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能源汽车发展为微型传动系统行业带来新机遇 技术壁垒高筑 兆威机电为龙头企业

微型传动系统终端市场包括汽车、通信等,新能源汽车发展为行业带来机遇

微型传动系统是一种用于将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进行转换并传递给执行机构的精密装置,其核心功能包括动力传递、速度调节、方向变换和精准控制。微型传动系统主要由电机和齿轮箱两个模块组成,其中微型电机提供动力源,齿轮箱则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动力的精确输出。其关键部件包括微型电机、外壳、齿轮、支架、轴承和传动轴等。

微型传动系统以其微小的体积、高效的动力传递和灵活的适配性,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化、微型化设备中,主要终端市场包括汽车、通信、人形机器人等。

1.汽车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微型传动系统‌‌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微型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智能汽车系统。智能汽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其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

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为微型传动系统带来机遇。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产品品质提升以及政策推动,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日益提高。2020-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5.40%提升至40.9%,销量由137万辆增长至1286.50万辆。

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为微型传动系统带来机遇。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产品品质提升以及政策推动,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日益提高。2020-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5.40%提升至40.9%,销量由137万辆增长至1286.50万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智能座舱等智能汽车配套设备将成为新能源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电动车门、电动屏幕等微型传动设备的应用将会相应增加。根据预测,2023-2027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用微型传动系统市场规模将由189.9亿元增长至425.69亿元,CAGR达22.4%。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智能座舱等智能汽车配套设备将成为新能源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电动车门、电动屏幕等微型传动设备的应用将会相应增加。根据预测,2023-2027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用微型传动系统市场规模将由189.9亿元增长至425.69亿元,CAGR达22.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通信

5G 基站天线采用 RCU 微型传动模组进行远程网络调整。RCU 微型传动模组主要应用于 5G 通信基站电调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时调节通信基站天线下倾角,快速进行远程网络调 整,提升网络优化的效率和质量。RCU 微型传动模组一般安装在天线外面,由控制电路、 驱动马达和传动机构组成。驱动马达一般采用数控的步进马达;驱动结构主要包括一个齿 轮,该齿轮与传动杆咬合,齿轮在马达驱动下拉动传动杆,从而改变天线的下倾角,快速 进行远程网络调整,提升网络优化的效率和质量。

截至 2024年, 我国 5G 基站建设数量达到425.1万个。目前宏基站建设已基本接近峰值,后续要进一步提升 5G 网络的覆盖范围,实现深度覆盖, 建设重点将以小基站为主,起到“补盲补热”的作用。

考虑小基站市场空间后,预计我国 5G基站微型传动系统和精密注塑件市场空间有望维持稳定。预计2024-2027年我国基站领域微型传动系统及精密注塑件市场规模由4.98亿元增长至5.16 亿元,CAGR为1.2%, 其中小基站市场规模由2.10亿元增长至3.60亿元,CAGR为2.4%。

考虑小基站市场空间后,预计我国 5G基站微型传动系统和精密注塑件市场空间有望维持稳定。预计2024-2027年我国基站领域微型传动系统及精密注塑件市场规模由4.98亿元增长至5.16 亿元,CAGR为1.2%, 其中小基站市场规模由2.10亿元增长至3.60亿元,CAGR为2.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VR

在 VR 设备中,IPD(瞳距调节)系统是一项核心技术,它通过调整镜片间距来匹配用户的瞳距,从而优化视觉体验和佩戴舒适度。由于每位用户的瞳距不同,精准的调节功能能够显著提升成像质量并减少长时间佩戴可能引起的眼部疲劳。

随着市场对高性能 VR 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IPD 系统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扩大。未来伴随 VR 技术的不断演进成熟,产品市场需求有望快速扩容,其对微型传动系统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多。根据数据,2021年全球VR 年度销量超1000万台,达近年来顶峰,预计2027年全球VR 年度销量达3000万台。

随着市场对高性能 VR 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IPD 系统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扩大。未来伴随 VR 技术的不断演进成熟,产品市场需求有望快速扩容,其对微型传动系统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多。根据数据,2021年全球VR 年度销量超1000万台,达近年来顶峰,预计2027年全球VR 年度销量达3000万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区别于普通工业机器人的关键在于具备灵巧手,从而能完成多任务工作。此外目前来看,灵巧手方案众多,特点各异。例如若需要灵巧手完成更加复杂的精密操作,需要增加灵巧手自由度和传感器用量,整体价值量有望再上台阶。

