜力。展望未来,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下游应用需求测算,预计到2029年,我国低压电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1029亿元,未来五年(2024-2029年)有望保持年均稳定增长节奏。

从市场规模数据来看,行业增长脉络清晰且韧性凸显:2023年,在外部外贸环境严峻、内部内需恢复不足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低压电器市场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规模仍稳定维持在847亿元水平,仅同比小幅下滑1.1%,显著优于同期多数工业细分领域;进入2024 年,随着宏观经济回暖与下游需求逐步释放,市场实现稳健回升,规模攀升至862亿元,较上年实现1.8%的同比增长,成功扭转小幅下滑态势,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进一步印证了产业自身的韧性与发展潜力。展望未来,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下游应用需求测算,预计到2029年,我国低压电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1029亿元,未来五年(2024-2029年)有望保持年均稳定增长节奏。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观研天下整理

当下,在国家 “双碳” 战略深度推进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落地的双重政策与市场驱动下,我国低压电器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其需求增长与技术升级的潜力,集中体现在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储能系统三大核心应用场景中。

在新能源发电领域,风电、光伏作为“双碳”战略下能源转型的主力军,近年来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低压电器配套需求扩容。作为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核心部件,低压电器在逆变器、汇流箱、配电箱等关键设备中,承担着电路保护、运行控制与实时监测的核心功能——以大型光伏电站为例,单座电站便需配备数千台低压断路器、接触器,通过精准调控保障光伏组件稳定运行与电网安全并网。随着风电、光伏装机量的持续攀升,低压电器在该领域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智能电网领域,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的核心要求,推动电网向更高灵活性、可控性与智能化水平升级,而低压配电网络作为智能电网的末端关键环节,其智能化改造离不开低压电器的技术支撑。不过,传统低压电器仅能满足基础通断与保护需求,而智能低压电器通过集成通信模块、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可实现配电回路的实时数据采集、远程精准控制与故障自动诊断,为 “智慧配电” 系统构建提供核心硬件支持。因此,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铺开,智能低压电器市场渗透率正快速提升,预计到2029年,其在整体低压电器市场中的占比将突破 40%。

在储能系统领域,储能作为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性、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的关键手段,近年已成为能源领域的投资热点,而低压电器在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与安全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大型集中式储能电站,还是分布式储能设备,均需依赖低压电器实现储能电池组的充放电管理、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核心功能,确保储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随着储能产业的加速发展,低压电器在该领域的需求同步快速增长,其中具备高可靠性、长使用寿命特性的特种低压电器,因适配储能系统复杂工况的优势,已成为储能企业的核心采购标的。

三、我国低压电器市场主要以配电电器为主,占比接近一半

从细分产品来看,低压电器可分为配电电器、终端电器、控制电器三大类型。其中配电电器是目前我国低压电器市场最主要产品,其2024年占比达到49%;其次为终端电器,占比为35%。

从细分产品来看,低压电器可分为配电电器、终端电器、控制电器三大类型。其中配电电器是目前我国低压电器市场最主要产品,其2024年占比达到49%;其次为终端电器,占比为3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观研天下整理

四、跨国巨头领跑全球低压电器市场,中国企业正逐步崭露头角

从竞争格局方面来看,目前全球低压电器市场主要由施耐德、ABB、西门子等跨国巨头主导,这些企业凭借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完善的全球化渠道布局以及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牢牢占据中高端市场。而除了全球性巨头,区域型品牌在本土市场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例如,美国 GE 凭借对本土工业体系的深度适配,在北美工业低压电器市场拥有稳定份额;英国 E-TCS 则依托区域渠道优势,在欧洲中小型建筑配电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类品牌虽未形成全球规模的竞争优势,但通过聚焦本土细分市场,形成了与跨国巨头差异化的竞争壁垒。

不过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近年中国低压电器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凭借高性价比产品、适配新能源场景的解决方案以及 “一带一路” 战略的政策红利,正逐步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如国内低压电器行业的领军企业——正泰电器的海外拓展成果最为显著。其海外业务呈现 “多元化、深布局、本土化” 三大特征:业务覆盖新能源发电、建筑配电、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区域布局已深入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及欧美部分市场,同时通过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推进本土化运营,品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海外业务体量在国内同行中位居前列。目前正泰在全球市场上已占据第二梯队。

同时,乐星电气与德力西则通过差异化路径打开海外市场。乐星电气聚焦中东、北美、东南亚等重点区域,已建立起广泛的业务网络,同时深入布局欧洲市场,逐步突破高端客户群体;德力西则采用 “多品牌战略”,针对不同区域市场推出德力西电气、Himel、Steck、Gunsan 等子品牌,精准适配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与消费习惯,有效提升了区域市场渗透率。

同时,乐星电气与德力西则通过差异化路径打开海外市场。乐星电气聚焦中东、北美、东南亚等重点区域,已建立起广泛的业务网络,同时深入布局欧洲市场,逐步突破高端客户群体;德力西则采用 “多品牌战略”,针对不同区域市场推出德力西电气、Himel、Steck、Gunsan 等子品牌,精准适配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与消费习惯,有效提升了区域市场渗透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五、我国低压电器市场竞争分散,目前已形成 “双雄并立”格局

与全球市场不同,我国低压电器市场因企业数量众多、细分场景分散,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低压电器市场 CR3(前三名企业市场份额)只有40.7%,CR5(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为 51.8%,远低于全球市场集中度水平,行业仍存在整合空间。

不过在分散的市场格局中,目前我国低压电器市场已形成 “双雄并立”的竞争态势。根据格物致胜数据,2024年施耐德以15.9%的市场份额领跑中国市场,正泰电器紧随其后,以15.5%的份额位居第二,二者市场份额差距不足 1 个百分点,成为国内低压电器市场的核心竞争者。

