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汽车悬架系统行业:空气悬架技术成市场焦点 电子控制悬架将成发展方向之一

一、悬架系统被誉为汽车的“胳膊”和“腿”,是整车性能和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悬架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汽车悬架系统被誉为汽车的“胳膊”和“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涉及几乎所有具有独立功能的汽车总成,在现有底盘技术条件下,悬架系统对于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都必不可少,它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操控性、舒适性,是整车性能和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传递着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还负责缓冲路面凹凸对车身的冲击,并衰减由此产生的震动。近年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悬架系统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被动悬架,到半主动悬架,再到如今的主动悬架,其性能和功能都在不断提升。

汽车悬架是在车身和车轮之间起重要传力连接作用的装置。汽车悬架系统主要由三种部件组成:连杆、弹簧和减震器。(1)连杆:用来控制车轮运动的方式和角度,比如双臂式、单臂式、扭转梁式、多连杆式等。 (2)弹簧:用来支持车身的重量,也可在车轮通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发挥缓冲作用,比如螺旋式、钢板式、扭杆式、空气弹簧等。(3)减震器:抑制弹簧的过分振荡,比如液压式、充气式、电磁式等。

悬架按工作原理能分成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其中主动悬架是当下的发展方向,它能很好地提升用户的舒适度。不过主动悬架结构复杂,重量不轻,主动调整参数的时候能耗大,成本也高。目前主动悬架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方面是机械系统,要在小空间里提供比较大的驱动力,确保底盘调试能高频进行。国内这种产品比较少,成熟度也低,大部分产品只能解决5Hz以下的平顺性问题,BBA(奔驰、宝马、奥迪)的部分产品能达到20Hz。另一方面难点就是控制逻辑。

二、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悬架系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

汽车悬架系统主要应用汽车领域的车身和车轮之间,因此其发展也主要受汽车产业发展影响。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再上新台阶,产销双超3100万辆,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保有量达到3.53亿辆。

汽车悬架系统主要应用汽车领域的车身和车轮之间,因此其发展也主要受汽车产业发展影响。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再上新台阶,产销双超3100万辆,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保有量达到3.53亿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汽车悬架系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一方面,随着国外汽车巨头在华投资建厂,悬架外资和合资企业也随之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的悬架系统厂商带来了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本土企业凭借在减振器、弹簧、摆臂或控制臂、副车架和扭力梁等单一部件的成本优势,承接了国外的订单,在此过程中不断与外企加强合作交流、学习与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迅速提高了我国汽车悬架系统零部件产品的技术含量。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目前我国汽车悬架行业的龙头企业已进入自主研发阶段,部分企业与研究机构在模块化集成、电控主动悬架技术、液压互联悬架、馈能式主动悬架、独立悬架等方面都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目前部分企业关于汽车悬架进展

企业名称 相关进展
京西重工 通过与ClearMotion的紧密合作,京西重工成功研发出磁流变悬架和高带宽主动悬架两项核心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提供了卓越的悬架性能,实时响应和精确控制,显著提升了驾乘舒适性和车辆控制能力,还消除了车内影响驾乘体验的晃动,进一步提高了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此外,高带宽主动悬架技术还能与座舱娱乐系统深度融合,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驾驶体验。目前,搭载这两项核心技术的主动悬架系统CM1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将在2024年向全球客户交付。2024年5月,大陆集团推出了全新一代空气供给系统——CAirS。这一系统巧妙地将压缩机、阀块与控制单元整合成一个模块,形成了高度集成的控制单元。该系统专为梅赛德斯-奔驰全新E级轿车量身定制,能够在各种复杂的交通环境下对空气悬架进行精准调节,从而确保在任何情境下都能为驾驶者提供既舒适又稳定的驾驶体验。
保隆科技 保隆科技携手招商车研共同引领了《乘用车空气悬架用空气供给单元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该标准汇聚了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智慧,如赛力斯、长安、东风、蔚来和比亚迪等。随后,保隆合肥园区二期厂房于5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专注于空气悬架核心零部件ASU的生产。目前,保隆科技在空气悬架领域已实现全面量产,涵盖空气弹簧总成、储气罐、供气单元、悬架控制器、高度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等,展现了从橡胶配方到软件算法的全自研实力。
宁波拓普集团 其空悬系统一部工厂成功下线第60,000套空气悬架系统产品,包括空气弹簧及闭式空气供给单元。同期,位于宁波市前湾新区的拓普智能驾驶产业园空悬系统二部正式建成,配备10条全自动空气悬架组装线,年产能力达400万只空气弹簧,可满足每年100万辆车的配套需求。
威巴克 在无锡启动了空气弹簧的本土化生产,这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的首次生产。自2024年起,威巴克开始为奥迪e-tron GT提供内置的三腔空气弹簧,不仅提升了驾驶舒适性,还优化了动力性能。此外,威巴克还创新开发了双腔空气弹簧系统,并与小鹏汽车合作,为G9电动SUV打造了这一系统,有效增强了车辆的侧倾稳定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三、智能电动汽车崛起下,空气悬架技术成为市场焦点

