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已成全球功能性膜材料最大消费市场 目前光学功能膜材料为最主要产品

前言:功能性膜材料‌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可广泛应用于新型显示、5G通信、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医用材料等众多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宏观政策背景下,电子信息制造业、消费电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功能性膜材料也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2019-2023年,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规模可达到 1690.5 亿元。目前我国全球功能性膜材料最大的消费市场。其中光学功能膜材料是目前市场的主要产品。根据2022年的数据为例,2022年在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产品结构来看,光学功能膜材料占比最大,达到 39.5%。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功能性膜材料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功能性膜材料‌是指具有光学、电学、分离、阻隔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膜材料,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功能性膜材料因其各方面优异的性能,逐渐成为自动化制造、消费电子、屏幕显示、生物医疗等领域必不可少的上游原材料,在下游应用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目前功能性膜材料‌广泛应用于新型显示、5G通信、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医用材料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功能性膜材料相关应用领域以及具体产品情况

应用领域 主要产品
消费电子产品 保护膜、热敏粘性材料、阻尼胶膜、耳机振膜、外观保护膜、防静电膜等;绝缘材料、屏蔽材料、导电材料、散热材料、柔性高抗刮表层覆盖材料
屏幕显示组件 光学薄膜、防眩膜、OCA 光学膜材料、光电显示模组材料等
FPC 制造 抗溢胶特种膜、功能器件制程材料、自动化组装制程材料、保护性制程材料等
新能源电池 电极材料、电池隔膜、阻燃侧板膜、耐温隔离膜;电池外壳绝缘胶带;铝塑复合膜包装材料等
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导电材料、汽车阻燃材料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功能性膜材料制造工艺根据产品和材料特性不同而不同。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需要适时对生产工艺如精密涂布、高平整复合等进行设计、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些工艺设计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与优化。具有可靠和先进的工艺设计能力是企业面对市场变化和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重要竞争力之一。

二、我国全球功能性膜材料最大的消费市场,占全球消费量的54%

近年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宏观政策背景下,电子信息制造业、消费电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功能性膜材料也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

发展到目前,我国成为了全球功能性膜材料最大的消费市场。以2021年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功能性膜材料总消费量约550万吨,市场规模超210亿美元。其中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年总消费量接近300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54%。

发展到目前,我国成为了全球功能性膜材料最大的消费市场。以2021年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功能性膜材料总消费量约550万吨,市场规模超210亿美元。其中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年总消费量接近300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54%。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24年规模可达到 1690.5 亿元

2019-2023年,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规模达到 1140 亿元,同比增长 17%。预计到2024年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规模可达到 1690.5 亿元,在2018-2024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4%。

2019-2023年,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规模达到 1140 亿元,同比增长 17%。预计到2024年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规模可达到 1690.5 亿元,在2018-2024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4%。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我国功能性膜材料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一方面,政策利好,促进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十四五”期间的相关产业规划陆续发布,广东、上海等多个省市发布了功能性膜材料相关的利好政策,加快功能性膜材料发展进程。

另一方面,新兴领域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机会。元宇宙概念的推广促进新型显示领域加速发展,对光学、电学功能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的膜材料需求有所提高,从而为未来功能性膜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巨大机会。同时,氢能、锂电的加速推广为锂电池隔膜、铝塑膜、质子交换膜等膜材料提供了巨大市场。如锂电隔膜产品市场逐渐由干法转向湿法隔膜,有效降低成本,使得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与此同时,由于下游客户主要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消费电子行业,技术创新快、新产品推出快及消费热点转换快等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具有快速市场响应能力的企业研发机制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光学功能膜材料是主要产品,占比达到39.5%

