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资源整合并购活跃 市场逐渐下沉且可挖掘空间大

前言:

近年来我国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和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在多重因素推动下,未来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广阔,预计市场规模将稳步上升。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3年民营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占比高达92.48%,而公立机构仅占比7.52%,呈现明显的数量差距。但在市场规模方面,两者差距显著缩小。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呈现两个显著发展趋势:一是并购整合持续活跃;二是随着一线及发达二线城市市场竞争加剧、饱和度提高,行业正逐渐向二三线城市等下沉市场拓展。

1.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和市场规模波动上升,以民营为主

口腔医疗服务是指专注于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专业领域‌,涵盖综合牙科诊疗、口腔种植和正畸等多项服务。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拥有“消费+医疗”属性,并属于市场化、成熟度和纵深程度非常高的医疗垂直细分行业。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和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3年分别达到10.24万家和14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2%和17.18%。

口腔医疗服务是指专注于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专业领域‌,涵盖综合牙科诊疗、口腔种植和正畸等多项服务。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拥有“消费+医疗”属性,并属于市场化、成熟度和纵深程度非常高的医疗垂直细分行业。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和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3年分别达到10.24万家和14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2%和17.18%。

数据来源:武汉大众口腔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武汉大众口腔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武汉大众口腔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从经营主体来看,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可分为公立和民营两类。数据显示,2023年民营医疗服务机构数量达9.47万家,占比高达92.48%,而公立机构仅0.77万家,占比7.52%,呈现明显的数量差距。但在市场规模方面,两者差距显著缩小。公立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431亿元,占比接近30%;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1015亿元,占比70.19%。这一结构性差异主要源于:公立机构凭借其专业技术积淀和长期建立的品牌公信力,在患者信任度和疑难病例处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种植牙集采等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公立机构的价格竞争力,使其能以较少数量创造较大市场规模。

从经营主体来看,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可分为公立和民营两类。数据显示,2023年民营医疗服务机构数量达9.47万家,占比高达92.48%,而公立机构仅0.77万家,占比7.52%,呈现明显的数量差距。但在市场规模方面,两者差距显著缩小。公立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431亿元,占比接近30%;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1015亿元,占比70.19%。这一结构性差异主要源于:公立机构凭借其专业技术积淀和长期建立的品牌公信力,在患者信任度和疑难病例处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种植牙集采等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公立机构的价格竞争力,使其能以较少数量创造较大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武汉大众口腔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武汉大众口腔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武汉大众口腔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2.多重因素推动下,未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广阔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1446亿元稳步增长至2028年的193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97%。这一良好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大驱动因素: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1446亿元稳步增长至2028年的193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97%。这一良好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大驱动因素:

数据来源:武汉大众口腔招股说明书、观研天下整理

其一,政策环境方面,国家高度重视口腔健康事业发展,近年来相继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年—2025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口腔医疗服务和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这些政策聚焦健康口腔行动、人才供给、口腔医疗机构建设等方面,为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9年1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年—2025年) 到2020年,口腔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口腔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口腔保健水平稳步提高。到2025年,健康口腔社会支持性环境基本形成,人群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提升,口腔健康服务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1年9月 国务院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 加强儿童口腔保健,12岁儿童龋患率控制在25%以内。
2022年4月 国务院办公厅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全面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进“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以龋病、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病防治为重点,加强口腔健康工作,12岁儿童龋患率控制在30%以内。
2023年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 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切实增加全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口腔科以及中医、护理、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康复、职业健康等紧缺人才供给。
2023年9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医保局办公室等4部门 关于进一步推进口腔医疗服务和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 加强口腔医疗机构建设。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口腔医疗服务纳入当地医疗资源总体规划布局中统筹考虑,着力推进综合医院口腔科及口腔专科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口腔医疗机构)建设。口腔医疗机构要积极推进电子病历和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提高临床诊疗决策支持水平。
2024年1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 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围绕儿童体格生长监测、心理行为发育评估、眼保健和口腔保健等方面,强化儿童全周期保健服务。
2024年5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 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 围绕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孕产妇及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聚焦近视防控、心理健康、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传染病防控、“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简称“三减三健”)、健康孕育等重点主题,不断创新健康科普的理念、视角、模式,向社会发布一批科学权威、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作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其二,市场需求层面,我国口腔疾病患者基数庞大且持续增长,为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带来广阔的需求空间。数据显示,受人口老龄化和高糖、高盐、高油的饮食习惯影响,我国口腔疾病患者数量从2019年的7亿人增至2024年的7.18亿人。

