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2023年以来,我国饲料机械产品产值与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9.49%和10.53%,虽仍处下行区间,但增速较2023年有所放缓。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区域集聚特征愈发凸显:自2022年开始,江苏省的领先优势不断扩大,其饲料机械产值与营收的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24 年已分别升至91.39%和 91.82%。此外,在市场需求与技术迭代的双重推动下,我国饲料机械行业正持续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升级发展。
1.饲料机械与饲料工业协同共进,强劲产业韧性护航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饲料机械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饲料机械行业是饲料工业的基础,其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饲料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进而通过饲料产品深刻影响整个养殖业的生产成本与效率。该行业的发展与饲料工业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二者协同发展、相互促进。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饲料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庞大的饲料产业规模为饲料机械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市场支撑。数据显示,2020-2023年我国工业饲料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从25276.1万吨逐步上升至32162.7万吨,行业发展势头稳健;2024年虽受养殖端消费需求疲软、下游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业饲料产量出现2.05%的小幅下降,但仍稳定维持在31000万吨以上,整体产业规模的强劲韧性为饲料机械行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饲料机械产品产值、营收下滑,行业短期发展承压
自2023年以来,我国饲料机械产品产值与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24年已分别降至66.8亿元和64.6亿元,同比下降9.49%和10.53%。尽管整体仍处下行区间,但同比降幅较2023年有所收窄,显示行业下行压力虽存,增速放缓迹象已初步显现。行业发展承压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下游饲料行业的发展重点已由“扩大产能”转向“提质增效”与“降低成本”,企业对新生产线的投资决策更趋谨慎,直接影响饲料机械新增需求;另一方面,现有市场存量设备的更新替换需求尚未大规模释放。二者叠加,共同导致饲料机械行业短期内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饲料机械区域集聚效应凸显:江苏稳居最大生产区,产值营收占比超九成
我国饲料机械行业的区域集中度极高,其中江苏省凭借多维度优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饲料机械生产区,其产品产值与营业收入长期位居全国首位,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优势包括发达的综合性交通物流网络,涵盖便利的水运、陆运及对外贸易港口,能高效衔接上下游供应链;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可降低企业生产与协作成本;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助力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起,江苏省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饲料机械产品产值和营业收入的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24年已分别增长至91.39%和91.82%,较2022年分别提升18.12个百分点和17.85个百分点,区域集聚效应愈发凸显。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4.需求与技术驱动,饲料机械行业持续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饲料机械下游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大型饲料企业聚焦规模化生产效率,倾向采购全自动配料系统、智能制粒机等高端装备,以匹配其一体化生产需求;中小型饲料厂则更注重成本与实用性,对模块化生产线的性价比、灵活适配性关注度更高。同时,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宠物经济火热,水产饲料与宠物饲料等细分领域对膨化工艺、超微粉碎等精细化加工设备的需求持续释放。此外,国家环保法规对机械排放、能耗的管控不断收紧,进一步倒逼饲料机械在设计制造中融入环保理念与可持续技术。在市场需求与技术迭代的双重推动下,我国饲料机械行业正持续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升级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