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主流及新兴市场共推全球大储行业装机增长 中国企业积极出海且已占据重要地位

前言新型储能是储能市场发展的主力,2023年新增装机46GW,同比增长130%;其中大储为主要类型,2023年新增装机32.7GW,占比超70%。目前,中国和美国为全球大储主流市场,大储行业稳定发展;欧洲和中东等新兴市场也逐渐起步,需求有望高增。在主流市场和新兴市场共同推动下,全球大储装机有望进一步增长,预计2024年、2025年达57.8GW、77.8GW,上年同比增长76.8%、34.6%。

竞争方面,欧美大储市场壁垒高,行业较集中,竞争相对较弱;相比之下,国内大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现阶段我国独立储能收入结构依赖容量租赁,收入水平低于美欧大储,商业模式有待完善,需要辅助服务和电能量市场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储设备端竞争较为激烈,价格内卷现象严重,国内大储企业因此积极寻求出海,目前已在海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型储能蓬勃发展大储为市场主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大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新型储能通常指除抽水蓄能之外的储能技术,现阶段以电化学储能为主。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性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也是未来储能市场发展的主力。

2023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46GW,同比增长130%。预计2024年、2025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73.1 GW 、97.2 GW,同比增长58.9%、33.0%。

新型储能通常指除抽水蓄能之外的储能技术,现阶段以电化学储能为主。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的匹配性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也是未来储能市场发展的主力。2023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46GW,同比增长130%。预计2024年、2025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73.1 GW 、97.2 GW,同比增长58.9%、3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按场景划分,新型储能分为工商储、户储、大储三类,目前大储为全球储能新增装机的主要类型。2023年全球大储装机32.7GW,占新型储能装机比重的71%。

按场景划分,新型储能分为工商储、户储、大储三类,目前大储为全球储能新增装机的主要类型。2023年全球大储装机32.7GW,占新型储能装机比重的7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主流市场稳定发展及新兴市场逐渐起步,全球大储装机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中国和美国为全球大储主流市场,大储行业稳定发展;欧洲和中东等新兴市场也逐渐起步,需求有望高增。在主流市场和新兴市场共同推动下,全球大储装机有望进一步增长,预计2024年、2025年达57.8GW、77.8GW,上年同比增长76.8%、34.6%。

中国和美国为全球大储主流市场,大储行业稳定发展;欧洲和中东等新兴市场也逐渐起步,需求有望高增。在主流市场和新兴市场共同推动下,全球大储装机有望进一步增长,预计2024年、2025年达57.8GW、77.8GW,上年同比增长76.8%、34.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国内来看,本质上,大储装机需求来自于风电、光伏高比例并网产生的灵活性资源需求,国内“政策强配”提供规模支撑,新能源装机的增长、以及配储比例与时长的增加,为大储装机规模增长提供一定保障。2023年中国大储新增装机19.8GW,占比60.6%;测算2024年、2025年中国大储新增装机32.0GW、41.8GW,占比55.4%、53.7%。

美国发展储能的迫切性以及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决定了大储的旺盛发展。根据数据,2023年美国大储新增投运7.9GW,占比24.2%。美国大储项目可通过参与峰谷套利、容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等方式获得良好经济性,且电力系统平衡可再生能源和支持电网弹性的需求仍较为迫切,美国大储装机后续仍将有较强的增长动能。预计 2024年、2025 年美国大储新增装机功率 11.5 GW 、14.3GW,占比19.9%、

18.4%。

相比中国和美国,欧洲大储装机基数较小,2023年为2.8GW,占比8.6%。欧洲大储装机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意大利。英国作为岛屿国家,电力供应能力和电网稳定性有限,大储是当地发展绿电推动脱碳、同时保障电力供应能力的重要基础。英国大储市场回报机制较为完善,大储可参与容量市场、电量市场、平衡备用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获得较为理想的回报。意大利于 2023 年11月推出基于长期合同的储能支持新机制 MACSE(电力存储容量采购机制),意图推动大储装机,缓解电力供需地域不匹配造成的电网拥堵问题。MACSE 机制下,系统运营商将通过招标与大量储能项目方签署长期合同(12-14 年),给予项目方与通胀挂钩的固定回报,可大幅降低储能投资风险,有望吸引基础设施和养老基金投向储能项目,推动意大利大储装机增长。英国和意大利等地区有望为欧洲大储带来新增长点,预计 2024年、2025 年欧洲大储新增装机6.3 GW 、9.2GW,同比增长 126%、46%。

中东大储需求增长空间广阔。中东地区用电体量大、光照资源丰富,主要国家能源转型意识强、经济基础好、政策支持力度大,已出台“沙特 2030 愿景”、“2050年阿联酋能源战略”等战略规划。随着光储产业链成本大幅下降,中东光储装机需求快速增长,大储发展空间广阔。预计2024年、2025 年中东等其他地区大储新增装机8GW 、12.5GW,同比增长263.6%、56.3%。