其二,市场需求层面,我国口腔疾病患者基数庞大且持续增长,为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带来广阔的需求空间。数据显示,受人口老龄化和高糖、高盐、高油的饮食习惯影响,我国口腔疾病患者数量从2019年的7亿人增至2024年的7.18亿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其三,经济支撑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为口腔医疗消费提供了坚实保障。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314元,医疗保健支出2547元,分别增长5.34%和3.54%。收入水平提高将使得更多居民能够负担种植牙、正畸等高价值口腔医疗服务。

其三,经济支撑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为口腔医疗消费提供了坚实保障。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314元,医疗保健支出2547元,分别增长5.34%和3.54%。收入水平提高将使得更多居民能够负担种植牙、正畸等高价值口腔医疗服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其四,健康意识提升也是重要推动力。随着各类口腔健康科普的推广,居民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定期检查、预防性治疗等理念逐渐被接受。这种健康意识的转变将直接带动口腔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其五,“颜值经济”盛行之下,消费者对于牙齿美容的需求将持续释放,进一步推动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发展。以口腔正畸为例,作为一种兼具治疗和医美属性的口腔医疗项目,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420亿元增至2023年的610亿元,预计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其四,健康意识提升也是重要推动力。随着各类口腔健康科普的推广,居民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定期检查、预防性治疗等理念逐渐被接受。这种健康意识的转变将直接带动口腔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其五,“颜值经济”盛行之下,消费者对于牙齿美容的需求将持续释放,进一步推动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发展。以口腔正畸为例,作为一种兼具治疗和医美属性的口腔医疗项目,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420亿元增至2023年的610亿元,预计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并购活动持续活跃,集中度有望上升

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集中度仍处于提升阶段,尚未形成全国性垄断龙头企业。近几年来,行业内并购活动持续活跃。例如2024年通策医疗旗下子公司分别收购娄底口腔医院42%的股权和购杭州海胤科创有限公司100%等;2025年初中玒口腔完成收购厦门扬光口腔医院有限公司5%股权、蒙城县牙雅乐口腔有限公司51%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同时可恩口腔、蓝天口腔等企业均有收购计划。这种并购热潮主要基于以下战略考量:一是通过跨区域收购完善市场布局,构建更完整的服务网络;二是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三是扩大经营规模以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等等。

2024-2025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部分并购整合事件

时间

收购方

被收购方

事件详情

2024

可恩口腔

怀福医疗、晨兴医疗

20247月,可恩口腔发布更改后的收购公告,拟以1619.4万元购买怀福医疗73.3333%的股权,以1913.66万购买晨兴医疗73.3333%的股权,进而间接持有禹城口腔、齐河口腔73.3333%的股权。

通策医疗

娄底口腔

通策医疗通过全资子公司以2259.6万元的价格收购了湖南省娄底口腔医院42%的股权,并以988.163万元参与其增资扩股,合计获得该资产51%的股权。

杭州海胤

通策医疗子公司通策健康和杭州口腔医院集团分别收购杭州海胤科创有限公司 80% 20%股权,交易总金额达 5541.36 万元。

中玒口腔

南宁贴心创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临朐捌零贰零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淮南市赵以生口腔诊所有限公司、佛山市中玒白豚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公司全资子公司康玒科技拟以650,000.00元的价格收购南宁贴心创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51.00%股权;拟以491,000.00元的价格收购临朐捌零贰零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51.00%股权;拟以204,000.00元的价格收购淮南市赵以生口腔诊所有限公司51.00%股权;拟以256,000.00元的价格收购佛山市中玒白豚医疗管理有限公司31.00%股权。

杭州富阳雅乐受降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

中玒口腔2024123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杭州富阳雅乐受降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 5.00%股权收购,并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2025

厦门扬光口腔医院有限公司

中玒口腔202512日发布公告称,收购厦门扬光口腔医院有限公司5%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蒙城县牙雅乐口腔有限公司

