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和需求共促饲用氨基酸行业发展 赖氨酸产能持续向国内集中 苏氨酸扩产降速

前言:

2018年以来,国内政策及市场需求共促饲用氨基酸进入常态化使用阶段,在此背景下,饲用氨基酸产量逐年递增,我国成为全球饲用氨基酸最大生产国。主要饲用氨基酸--赖氨酸和苏氨酸产能集中度高,中国企业为生产主力。中短期来看,国内行业头部企业赖氨酸产能持续扩张,全球赖氨酸产能将持续向国内集中;而苏氨酸市场供过于求,以至于厂家整体开工率降低,扩产速度放缓。

国内政策及市场需求共促饲用氨基酸进入常态化使用阶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饲用氨基酸‌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我国生猪饲料采用的主流配方为玉米-豆粕饲料。但2018 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开始推进豆粕的减量替代工作;2021 年提出推进饲料中玉米豆粕的减量替代;2023年 4 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氨基酸替代豆粕的目标和路线,推动饲用氨基酸行业的发展。

我国饲用氨基酸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颁布机构 相关内容
2020.09 《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建立健全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全面推广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技术。加快生物饲料开发应用,研发推广新型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
202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2021.03 《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充分挖掘利用现有饲料资源,建立精准的营养价值参数优化调整饲料配方结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料配方体系,降低料中玉米、豆粕占比,为保障饲料粮供需平衡、稳定粮食安全大局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2021.12 《“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 农业农村部 推广饲料精准配制技术、高效低蛋白日粮配置技术、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技术和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引导饲料配方多元化,推动精准配料、精准用料,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 加快生物饲料、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等研发应用,提升饲料产品品质和利用效率。
2022.05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发改委 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提出要有序发展全基因组选择、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生物育种技术,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
2023.04 《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 农业农村部 进一步明确了豆粕减量替代的目标和路径,《行动方案》提出“一降两增”的行动目标,即豆粕用量占比持续下降、蛋白饲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持续增强、优质饲草供给持续增加。
2023.12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 鼓励采用发酵法工艺生产小品种氨基酸(赖氨酸、谷氨酸、苏氨酸除外)产品的开发、生产、应用。
2024.02 关于印发《2024 年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包括粗蛋白等产品质量指标以及《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农业饲料质量安全监管部公告第 2625 号)规定的铜、锌、维生素、氨基酸等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规模化生产对饲料品质的高要求以及饲料市场的扩大将带动饲用氨基酸需求。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趋势下,生猪单体重量和母猪生产效率均有所提高,生猪行业对于高效、高品质饲料的需求也在增加,饲用氨基酸已进入常态化使用阶段。数据显示,2016-2023年我国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 由17.56头提升至22.67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逐渐缩小。

未来规模化生产对饲料品质的高要求以及饲料市场的扩大将带动饲用氨基酸需求。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趋势下,生猪单体重量和母猪生产效率均有所提高,生猪行业对于高效、高品质饲料的需求也在增加,饲用氨基酸已进入常态化使用阶段。数据显示,2016-2023年我国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 由17.56头提升至22.67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逐渐缩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产量逐年递增我国成全球饲用氨基酸最大生产国

随着市场需求增多,我国饲用氨基酸产量逐年递增,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饲用氨基酸生产国。根据数据,2023 年,全球饲用氨基酸产量为 615.3 万吨,我国饲用氨基酸产量为 433.2 万吨,同比增长 12.4%,占全球产量的 70.4%。

随着市场需求增多,我国饲用氨基酸产量逐年递增,现阶段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饲用氨基酸生产国。根据数据,2023 年,全球饲用氨基酸产量为 615.3 万吨,我国饲用氨基酸产量为 433.2 万吨,同比增长 12.4%,占全球产量的 70.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赖氨酸产能进一步国内集中苏氨酸扩产速度放缓

