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受多重因素推动,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2020-2024年实现198.8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入2025年后,其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仅1-6月累计销量就突破5.85万辆,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不断攀升,2025年上半年突破30%。从细分市场来看,纯电动牵引车持续领跑市场,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98.29%。此外,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竞争格局持续动态变化,呈现“你追我赶”的激烈态势。徐工汽车市场份额于2023年跃居行业第一,其后维持领先地位,但差距相较第二名逐渐缩小。
1.新能源牵引车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销量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牵引车是指使用新能源作为动力源的牵引车辆,具有环保、低碳等优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交强险口径,不含出口和军品,下同)由2020年的0.07万辆激增至2024年的5.58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98.80%。进入2025年后,其市场热度持续攀升,仅1-6月累计销量就突破5.85万辆,不仅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较2024年同期更是实现265.63%的爆发式增长。
数据来源:第一商用车网、观研天下整理
注明:不含出口和军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新能源牵引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能够保持如此高速的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共同推动:
其一,突出的运营经济性优势。新能源牵引车特别适合港口装卸、矿山运输、物流园区等具有固定作业路线的应用场景。这些场景的运输距离相对固定,便于精准匹配续航需求,同时也为集中建设充电桩或换电站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能源补给体系,可以大幅降低单次补能成本。再加上电力价格长期保持稳定,使得新能源牵引车形成了显著的成本优势,有力推动了市场普及。
其二,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和有力的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港口、矿区等重点领域的环保监管持续加码,新能源牵引车凭借其环保优势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同时,我国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新能源牵引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些因素进一步刺激了新能源牵引车市场需求的快速释放。
我国新能源牵引车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1年12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 | 在港区、场区短途运输和固定线路运输等场景示范应用新能源重型卡车。 |
2022年6月 |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门 |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 加快新能源车发展,逐步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有序推动老旧车辆替换为新能源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探索开展中重型电动、燃料电池货车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到2030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量的50%左右。 |
2022年11月 | 生态环境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五部门 | 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 | 其中《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保有量占比力争超过40%,铁路货运量占比提升0.5个百分点。因地制宜加快推进铁路货场、物流园区、港口、机场,以及火电、钢铁、煤炭、焦化、建材、矿山等工矿企业新增或更新的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化。 |
2023年11月 | 国务院 |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 在火电、钢铁、煤炭、焦化、有色、水泥等行业和物流园区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力争到2025年,重点区域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地区不低于60%。 |
2024年11月 | 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 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 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布局建设专用换电站。 |
2024年12月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 | 完善交通运输装备能源清洁替代政策,推动中重型卡车、船舶等运输工具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
2025年3月 | 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 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 | 支持国三、国四排放标准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加快更新一批高标准低排放营运货车。对提前报废老旧营运货车、提前报废并更新购置国六排放标准货车或新能源货车、仅新购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货车,按照报废车辆类型、提前报废时间和新购置车辆动力类型等,实施差别化补贴标准。 |
2025年3月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体系基本建成。此外推动国四及以下标准营运车辆淘汰更新,因地制宜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卡车)规模化应用,发展零排放货运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三,持续的技术进步和不断下降的成本。近年来动力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能量密度显著提升,使得新能源牵引车的续航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随着产业规模扩大和制造工艺改进,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持续下降。此外,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普及和换电模式的推广应用,也在不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这些技术进步和产业协同效应,为新能源牵引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新能源牵引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已突破30%
随着新能源牵引车市场持续爆发,其渗透率也实现跨越式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牵引车渗透率尚不足0.1%,到2025年上半年已快速攀升至30.45%,五年间实现了超300倍的增长。未来,在政策支持持续加码、运营成本优势凸显、充电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电池技术不断突破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新能源牵引车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数据来源:第一商用车网、观研天下整理
3.纯电动牵引车持续领跑新能源牵引车市场,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按照技术路线,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可以分为纯电动牵引车、混动牵引车和燃料电池牵引车。其中,纯电动牵引车凭借技术成熟度高、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等优势,持续领跑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牵引车销量达到1.28万辆,此后呈现加速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销量已达5.75万辆,较2024年同期的1.49万辆激增285.91%。与此同时,其市场份额由2022年的90.78%进一步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8.29%,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统治力。
数据来源:第一商用车网、观研天下整理
注明:不含出口和军品
数据来源:第一商用车网、观研天下整理
4.新能源牵引车行业集中度先降后升,市场竞争“你追我赶”,徐工汽车份额领先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牵引车行业集中度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发展轨迹。2020年行业CR4高达85.11%,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随着市场快速发展,包括重卡制造商和工程机械企业在内的众多厂商纷纷进入,2021年CR4下降至51.23%,2022年进一步降至48.90%。此后行业集中度开始回升,2025年上半年CR4回升至57.73%。
数据来源:第一商用车网、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竞争格局持续动态变化,呈现“你追我赶”的激烈态势。例如徐工汽车场份额从2020年的3.47%快速提升至2023年的16.43%,排名从第四位跃居行业首位,较当时第二名的三一重卡(12.43%)领先4个百分点。进入2024年,徐工汽车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市场份额增至16.94%,但领先幅度收窄,仅比第二名三一重卡(16.41%)高出0.53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徐工汽车以16.3%的市场份额维持领先地位,但与第二名一汽解放(15.85%)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至0.45个百分点,显示出头部企业竞争的白热化。
2020-2025年6月我国新能源牵引车行业市场份额排名前5的企业情况(按销量)
排名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H1 |
1 | 汉马科技(40.17%) | 汉马科技(16.43%) | 汉马科技(13.38%) | 徐工汽车(16.43%) | 徐工汽车(16.94%) | 徐工汽车(16.3%) |
2 | 北奔重汽(34.10%) | 福田汽车(13.06%) | 徐工汽车(12.92%) | 三一重卡(12.43%) | 三一重卡(16.41%) | 一汽解放(15.85%) |
3 | 开沃汽车(7.37%) | 上汽红岩(12.10%) | 三一重卡(12.86%) | 远程新能源(11.05%) | 一汽解放(13.87%) | 三一重卡(14.2%) |
4 | 徐工汽车(3.47%) | 北奔重汽(9.64%) | 东风公司(9.74%) | 宇通集团(9.24%) | 中国重汽(9.31%) | 中国重汽(11.38%) |
5 | 福田汽车(2.89%) | 一汽解放(9.48%) | 上汽红岩(9.61%) | 一汽解放(8.36%) | 陕汽集团(8.15%) | 陕汽集团(10.68%) |
资料来源:第一商用车网、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