数据来源:格物致胜,观研天下整理

从竞争优势来看,两大企业各有侧重。施耐德以“全球化中高端领军者”为核心定位,凭借近两百年技术积累与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聚焦全球工业、能源、基建等高端市场。其在中国市场虽 2023 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出现短期下滑,但长期依托品牌溢价与技术壁垒,稳居中高端市场头部位置,尤其在地铁、核电等高端项目中占据核心份额。

正泰电器以 “本土全场景覆盖者” 为定位,其核心优势集中在建筑市场与个人用户市场:在建筑市场整体份额达26%,其中民用建筑领域占比14.3%;个人用户市场份额高达40.4%。此外,正泰的配电产品(占自身业务 49%)精准适配新能源、新基建场景,在光伏、储能项目中的份额超 15%,能源电力领域收入同比增长 15%,成为其增长的重要引擎。

施耐德正泰电器发展侧重点呈现显著差异

施耐德 正泰电器
市场定位 以 “全球化中高端领军者” 为核心定位,凭借近两百年技术积累与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聚焦全球工业、能源、基建等高端市场。其在中国市场虽 2023 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出现短期下滑,但长期依托品牌溢价与技术壁垒,稳居中高端市场头部位置,尤其在地铁、核电等高端项目中占据核心份额。 以 “本土全场景覆盖者” 为定位,深耕中国市场需求,在巩固建筑、民用等基础市场的同时,加速向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渗透。2024 年其市场份额达15.5%,与施耐德仅差 0.4 个百分点,核心优势在于对本土政策(如 “一带一路”)与细分场景的快速响应。
核心领域优势 集中在工业自动化、高端能源管理、楼宇智能化(如地铁、核电等高端基建)等高端市场 集中在建筑市场与个人用户市场:在建筑市场整体份额达26%,其中民用建筑领域占比14.3%;个人用户市场份额高达40.4%。
渠道与运营模式 采用 “技术授权 + 本土合作” 的全球化运营模式:通过与国内成套设备制造商合作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依托全球研发团队落地智能化解决方案(如 MVnex 高压柜智能温控系统可降本 40%),渠道重心偏向高端项目直供与核心经销商合作。 构建 “深度分销 + 本土化服务” 的渠道体系:依托 24 家一级代理商(如湖北正泰电气工程)覆盖全国市场,渠道出货量占比达 58%,在民用建筑、县域市场等下沉场景形成垄断性优势。海外则聚焦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通过本土化生产基地提升区域响应速度。
技术与产品策略 以 “技术迭代 + 全场景方案” 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智算技术与电力设备的融合,推出覆盖能源管理、工业控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溢价能力强,2023 年调整后 EBITA 利润达 64.12 亿欧元,彰显技术变现能力。 以 “性价比 + 场景适配” 为突破点:配电产品精准对接新能源、新基建需求,在光伏、储能等细分场景形成竞争力;同时通过规模化生产控制成本,在民用与建筑市场以高性价比产品抢占份额,但高端技术与核心零部件仍需突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w)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双轮驱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 中国技术快速跟进 产品轻量化大势所趋

国内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跟进国际前沿。2023年,中国已累计申请6618件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成为申请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以有效发明专利计算,中国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99件,仅次于日本的1743件,排名全球第二。从申请人所持有的有效技术专利数量来看,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的有效专利储

2025年11月07日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商用车强劲拉动我国多缸柴油机需求回暖 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多缸柴油机凭借功率大、运行稳、噪音低等优势,长期占据我国柴油机市场八成以上份额,其需求与商用车市场走势高度同步。2025年1-9月多缸柴油机销量回升,需求回暖态势明显。近四年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持续向头部企业集中,CR4从2022年的43.86%逐步升至20251-9月的49.44%。同时,在“双碳”战略与环保政

2025年11月07日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技术突破开启工业无人机行业应用新篇章 市场呈地域集聚态势 一超多强格局凸显

工业级无人机行业迅猛发展。2019-2024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仅增长2倍,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10倍。2021年以来,全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占比已超过消费级无人机。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工业无人机已占据民用无人机主导地位,2023年占比超60%。

2025年11月06日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我国孔加工刀具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刀具转型

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我国孔加工刀具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高性能刀具转型

‌近年来,国家及行业协会密集出台《“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及工具设备创新发展。其中,《“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将高性能切削刀具列为重点突破领域,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政策组合拳,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

2025年11月06日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从“国之重器”到“商业蓝海” 我国载人深潜器行业市场机遇逐渐显露

深海是国家综合实力与未来产业竞争的战略要地。而作为认知、掌控和开发深海的“国之重器”,载人深潜器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当前,在顶层设计的政策强力推动下,我国载人深潜器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拐点。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短期承压 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自2023年以来,我国饲料机械产品产值与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9.49%和10.53%,虽仍处下行区间,但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区域集聚特征愈发凸显:自2022年开始,江苏省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其饲料机械产值与营收的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24 年已分别升至91.39%和 91.82%

2025年11月05日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三驾马车并驱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新潜能被激发 市场迎来新增长周期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消费市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典型的周期波动中不断进化。当前,在“双碳”目标与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引下,行业正经历着由国内投资驱动向“政策、技术、出口”三轮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巨大的升级潜力。

2025年11月03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全球泳池机器人行业分析:百亿美元赛道迎智能化浪潮 无缆化或将引领未来

近年来,全球泳池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受多重驱动力而快速上升。尤其是,北美与欧洲作为全球私家泳池存量最大的地区,其设备更新需求构成了行业稳定的基本盘,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以智能、高效的新型机器人替代老旧的手动设备或初代产品。与此同时,伴随“懒人经济”与消费升级趋势的全球化渗透,尤其是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壮大,人们为提升生活品质

2025年11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