随着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崛起,空气悬架技术逐渐成为市场焦点。这一曾被视为豪华车专属的技术,如今正逐渐走向大众化。理想L7/L8/L蔚来、小鹏G极氪等知名车型的推出,更是将空悬推向了市场的风口浪尖。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市场新销售的配备空气悬架的汽车数量约为56.4万辆,渗透率高达2.67%,相比前一年同期激增了137%。这一显著增长反映出空气悬架技术正逐步从高端汽车市场走向大众市场。

目前空气悬架已逐渐成为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持续繁荣,空气悬架技术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主动悬架系统的快速调节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空气悬架技术迈向新的高度。同时,随着国产化进程的加速,空气悬架的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有望促使更多车型配备此技术,从而带动整个市场的发展。

目前空气悬架已逐渐成为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持续繁荣,空气悬架技术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主动悬架系统的快速调节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空气悬架技术迈向新的高度。同时,随着国产化进程的加速,空气悬架的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有望促使更多车型配备此技术,从而带动整个市场的发展。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空气悬架市场仍刚刚起步,未来总体渗透率仍有大幅提升空间。一方面,近年来国内豪华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速显著,中国消费者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目前空气悬架逐渐渗透进入30万-40万区间车型,符合自主高端品牌价格带;另一方面,空气悬架一定程度上缓解新能源车高重量带来的驾乘体验下降及小幅提升续航里程。随着消费升级和汽车电气化趋势,空气悬架市场空间广阔。

当前,空气悬架技术正朝向更智能的线控悬架技术演进。线控悬架技术是在空气悬架的基础上进行的重要升级,它通过引入传感器和电控系统,将传统的被动元件转变为能够主动调节的智能元件。这种技术革新使得悬架系统不仅更加轻便,还实现了智能化的精准调节。它能依据实时路况信息,智能调整悬架的高度、刚度和阻尼,从而实现对行车姿态的精细控制,显著提升驾驶的舒适度和操控灵活性。

四、国内自主厂商的强势崛起,自制能力与价格优势逐渐显现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自主厂商的强势崛起,国产汽车悬架系统的自制能力和成本优势也在逐渐显现。预计随着空悬零部件国产替代和自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汽车悬架系统的价格有望进一步降低。

以空气悬架为例:自制能力方面,国内厂商在性能方面已与国外产品相当,并拥有更加灵活的本土化优势。例如,外资供应商开发一套完整的空气悬架系统通常需要2年以上时间,而国内新势力整车厂则希望将开发周期压缩至18个月左右。

成本方面,2023年我国应用空气悬架的汽车车型价格已降至25万元以下。而且国产空气悬架系统的价格相较于海外系统更具竞争力,当前海外系统价格在12000-15000元之间,而国产系统仅需8000-9000元,价格优势明显。

成本方面,2023年我国应用空气悬架的汽车车型价格已降至25万元以下。而且国产空气悬架系统的价格相较于海外系统更具竞争力,当前海外系统价格在12000-15000元之间,而国产系统仅需8000-9000元,价格优势明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上述情况,我国空气悬架市场的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本土企业凭借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以及市场敏锐度等方面的优势,正逐步确立在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在2022年,国内空气悬架(特别是空气弹簧)市场仍以国外厂商为主导,占据43%的份额,而国内厂商则占据57%。然而,到了2023年,这一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国内自主厂商如孔辉科技和保隆科技强势崛起,其市场份额已接近70%。具体而言,孔辉科技和保隆科技的交付量分别超过了25万套和11万套,占比高达50%和70%。这一数据表明,国内供应商在性价比、响应速度以及与主机厂的前瞻性研发合作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并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不过,虽然尽管线控悬架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悬架市场仍主要由海外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大陆集团、威巴克以及AMK(已被中鼎股份收购)等外资巨头,均具备独立研发和生产核心零部件的能力。同时,减震器市场也依然被采埃孚萨克斯、天纳克等外资品牌所主导。

五、电子控制悬架将成为汽车悬架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随着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控制,电子控制悬架会成为汽车悬架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是一种通过控制调节悬架的刚度和减振器阻尼或者其他部件的特性,使汽车的悬架特性与行驶的道路状况相适应,是平顺性和操纵性两个相互排斥的性能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的一种新型悬架结构型式,其工作原理为传感器对悬架振动信号、车辆行驶状态、路面信息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其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设计的控制策略,将控制信号返回给执行器,从而实时调节悬架系统的阻尼性质和弹性系数。