中东大储需求增长空间广阔。中东地区用电体量大、光照资源丰富,主要国家能源转型意识强、经济基础好、政策支持力度大,已出台“沙特 2030 愿景”、“2050年阿联酋能源战略”等战略规划。随着光储产业链成本大幅下降,中东光储装机需求快速增长,大储发展空间广阔。预计2024年、2025 年中东等其他地区大储新增装机8GW 、12.5GW,同比增长263.6%、56.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大储竞争激烈,企业积极出海且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欧美大储市场较集中,主要由于其电力市场化程度高,大储装机主要由市场回报驱动,业主对产品的要求更高,产品性能、项目积累、准入认证等壁垒较高。

相比之下,国内大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我国大储装机主流为新能源配储(41%)和独立储能(51.5%),两者同受新能源强配政策驱动,规模增长存在刚需。其中,独立储能可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得收益,利用率和经济性优于新能源配储,或将成为国内大储主流装机形式;但现阶段我国独立储能收入结构依赖容量租赁,收入水平低于美欧大储,商业模式有待完善,需要辅助服务和电能量市场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储设备端竞争较为激烈,价格内卷现象严重,国内大储企业积极寻求出海。

相比之下,国内大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我国大储装机主流为新能源配储(41%)和独立储能(51.5%),两者同受新能源强配政策驱动,规模增长存在刚需。其中,独立储能可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得收益,利用率和经济性优于新能源配储,或将成为国内大储主流装机形式;但现阶段我国独立储能收入结构依赖容量租赁,收入水平低于美欧大储,商业模式有待完善,需要辅助服务和电能量市场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储设备端竞争较为激烈,价格内卷现象严重,国内大储企业积极寻求出海。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国内大储企业凭借产品实力和品牌渠道,在海外市场已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根据数据,2023 年全球市场份额前五大企业中有三家中国企业,分别为阳光电源、中国中车和海博思创。分市场来看,阳光电源在北美市场地位领先,市占率约 18%,位列第二;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地位领先,市占率约 15%,位列第三;亚太市场中中国企业包揽前四,分别为中国中车、海博思创、新源智储和远景能源。

目前国内大储企业凭借产品实力和品牌渠道,在海外市场已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根据数据,2023 年全球市场份额前五大企业中有三家中国企业,分别为阳光电源、中国中车和海博思创。分市场来看,阳光电源在北美市场地位领先,市占率约 18%,位列第二;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地位领先,市占率约 15%,位列第三;亚太市场中中国企业包揽前四,分别为中国中车、海博思创、新源智储和远景能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据上海钻石交易所披露,2025年1-7月我国通过钻交所报关的成品钻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3.5%,进口量更是激增93.8%。其中6月成品钻进口量同比激增179.9%,金额增长84.5%;7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45.9%,金额增幅高达243.1%。

2025年10月31日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在个性化消费浪潮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烫画膜行业已成长为一个规模超百亿、年增速逾15%的活力市场。作为连接创意与制造的核心耗材,烫画膜凭借其柔性生产优势,在服装(占比60%)、鞋帽、包装等领域应用深入。未来,在环保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烫画膜行业正朝着功能化、水性化与数字化方向快速演进,前景可观。

2025年10月29日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生物基复合材料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相关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在材料改性、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推动产业从实验室研究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型。

2025年10月27日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全球生物基材料进入“规模化商用”新阶段 我国正以强劲势头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与此同时,当前以化石原料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难以满足新时代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

2025年10月25日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驱动我国聚酰亚胺薄膜需求放量 企业积极布局助力高端化突破

聚酰亚胺薄膜作为综合性能卓越的“黄金薄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领域。尽管国内行业技术与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但电子级及高端产品仍存短板,进口依赖度较高。在广阔应用前景与国产替代需求推动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产能,以满足下游需求,助力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

2025年10月24日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散热瓶颈催生百亿市场 我国金刚石复合材料行业蓬勃发展 华为取得技术突破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高功率芯片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急剧攀升,“热障”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致命瓶颈。在此背景下,金刚石复合材料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站上风口,并且实现了应用范围的极大拓展。尤其是在半导体散热这一前沿阵地,CVD金刚石散热片正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至2030年,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市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行业:储量居全球首位 光伏打开新增量 出口进入“管制新阶段”

我国锑矿储量全球第一且分布集中,但经多年开采后矿石品位下降,静态储采比偏低,资源保障压力渐显。供应端受环保政策收紧、开采难度加大等因素制约,产量总体呈收缩态势;需求端应用多元,既以阻燃剂为核心基石、铅酸蓄电池提供稳定支撑,又有光伏产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锑矿出口已正式进入明确的“管制时代”,管制政策的落地对行业出口格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我国加氢站行业建设加快 广东数量稳居第一 大型化趋势带来广阔增量空间

加氢站通常用于为氢能源汽车提供燃料,是氢能源汽车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2015年前,我国只有北京氢能示范园加氢站、上海安亭加氢站、郑州宇通加氢站等少数几个加氢站。近年来,随着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加速发展,叠加中央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各地加氢站建设加快。2024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548辆,销量已达540

2025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