中玒口腔202517日发布公告称,收购蒙城县牙雅乐口腔有限公司 51%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希玛医疗

博森理想口腔

旗下的深圳希玛爱康健口腔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1月收购位于莲塘口岸的1家连锁牙科诊所——深圳博森理想口腔。

蓝天口腔

贝杰医疗

202548日,蓝天口腔发布消息公告,公司初步拟定收购贝杰医疗55%股权,并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书》。根据协议,贝杰投资将其4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安徽合肥贝杰口腔医院有限公司(含分公司)、合肥蜀山贝杰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合肥市包河贝杰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合肥市庐阳贝杰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全部资产(含业务)装入贝杰医疗并完成对贝杰医疗实缴出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展望未来,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从市场格局演变来看,具备资本优势和管理能力的大型企业将通过战略性并购持续扩张版图,逐渐构建覆盖全国的医疗服务网络,并凭借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中小型企业将面临深度整合,市场分化将更加明显:部分企业将被头部企业收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部分企业可能退出市场竞争;另有部分企业将通过深耕专科领域或打造特色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这一进程中,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资源将逐步向头部集中。

4.口腔医疗服务市场逐渐下沉,且可挖掘空间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随着一线城市及部分发达二线城市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竞争加剧、市场趋于饱和,行业正逐渐向二三线城市等下沉市场拓展。这一趋势主要基于以下支撑因素: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鼓励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为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拓展下沉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市场空间方面,相比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等下沉市场的口腔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存在明显的供需缺口,这为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从市场需求端观察,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口腔健康意识提高,二三线城市等下沉市场对口腔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步释放,且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内中老年人数量占比更多,对口腔医疗服务存在较大潜在需求。从企业发展策略来看,部分头部企业正积极布局下沉市场,通过建立区域医疗中心、推进连锁化布局等模式,构建覆盖更广的服务网络。如通策医疗于2018年年底正式启动“蒲公英计划”,规划在3-5年内完成浙江省县市区和重点乡镇100家口腔医疗机构布局。(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零售药店行业:线上渠道快速扩张带来新增长点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零售药店行业:线上渠道快速扩张带来新增长点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在我国医药分家、处方药外流等多重政策影响下,零售药店市场持续扩容,2023年达9233亿元,2019-2023年CAGR为7.7%。2018-2024年我国零售药店处方药占比由52.0%提升至56.7%。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兽药行业:监管趋严下中小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市场亟需加快技术革新步伐

我国兽药行业:监管趋严下中小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市场亟需加快技术革新步伐

兽药在畜牧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健康的畜群是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兽药则是守护畜群健康的重要保障。从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到疾病的治疗康复,兽药都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兽药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其质量和安全性也受到了更高的关注。因此,畜牧业的发展对兽药的影响比较大。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我国血液透析器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百亿 威高血净持续领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以及不规律或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终末期肾病(ESRD)患病人数持续上升,从2019年的302.52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412.59万人。

2025年07月04日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渗透率偏低 市场则形成“双寡头”垄断格局

2018-2023年期间,在供需两侧协同推动下,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案例数和市场规模分别实现19.42%和13.1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其渗透率也在稳步提升。但受价格高、行业起步晚等因素制约,目前渗透率仍然偏低,未来市场增长潜力显著。近年来,我国隐形正畸市场已形成高度集中的“双寡头”垄断格局。其中,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近年来,我国POCT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的高增长赛道。数据显示,我国POCT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44%,明显高于同期体外诊断行业整体13.42%的增速水平。特别是在2023年,POCT市场仍保持20%的同比增速,远超免疫诊断(13.03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零售药店‌是指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一门店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也称为独立零售药店。零售药店主要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相关商品的购买服务。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国与出口国。根据数据,2024 年,我国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出口额达429.8 亿美元,进口额为 108.1 亿美元。相比我国原料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行业发展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24年我国化学药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2021-2050年我国或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受到国家重点关注,而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较大,有望为我国OTC药品行业的发展提供底层支撑。中药品类的发展也给国内OTC药品行业注入活力。近年来,中药作为治疗疾病和养生的首选被越来越多人青睐,吸引OTC药品企业竞相角逐,中药焕发OTC药品行业生命力。

2025年06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