近年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控单元模块功能的不断丰富,传感器和控制器成本的不断降低及精度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近年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控单元模块功能的不断丰富,传感器和控制器成本的不断降低及精度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空气悬架系统开发涉及多个子系统,且电控系统需要收集处理多个传感器的信号并对零部件实施精准控制,对算法及控制系统要求很高。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空气悬架系统设计规范》,空气悬架系统开发中需要考虑固有频率、悬架阻尼、抗侧倾能力、抗纵倾能力等数十个指标要求,验收标准十分严苛。而电子控制悬架与传统被动悬架系统相比,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难度大和能耗大等问题,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推广应用。(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悬架系统行业:空气悬架技术成市场焦点 电子控制悬架将成发展方向之一

我国汽车悬架系统行业:空气悬架技术成市场焦点 电子控制悬架将成发展方向之一

汽车悬架系统主要应用汽车领域的车身和车轮之间,因此其发展也主要受汽车产业发展影响。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均创历

2025年05月14日
从政策端分析我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市场现状——国补与新国标激发消费潜力

从政策端分析我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市场现状——国补与新国标激发消费潜力

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有望从需求端激发两轮电动车消费活力,新国标或将加速供给端出清,也有望为头部企业指明产品未来研究方向。同时,新国标和以旧换新政策共同为电动两轮车行业带来新增量,实现市场加速发展。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乘用车行业现状:产销发力 新能源渗透率直逼五成 国产品牌集体爆发

我国乘用车行业现状:产销发力 新能源渗透率直逼五成 国产品牌集体爆发

乘用车主要是指用于载运乘客及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2018-2020年,受国内外贸易形势和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坡,叠加经济下行影响,我国乘用车产销量短期内出现下滑,但产销量仍保持在2,000万辆以上。随后随着经济增长逐步恢复,我国乘用车产销量恢复增长。2024年,在政策的推动以及市场需求回暖下,产销发力回升。其中终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摩托车行业对外贸易分析:大排量出口加速中 亚非拉市场需求空间大

我国摩托车行业对外贸易分析:大排量出口加速中 亚非拉市场需求空间大

摩托车是一种交通工具,是由燃油动力装置或电动动力装置驱动的机动车,通过手把控制前轮转向,具有轻便灵活、行驶迅速的特点。2020-2024年我国摩托车出口总体表现亮眼,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4年分别大幅上升至1101.63万辆和69.8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2.46%和27.74%。这一趋势反映出:一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为全球汽车流体管路行业主要市场 新能源车成核心下游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我国为全球汽车流体管路行业主要市场 新能源车成核心下游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新能源车单车管路系统价值量较燃油车更高,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及渗透率不断提高,成汽车流体管路核心下游市场。按材料,汽车流体管路分为橡胶管路、塑料管路、金属管路,其中塑料管路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将迎来增长机遇。

2025年05月04日
汽车保有量及PHEV销量增长带动汽车传动带行业扩容 本土企业竞争力待增强

汽车保有量及PHEV销量增长带动汽车传动带行业扩容 本土企业竞争力待增强

汽车传动带是汽车发动机与车轮之间的重要连接部件,其市场需求与汽车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尽管国内燃油车销量持续下降,但PHEV的快速发展给汽车前装传动带带来增长新机遇;此外,汽车总保有量的增长,使得后装市场保持稳定。汽车传动带市场整体向好,预计2027年汽车传动带总市场规模达超60亿元。国内汽车传动带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小而分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 集中度提升 徐工市场份额反超三一集团

我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 集中度提升 徐工市场份额反超三一集团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销量不断攀升,2024年突破1.3万辆大关,同时渗透率突破25%。纯电动自卸车和插电式混动自卸车销量激增,但燃料电池自卸车下滑,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减。2022-2024年我国新能源自卸车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但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竞争格局,头部企业位次频繁更迭。在2024年徐工集团市场份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渗透率低 乘用车将带来广阔空间 市场被寡头垄断 国产地位领先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渗透率低 乘用车将带来广阔空间 市场被寡头垄断 国产地位领先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与海外相比,我国空气悬架渗透率仍然较低。从细分市场看,商用车空气悬架市场受政策驱动,渗透率较高;乘用车空气悬架渗透率较低,但随着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车企将空气悬架作为汽车配置亮点,配套车型价位下探,乘用车空气悬架市场将快速增长,为空气悬架市场带来广阔空间。我国空气悬架市场竞争呈现

2025年04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