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菜篮子”越来越丰富 我国蔬菜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买全国、卖全国”已成现实

蔬菜是指可以做菜、成为食品的一类或,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行业涵盖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从“地产地销”到“买全国、卖全国”,中国“菜篮子”越来越丰富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蔬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蔬菜产业是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仅次于粮食成为重要的副食品来源。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落实“菜篮子”工程,推动蔬菜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发展到目前,我国“菜篮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量快速提升、品种不断创新,使得中国人的餐桌日益丰盛。

如今无论四季何时、不论南方北方,品类丰富的蔬菜供应不断,从“地产地销”到“买全国、卖全国”,目前我国“菜篮子”越来越丰富。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普遍栽培的蔬菜达到50种,主要集中在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伞形科、豆科、百合科、菊科、藜科八大科。蔬菜登记品种多达19405个。这一数据说明,我国蔬菜品种不断增多,使得我国“菜篮子”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1、蔬菜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播种面积与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打造了一座蔬菜育种的宝库。天然禀赋加上近几十年产量的不断增加,为“菜篮子”工程的快速推进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我国播种面积与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还不足5000万亩,到2023年蔬菜播种面积已达到3.4亿亩,产量8.29亿吨,年人均占有量588公斤,相当于每人每天消费蔬菜3斤以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运输效率不断提升+“绿色通道”政策支持,让“买全国、卖全国”成为现实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不断加速,汽车工业不断发展,运输效率不断提升。再加上“绿色通道”的政策支持,大大推动了蔬菜的全国流通。其中物流条件的改善,是我国实现蔬菜“买全国、卖全国”的决定性因素。据了解,现在蔬菜的全国运输95%依靠公路实现,路网和运输工具的极大发展,成了“菜篮子”工程重要的基础支撑。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数字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也为蔬菜的运输与配送注入了科技力量。例如京东买菜的业务集仓储、分拣、配送于一体,前置仓选址离消费者的距离多在3公里以内,目前可实现最快30分钟送达,成为消费者“身边的大超市”。同时,京东买菜还采取“产地直采直发”“海捕直达”等模式,各类生鲜食材的采购区域覆盖全国各地,通过直采加全程冷链运输,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高效闭环,其中本地菜及周边菜可实现24小时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手中。

冷链运输进一步延长产业链。随着冷链运输的完善,农产品的商品化处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蔬菜经过采摘后,随着呼吸作用,所含的糖、淀粉、酸等有机物不断被消耗,同时微生物的活动极易造成蔬菜败坏。将新鲜蔬菜进行适当加工,可以延长蔬菜贮藏期,便于保存运输。此外,还有利于调节蔬菜市场供需格局,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目前蔬菜加工产品主要包括生鲜蔬菜、腌制蔬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蔬菜汁、蔬菜罐头等类别。

产业链的延长,离不开冷库储藏能力的提高。2023年我国冷库总量约为 2.2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0.18亿立方,同比增长8.3%。冷链物流设施程度逐步提高,让蔬菜流通损耗率逐渐降低,目前为18%,仍高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

产业链的延长,离不开冷库储藏能力的提高。2023年我国冷库总量约为 2.2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0.18亿立方,同比增长8.3%。冷链物流设施程度逐步提高,让蔬菜流通损耗率逐渐降低,目前为18%,仍高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蔬菜销售渠道85%为线下,包含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超、农贸市场、基采直供,仍占据主导地位。15%为线上,包含传统电商、团购、短视频电商等。这一数据也表明。目前在我国蔬菜销售渠道中,线下市场正逐渐被线上渠道分流。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来看,现在无数新鲜蔬菜通过发达的物流网络,源源不断地供应着14亿中国人的菜篮,让蔬菜的“买全国、卖全国”早已成为了现实。

3、我国大宗蔬菜种源实现了自主可控,但部分高端和特种蔬菜种子仍依赖进口

种业是现代农业的基石,是蔬菜产业链的起点。种子就是芯片,我国蔬菜种类的增加还有品质的提高,主要是依靠种子。近年我国不断加大对蔬菜种子的研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种子自给率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蔬菜种子自给率达到88%,国内培育蔬菜品种达6000-7000个,市场上常见的白菜、甘蓝、辣椒、番茄大宗蔬菜种源实现了自主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我国蔬菜种子自给率不断提高,且到了较高水平。但由于我国蔬菜种业基础研究起步晚,育种周期长,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高端和特种蔬菜种子仍依赖进口,如胡萝卜、西兰花、番茄、茄子等‌。到目前蔬菜种子仍是我国农作物种子最大的进口品类,占据了农作物种子总进口额的35%,尤其是胡萝卜、菠菜等消费量大的蔬菜,种子进口依赖度超90%,被国外掌握定价权。

2023年我国蔬菜领域核心专利14件,国际占比2.2%,低于美国263件。可见目前蔬菜育种水平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我国甜菜种子丸粒化加工设备技术落后,专用丸衣配方单一,生物活性及植保产品载体利用较少,不能为品种本身的抗性、活性增值,加工后种子发芽率达不到国家糖用甜菜种子标准发芽率的要求,无法在生产中应用推广,导致我国95%以上的甜菜种子依靠进口。对此建议加大我国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快提升育种技术实力,加速推进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推动我国蔬菜种业振兴。

