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和渗透率不断上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水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智能水表作为智能化联网工具,是对传统水表的升级,依靠Nb-IoT、LoRa等通信技术实现连接和组网,在用水计量、费用结算、供水控制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凭借精确计量、远程控制、实时监测与数据存储等优势,正广泛应用于城镇化建设、农村水务改造、智慧城市和物联网新基建等领域。
在持续的政策与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0亿元迅速增长至2024年的166.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85%。行业渗透率也显著提升,由2019年的33.4%上升至2024年的约53%,反映出智能水表在水务系统中正不断普及。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超声水表凭多优势成智能水表重要方向,当前渗透率低但未来发展前景大
超声水表作为以压电换能器为传感器、以超声技术进行非接触测流的电子水表,具备低始动流量、宽量程比、低能耗、无机械磨损、无电信号转化损失等特点,在微小流量计量、计量稳定性和精确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已成为我国智能水表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不过,受商业化起步较晚影响,2023年超声水表在我国智能水表中的渗透率仅7.5%,仍处低位。但随着下游智慧水务建设加速、政策推动高精度计量设备应用及生产成本下降,超声水表渗透率将持续提升,预计2026年达13.2%,且长期来看,其契合智能水务发展需求,未来成长空间与发展前景更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智能水表行业呈低集中度竞争格局,三川智慧领先,头部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024年,我国智能水表行业CR4约为31.70%,整体呈现低集中度寡占型竞争格局。其中,三川智慧以14.70%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较第二名的宁水集团高出7.1个百分点,形成一定领先优势。而宁水集团、新天科技、山科智能等企业的市场份额均不超过8%且数值接近,彼此竞争较为胶着,整体反映出当前行业尚未形成绝对垄断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全球水务管理智能化、精细化需求提升以及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欧洲、美洲、中东及大洋洲等海外地区对智能水表表现出强劲需求,为国内智能水表企业出海开拓了广阔市场空间。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与海外市场机遇,三川智慧、宁水集团、山科智能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与成本优势,近年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例如:
三川智慧2024年年报显示,其面向海外市场的定制款超声波水表已开发完成,且已通过澳大利亚计量协会NMI、斯洛伐克计量院OIML与MID认证,为产品拓展澳洲、欧洲、中东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5年上半年,宁水集团继续深化“线下深耕 + 数字赋能”双轨制全球化战略,在国际市场上收获显著成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地位。数据显示,该企业上半年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25%,其中不同区域市场表现亮眼:亚太地区增长最为迅猛,营收同比增幅超115%;美洲与非洲市场亦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营收同比增幅均在15%以上。
我国部分智能水表企业出海情况(部分)
企业简称 | 布局情况 |
三川智慧 |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面向海外市场的定制款超声波水表已开发完成,在通过澳大利亚计量协会 NMI 认证之后,又通过斯洛伐克计量院 OIML 认证与 MID 认证,为公司产品拓展澳洲、欧洲、中东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
宁水集团 |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推进“线下深耕+数字赋能”双轨制全球化战略布局,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显著突破。线下渠道方面,公司深化重点客户走访机制,先后拜访亚洲、欧洲等地主要水司与客户,并参与当地专业类展会,高效拓展新业务渠道。线上数字化转型方面,公司依托跨境电商平台及社交媒体营销,构建起宁水特色的数字化贸易新生态。 |
山科智能 | 近年来,公司以全球化视野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搭建起专业高效的国际贸易团队,积极探索调研国际水务领域需求,推动智能水表等核心产品 “出海” ,业务版图已成功拓展至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多元市场。 |
天罡股份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2024年年报显示,超声波水表已在波兰、意大利、匈牙利、巴西和韩国等国家实现了销售。 |
汇中股份 | 公司以自主品牌、高价值、定制化产品进军海外市场,2024年,公司首次在海外发达国家获得超亿元订单。 |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报及宣传新闻、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智能水表行业增长动力足:多驱动因素助力,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400亿元
展望未来,我国智能水表行业仍具备强劲的发展动力与广阔的市场前景,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2024–2030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达17.37%。这一增长主要由以下多重因素共同推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其一,周期更换政策与水务智能化升级共同推动存量替代需求。根据《饮用冷水水表》(JJG 162-2019)规程,水表需限期使用、到期轮换。具体而言,公称通径不超过DN25的水表使用期限不超过6年,超过DN25但不超过DN50的水表不超过4年。当前全国水表保有量超3亿台,仍有大量机械水表处于在用状态。在阶梯水价、一户一表制度持续推行以及水务行业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智能水表的周期性更换与主动替代需求不断增强,为行业提供持续且规模可观的市场基础。
其二,城镇化与农村供水建设持续推动新增需求。202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0%,较发达国家如美国(80%以上)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将带动住宅及工商业用水需求增长,进一步释放智能水表采购潜力。同时,农村地区供水普及率仍待提高,随着农村供水工程持续建设与自来水覆盖率不断提升,也将为行业带来可观的新增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其三,智慧城市建设助力产品迭代升级。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深入,水务行业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不仅直接拉动智能水表需求,还推动产品向更高精度、更强功能、更优性能方向升级,为行业发展注入持续创新动力。
其四,管网漏损管控需求拉动市场增长。在城市供水管网中,漏损问题一直是水务管理的痛点。全国管网的平均漏损率超过15%,部分地区的漏损率甚至超过20%。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供水成本,同时会给居民的饮水安全带来隐患。智能水表可通过分区计量管理,实时监测流量与压力、定位漏损点,有效降低漏损率。随着国家加强漏损管控与节水要求,智能水表需求将进一步释放。(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