主要的饲用氨基酸为赖氨酸和苏氨酸。赖、苏氨酸添加进饲料中能够改善肉类质量,提高瘦肉率;提高饲料蛋白的利用率,减少粗蛋白质用量;减少仔猪腹泻,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赖氨酸、苏氨酸目前分别有90%、85%用于饲料行业。

主要的饲用氨基酸为赖氨酸和苏氨酸。赖、苏氨酸添加进饲料中能够改善肉类质量,提高瘦肉率;提高饲料蛋白的利用率,减少粗蛋白质用量;减少仔猪腹泻,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赖氨酸、苏氨酸目前分别有90%、85%用于饲料行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赖氨酸和苏氨酸产能集中度高,中国企业为生产主力。赖氨酸方面,2023年我国赖氨酸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2%,产能占全球产能的 76.25%。2023年我国赖氨酸产能为350.2 万吨,其中梅花生物、星湖科技、寿光金玉米三大企业占比超50%。

全球赖氨酸和苏氨酸产能集中度高,中国企业为生产主力。赖氨酸方面,2023年我国赖氨酸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2%,产能占全球产能的 76.25%。2023年我国赖氨酸产能为350.2 万吨,其中梅花生物、星湖科技、寿光金玉米三大企业占比超5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外赖氨酸新增产能计划有限,国内行业头部企业产能持续扩张,全球赖氨酸产能将不断向国内集中。

2017 年味之素公司宣布与公司签署外包生产协议;2021 年上半年,ADM 公司宣布停产固体赖氨酸,专注液体赖氨酸的生产和销售;2023 年 5 月,俄罗斯 ZAO Prioskolie 下属赖氨酸生产工厂 Premix Plant N°1 遭导弹袭击,约 8 万吨赖氨酸产能被迫停产。而国内梅花生物继2022 年白城 30 万吨赖氨酸扩产项目投产运营之后,计划在 2024 年开启新一轮产能扩张,2025 年一期项目投产后,赖氨酸产能将新增 40 万吨,后续将还有 20万吨赖氨酸产能扩产规划;阜丰集团的龙江工厂也在进行技改项目,未来将新增赖氨酸等氨基酸产能;寿光金玉米 2024 年宣布新增 20 万吨赖氨酸生产项目。

赖氨酸扩产情况

企业名称 2023年(万吨) 2024年(万吨) 2025年E(万吨) 2026年E(万吨) 2027年E(万吨)
梅花生物 100.0 100.0 140.0 160.0 160.0
星湖科技 82.0 82.0 82.0 82.0 82.0
寿光金玉米 50.0 50.0 70.0 70.0 70.0
长春大成 30.0 40.0 40.0 40.0 40.0
黑龙江成福 30.0 30.0 30.0 30.0 30.0
潍坊东晓 25.0 25.0 25.0 25.0 25.0
阜丰集团 28.0 28.0 28.0 40.0 40.0
安徽丰原 20.0 20.0 20.0 20.0 20.0
万里润达 20.0 25.0 25.0 25.0 25.0
希杰 13 13 13 13 13
中国国内其他 36 36 36 36 36
赢创 48 48 48 48 48
ADM 14.5 14.5 14.5 14.5 14.5
产能(万吨) 496.5 511.5 571.5 603.5 603.5
增速(%) - 3.02% 11.73% 5.60% 0.0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苏氨酸方面,2023 年我国苏氨酸产能为 114.5 万吨,同比增长20.5%,占全球产能的92.71%;全年苏氨酸产量约为 90 万吨,同比增长7.1%,占全球产量的 95%。

苏氨酸方面,2023 年我国苏氨酸产能为 114.5 万吨,同比增长20.5%,占全球产能的92.71%;全年苏氨酸产量约为 90 万吨,同比增长7.1%,占全球产量的 9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3 年我国苏氨酸产能CR3达66.23%,其中梅花生物、阜丰生物、星湖科技分别占比33.11%、16.56%、16.56%。