功能性膜材料根据其功能和应用领域,可分为光学功能膜‌材料、电学功能膜材料、分离膜材料、医疗领域用膜材料、包装功能膜材料等。

功能性膜材料根据其功能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细分产品 应用领域 特性及作用
光学功能膜材料‌ 用于光学器件、光纤等,如偏光片在电子显示行业中‌。 具有反射、透射、吸收、极化等特性,用于调节光学器件的性能和效果。
电学功能膜‌材料 用于电容器、电池、电子元件等领域 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导电性能、电化学稳定性等特性,用于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分离膜‌材料 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如海水淡化膜通过反渗透原理实现盐分和水分的分离‌。 可实现对不同大小、不同性质的分子或离子的分离和提纯。
医疗领域用膜‌材料 用于医疗器械、人工器官、医用包装材料等‌。 具有生物相容性、防菌性、透气性等特性,用于保护和治疗人体组织。
包装功能膜材料 种用于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工业品包装等领域 具有保鲜、防潮、防氧化、防污染等功能,用于延长产品的保质期、提高产品的品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光学功能膜材料是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的主要产品。根据2022年的数据为例,2022年在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产品结构来看,光学功能膜材料占比最大,达到 39.5%;其次为分离功能膜材料和包装功能膜材料,占比分别达到 28.7%和 17.6%。

目前光学功能膜材料是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的主要产品。根据2022年的数据为例,2022年在我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产品结构来看,光学功能膜材料占比最大,达到 39.5%;其次为分离功能膜材料和包装功能膜材料,占比分别达到 28.7%和 17.6%。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作为功能性膜材料市场的主要产品,近年来得益于下游面板、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增长,我国光学功能膜‌材料需求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光学薄膜市场规模由350亿元提升至430亿元左右。

作为功能性膜材料市场的主要产品,近年来得益于下游面板、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增长,我国光学功能膜‌材料需求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光学薄膜市场规模由350亿元提升至430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长远看我国光学功能膜‌材料需求依然强劲。一方面,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液晶电视、手机、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升,更新换代频率加快,市场需求依然强劲。另一方面,伴随着5G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穿戴式产品、家庭居住等新型智能硬件产品迅猛发展,光学薄膜产品下游产品范围不断延伸,新型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也将带动光学功能膜‌材料需求增长。预计到2028年,我国光学薄膜市场规模将接近600亿元。(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虽然出货量增速涨势凶猛且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营业收入整体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净利润规模总体还较低、产能结构性过剩、盈利能力差等困境。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将不再是“有多少产能”,而是“有什么技术”、“能拿下哪些高端客户”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摆脱同质化

2025年09月06日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354.6万吨/年,较2020年(81.1 万吨/年)增长 337%;其中中国主体地位明确,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较2020年增长391%,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6%,较202

2025年09月05日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政策驱动+海外需求激增 我国储能电芯供不应求 500Ah+大电芯正成下一个“风暴眼”

但自进入2025年以来,得益于国内外储能市场爆发,我国储能电芯市场由供大于求进入供不应求的状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等企业的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转,订单量激增至需排队等候。

2025年09月05日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新型储能行业重塑能源版图 低价竞争态势下市场两极分化 国产出海按下快进键

在储能市场中,抽水蓄能总量较大,但新型储能近年占比持续提升。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72.0GW,同比增长28.6%,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呈继续下降态势,首次低于60%;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165.4GW,首次突破百吉瓦,同比增长 81.1%。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我国金刚石下游应用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 功能化应用进程不断推进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其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最硬物质,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和化学性能。我国金刚石行业起步于1963年,经过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行业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同时历经六十余载砥砺奋进,我国金刚石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金刚石

2025年09月01日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全球陶瓷基复合材料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我国目前已建成相对完善产业链

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新型战略性热结构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9-2023年我国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从697.8亿元增长至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而预计2024-2031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0%。

2025年08月29日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全球圆柱电池行业格局生变:大圆柱电池在动力及储能领域逐步起量 中国厂商异军突起

根据数据,2024 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28.2 亿只,同比增长 3.6%;其中电动汽车为最大下游市场,占比超50%;其次是电动工具与3C,分别占比13.4%、7.9%;储能领域需求显著上扬,与3C占比差距缩小。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磁性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行业“大而不强” 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在磁性材料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在非晶合金、稀土永磁、超磁致伸缩、巨磁电阻等方向不断取得突破;同时,依托微细化组织调控、晶体学精准控制、薄膜化制备及超晶格构建等新技术的支撑,磁性材料的种类正日益丰富,产品体系持续完善。

2025年08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