灵巧手传动方式分类

类别 腱绳传动 连杆传动 齿轮传动
传动方式 体积灵巧手前臂的电机驱动滚珠丝杠,螺母连接腱绳,实现手指绕关节轴的转动运动 通过铰链将各结构件互相连接 通过齿轮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从而拉动驱动器和手指间的弹簧来驱动手指
应用场景&优点 节省空间,质量轻远距离柔顺运动 快速反应、精度高承载能力大、成本低 高可靠性、精度高寿命长、效率高
缺点 刚度差,负载小 运动抓取稳定性差传动位置精度低 体积偏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伴随人形机器人量产,人形机器人用微型传动系统市场需求有望不断增长。根据数据,2025年全球机器人新增需求将达3万台,市场规模将达35亿元,预计2030年全球机器人新增需求达116万台,市场规模达2903亿元,2035年全球机器人新增需求达1165万台,市场规模16310亿元。

伴随人形机器人量产,人形机器人用微型传动系统市场需求有望不断增长。根据数据,2025年全球机器人新增需求将达3万台,市场规模将达35亿元,预计2030年全球机器人新增需求达116万台,市场规模达2903亿元,2035年全球机器人新增需求达1165万台,市场规模1631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微型传动系统技术壁垒高,兆威机电为行业龙头

微型传动系统技术壁垒高,主要体现在材料与加工工艺上。首先在设计上需要将尺寸控制到毫米级甚至更小,同时还要保证齿轮的强度和传动效率,6 毫米以下微型传动系统需采用 0.1 毫米以下的微模数齿轮。这种极限微小化设计对制造精度、材料选择和装配工艺提出了极高要求。其次,制造工艺上要求极高的精度,通常需要依赖高端设备完成注塑、研磨等精密加工。此外不同行业的多样化需求让每个微型传动系统都需要定制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研发和生产的难度。

总体来说,微型传动系统的研发需要跨越设计、制造、材料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壁垒,因此,国内参与到微型传动行业竞争的企业相对较少。

微型传动系统和传统传动系统对比

分类标准 微型传动系统 传统传动系统
产品规格 小型、微型 中大型
主要材料 工程塑料、金属粉末为主 齿轮钢为主
生产工艺 模具成型为主,包括塑料注射成型、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粉末冶金成型 金属机械加工为主,包括滚齿、铣齿、插齿、磨齿等
主要功能 控制调节、传递运动为主 传递动力为主
应用领域 通信设备、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和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传统产业 汽车变速箱、工程机械、船舶、电力设备、电动工具等传统工业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兆威机电技术优势突出,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兆威机电在微型传动系统领域深耕 20 余年,拥有完整的研发、制造与测试能力,已从零部件供应商逐步转型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截至 2023 年底,兆威机电累计取得 450项知识产权,研发团队规模达 453 人,具备从产品设计到规模化量产的全链条能力。产品方面,兆威机电产品已在汽车电子、通信、智能家居等多领域广泛应用,且性能优异,如中控屏偏摆执行器、车载雷达升降驱动系统等产品,凭借其高精度、小体积、低噪音等特性,满足了汽车电子复杂的应用需求,产品质量已具备与全球头部企业一较高下的实力。

行星减速机领域,兆威机电成功研发出直径可小至 3.4mm 的微型行星减速箱。与德国IMS Gear 相比,在同等直径下,兆威机电的高性能行星减速箱在转矩、最大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表现相当。

兆威机电与 IMS直径 32mm 的行星减速机对比

生产公司 兆威机电 IMS Gear
产品型号 ZWBMD032032 IMS.32Pro
直径 mm 32 32
温度°C -20℃至+75℃ -30℃至+120℃
转矩 Nm 6.5 6.5
最大效率 65% 7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国产产品将愈发受到市场青睐。根据数据,2021-2023年兆威机电微型传动系统业务收入由73930万元增长至75331万元,预计2024/2025/2026年兆威机电微型传动系统业务收入达95671万元、124372万元、164171万元,增速为27.0%、30.0%、32.0%。

国产产品将愈发受到市场青睐。根据数据,2021-2023年兆威机电微型传动系统业务收入由73930万元增长至75331万元,预计2024/2025/2026年兆威机电微型传动系统业务收入达95671万元、124372万元、164171万元,增速为27.0%、30.0%、3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受矿产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露天采矿比例提升以及矿山设备更新换代等多重因素驱动,中国市场表现尤为抢眼,贡献全球矿用卡车行业主要增量。

2025年10月22日
工程轮胎行业迎重要窗口期 国内存结构性升级空间 赛轮等本土企业竞争力强劲

工程轮胎行业迎重要窗口期 国内存结构性升级空间 赛轮等本土企业竞争力强劲

矿业、建筑业是工程轮胎的重点使用领域,占据36.4%的市场份额。全球工程轮胎市场在矿业复苏与基建投资热潮中加速回暖。2022年全球工程轮胎市场规模已恢复至104 亿美元,同比上升7.22%。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程度提升以及各国低碳规划的驱动,将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绿色能源基础体系建设需求的持续释放,工程轮

2025年10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