2023 年我国苏氨酸产能CR3达66.23%,其中梅花生物、阜丰生物、星湖科技分别占比33.11%、16.56%、16.5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与赖氨酸相反,苏氨酸扩产速度放缓,主要由于2023 年苏氨酸市场供过于求,以至于厂家整体开工率降低,苏氨酸市场较为低迷。现阶段,除阜丰集团在美国的扩产项目和韩国希杰在巴西的 2.3 万吨苏氨酸新增产能在建之外,并无其他企业有扩产计划。

氨酸扩产情况

企业名称 2023年(万吨) 2024年(万吨) 2025年E(万吨) 2026年E(万吨) 2027年E(万吨)
梅花生物 50.0 50.0 50.0 50.0 50.0
阜丰集团 24.3 24.3 24.3 24.3 24.3
星湖科技 25.0 25.0 25.0 25.0 25.0
希杰 17.0 17.0 17.0 17.0 17.0
黑龙江成福 10.0 10.0 10.0 10.0 10.0
长春大成 4.0 4.0 4.0 4.0 4.0
国内其他 15.0 20.0 20.0 20.0 20.0
韩国希杰(巴西) 2.7 2.7 2.7 5.0 5.0
总产能 148.0 153.0 153.0 155.3 155.3
增速(%) - 3.38% 0.00% 1.50% 0.0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高粱行业种植面临困境 产业升级成必然选择 白酒等下游加工需求增多

我国高粱行业种植面临困境 产业升级成必然选择 白酒等下游加工需求增多

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和加工历史悠久。但由于高粱口感粗糙、涩味明显的缺点始终存在,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水稻和小麦逐渐取代高粱成为主粮,使得我国高粱种植面积持续萎缩,产量波动下降。高粱种植式微,面临生存困境,产业升级成市场必然选择,目前主要体现在机械化、规范化、提高附加值等方面。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甜菜行业: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

我国甜菜行业:种子高度依赖进口 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

近年来我国甜菜播种面积和产量波动明显,2024年出现“面积减产量增”的特殊现象。我国甜菜种植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特征,新疆和内蒙古两大自治区共同构成核心产区,合计占全国播种面积和产量的80%以上。近年来其产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种植重心不断向新疆转移。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甜菜产业深陷“种子困局”,目前全国95%以上的甜菜

2025年05月09日
燃料电池汽车销量高增 碳纤维纸行业潜力巨大 本土企业持续研发创新 有望打破海外垄断

燃料电池汽车销量高增 碳纤维纸行业潜力巨大 本土企业持续研发创新 有望打破海外垄断

碳纤维纸是氢燃料电池中气体扩散层的首选基底材料。随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出台实施,政策红利释放,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显著增长,进一步促进碳纤维纸市场快速扩展,行业潜力巨大。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禽饲料价格下跌但行业加工效益显著提升 未来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我国禽饲料价格下跌但行业加工效益显著提升 未来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禽饲料产量整体上升,连续5年稳居1.2亿吨以上规模。肉禽饲料是我国禽饲料市场中的主流品种,近年来其产量占比不断提升,蛋禽饲料产量占比则逐渐下降。受玉米和豆粕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禽饲料价格也出现下跌,肉禽、蛋禽饲料平均出厂价格跌幅分别为8.5%和8.96%。但由于原材料价格跌幅更大,禽饲料行业加工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扇贝行业:养殖面积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 深加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扇贝行业:养殖面积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 深加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扇贝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我国南北沿海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以浮游生物、细菌和有机碎屑为食。近年来,我国扇贝养殖面积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扇贝养殖面积为38.9万公顷,实现一定的恢复性增长;其中,辽宁、山东二地的养殖面积合计占全国比重的86.5%。

2025年05月06日
扩种成果显著 中国为大豆主产国 但庞大需求使净进口格局凸显 国产以食用加工为主

扩种成果显著 中国为大豆主产国 但庞大需求使净进口格局凸显 国产以食用加工为主

农民种植意愿提高、供给侧改革及大豆扩种计划推进下,我国大豆扩种成果显著,大豆成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类作物。大豆原产于中国,中国现为全球第四大生产国,其中东北三省得益于黑土地优势,大豆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超60%。

2025年05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