、消费需求稳定增长,进出口市场保持“大出小进”格局

蔬菜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元素,作为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之一,需求弹性小。当前我国蔬菜贸易以稳规模优结构为主,保持“大出小进”格局。近十年我国蔬菜需求整体呈现先增后稳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1.76%。数据显示,2021-2023年我国蔬菜人均需求量大约稳定在每年95-96kg。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蔬菜消费金额26432.20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进出口方面,2023年我国蔬菜出口量额增加,顺差稍扩。2023年1-12月,我国累计蔬菜进口量35.33万t,同比减少1.4%;进口额10.87亿美元,同比增长5.95%。出口量1326.14万t,同比增加6.5%;出口额185.47亿美元,同比上涨7.72%。贸易顺差174.6亿美元,同比上涨7.4%。这也放映着,随着我国蔬菜净出口的不断增加,国际市场对国内蔬菜产业的影响不断减少。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三、连续7周下跌,我国蔬菜市场价格逐步回落

受季节性影响,秋季蔬菜陆续集中上市,价格逐步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运行。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第46周(2024年11月11日—11月17日,下同)“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2.32(以2015年为100),比前一周降2.14个点,同比高5.68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23.65(以2015年为100),比前一周降2.50个点,同比高7.46个点。

注:“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均价每公斤5.06元,环比跌3.4%,为连续7周下跌,累计跌幅20.8%,同比高10.5%。可见虽然我国蔬菜价格环比下降,但对比同期来看,依然处于高位。分品种看,24种蔬菜价格下跌,1种持平,3种上涨,其中,菜花和青椒跌幅较大,环比分别跌11.9%和11.0%,西红柿、大白菜、芹菜、菠菜、白萝卜、洋白菜、西葫芦、平菇和茄子价格环比分别跌9.8%、9.7%、9.6%、8.1%、7.9%、7.1%、6.3%、5.6%和5.5%,其余品种价格跌幅在5%以内;葱头价格环比基本持平;南瓜、土豆和大蒜价格环比分别涨3.7%、0.4%和0.3%。

2024年第46周(2024年11月11日—11月17日)主要蔬菜价格跌幅情况

蔬菜品类 价格环比跌幅
菜花 -11.9%
青椒 -11.0%
西红柿 -9.8%
大白菜 -9.7%
芹菜 -9.6%
菠菜 -8.1%
白萝卜 -7.9%
洋白菜 -7.1%
西葫芦 -6.3%
平菇 -5.6%
茄子 -5.5%
葱头 基本持平
南瓜 3.7%
土豆 0.4%
大蒜 0.3%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狗粮行业分析:需求基数持续回增 高营养成分、鲜粮市场潜力较大

我国狗粮行业分析:需求基数持续回增 高营养成分、鲜粮市场潜力较大

此外,近年来,我国宠物主养宠理念升级,营养配比、配料组成、品牌知名度是宠主最为关注的决策因素,占比分别为59.30%、49.20%、29.00%;犬主人对烘焙粮、冻干粮偏好度上升,其中烘焙粮偏好度同比提升4.00个百分点;犬主人对鲜粮偏好度有提升,2024年提升3.70个百分点。

2025年01月13日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鹅养殖生产大国 行业迎来发展小高潮  出栏量回升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鹅养殖生产大国 行业迎来发展小高潮 出栏量回升

在经历了2020年产业低潮后,进入2023年我国鹅养殖行业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发展期,社会资本大量进入,鹅的出栏量出现回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张。预计2024年我国鹅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30.16亿元。目前山东、广东、四川和安徽是我国鹅养殖最集中的省份,这4省养殖量总和占全国的60%左右。

2025年01月10日
政策推动我国远洋渔业行业高质量发展 总产值整体上升 境外出售量持续下滑

政策推动我国远洋渔业行业高质量发展 总产值整体上升 境外出售量持续下滑

从外销来看,自2020年起,我国远洋渔业水产品境外出售量持续下滑,由2020年的74.31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47.78万吨;同时其占远洋渔业产量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2023年约为20.57%。

2025年01月09日
棉花生产机械化进程加速 棉花收获机备等将是棉花种植机械行业重点发展产品

棉花生产机械化进程加速 棉花收获机备等将是棉花种植机械行业重点发展产品

当前在棉花种植的耕、种、收全过程机械化发展程度上,机耕、机种水平均达到较高水平。到2022 年我国棉花种植综合机械化率为 88.50%。预计未来以棉花收获机为代表的高端农机装备是将是棉花种植机械领域重点发展产品。

2025年01月06日
我国牛肉行业分析:进口量持续高涨 国家实施保障措施利好市场调整

我国牛肉行业分析:进口量持续高涨 国家实施保障措施利好市场调整

近几年,我国牛肉进口力度持续加大,2019-2023年间增加了65%,2024年1-11月进口量260万吨,同比增长4%。我国牛肉进口数量在2019-2024年上半年占中国市场份额由20.55%上升到30.9%,相对于中国总产量的比例由24.87%上升到43.87%,对国内养牛业冲击十分严重。

2025年01月03日
我国海参已成为单一产值最高海产品 产业链逐步完善且行业对外依存度下降

我国海参已成为单一产值最高海产品 产业链逐步完善且行业对外依存度下降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海参行业已经形成包含种苗繁育、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且已发展成为一个千亿级产业,2023年全产业链市场规模达到1326亿元。

2024年12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