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增速持续高于全球

我国汽车座舱发展经历机械仪表阶段、传感器数字仪表阶段和全面智能阶段三个阶段,而智能座舱就是第三个发展阶段的重要产物。虽然汽车座舱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在政策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和技术进步助力等利好因素驱动下,其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上升,预计2025年突破千亿元;同时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也在不断上升,且高于全球水平。

1.智能座舱是汽车座舱第三个发展阶段的产物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座舱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行业(2024-2031年)》显示,智能座舱是指采用先进的传感、计算、通讯等技术,对车辆内部环境和乘客进行实时感知、分析、控制,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驾乘体验的汽车座椅系统。其通过集成多种技术和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座椅调节、座椅加热、座椅通风、按摩功能、智能调节、智能识别、人机交互等。到目前为止,我国汽车座舱发展经历3个阶段,即机械仪表阶段、传感器数字仪表阶段和全面智能阶段,而智能座舱就是第三个发展阶段的重要产物。虽然汽车座舱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但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来看,我国智能座舱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PCB、显示面板、功率器件、车载地图、操作系统等硬件和软件;中游主要为智能座舱软硬件系统集成,包括车载信息显示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载通讯系统、HUD(抬头显示)、OTA(空中下载系统)和安全模块等;下游则为汽车行业。

具体来看,我国智能座舱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PCB、显示面板、功率器件、车载地图、操作系统等硬件和软件;中游主要为智能座舱软硬件系统集成,包括车载信息显示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载通讯系统、HUD(抬头显示)、OTA(空中下载系统)和安全模块等;下游则为汽车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三大利好推动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

一是政策相继发布,支持和引导智能座舱行业发展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多项政策发展,推动了智能座舱行业的发展。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11部门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开展车载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及关键电子零部件安全检测,强化远程软件更新、监控服务等安全管理。
2020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以整车企业需求为牵引,发挥龙头企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坚持软硬协同攻关,集中开发车用操作系统。围绕车用操作系统,构建整车、关键零部件、基础数据与软件等领域市场主体深度合作的开发与应用生态。通过产品快速迭代,扩大用户规模,加快车用操作系统产业化应用。
2021年9月 工业和信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 加强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汽车网关、电子控制单元等关键设备和部件安全防护和安全检测。
2022年3月 交通部、科技部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 提到突破高效安全纯电驱动、燃料电池与整车设计、车载智能感知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及设备。
2023年6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5部门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 汽车行业。重点聚焦线控转向、线控制动、自动换挡、电子油门、悬架系统等线控底盘系统,高精度摄像头、激光雷达、基础计算平台、操作系统等自动驾驶系统,车载信息娱乐、车内监控、车机显示屏等智能座舱系统,车载联网终端、通信模块等网联关键部件,以及核心控制、电源驱动、IGBT、大算力计算、高容量存储、信息通信、功率模拟、高精度传感器等车规级汽车芯片,通过多层推进、多方协同,深入推进相关产品可靠性水平持续提升。
2023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将车载操作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空中下载系统(OTA)、车网通信系统设备、视觉识别及显示系统、高精度定位装置、线控底盘系统、数字化座舱系统、人机共驾技术等纳入鼓励类目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是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动智能座舱行业发展。一方面,由于智能座舱实现难度较小、相对更容易落地,且成果容易被用户感知,所以其已成为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入口。同时,智能座舱也成为各大汽车厂商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领域之一,相关配置成为厂商差异化卖点。这些使得越来越多的厂商将资金、精力倾斜至智能座舱领域,同时智能座舱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着互联网公司等多方资本布局,推动了智能座舱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智能座舱的认知程度提高,其已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考量因素之一。据HIS markit调研数据,61.3%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座舱配置会极大提升购车兴趣,同时17.4%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座舱是买车必购配置。由此可见,汽车配置智能座舱可以提升消费者购车意愿,进而进一步促进智能座舱在新车中的渗透率。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智能座舱的认知程度提高,其已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考量因素之一。据HIS markit调研数据,61.3%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座舱配置会极大提升购车兴趣,同时17.4%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座舱是买车必购配置。由此可见,汽车配置智能座舱可以提升消费者购车意愿,进而进一步促进智能座舱在新车中的渗透率。

数据来源:HIS markit、观研天下整理

三是技术进步助力智能座舱行业发展。一方面,随着HUD、域控制器、多维交互等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显现等,智能座舱相关配置成本进一步下降,利好智能座舱渗透。另一方面,智能座舱逐步与5G、AI等新兴技术进行融合,再加上大屏化、多屏化、HUD、VR等显示技术不断进步,其应用场景和功能不断丰富,人机交互以及娱乐体验也变得越来越突出。除了用于导航、安全预警等需求外,还有情感功能、远程控制等多样化场景交互功能,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3.我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和新车渗透率持续上升

在上述三大利好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由2018年的39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739亿元,且增速始终高于全球水平,为全球智能座舱行业贡献了重要增量。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朝着千亿迈进,预计到2025年突破千亿元,2022-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7%。

在上述三大利好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由2018年的39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739亿元,且增速始终高于全球水平,为全球智能座舱行业贡献了重要增量。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朝着千亿迈进,预计到2025年突破千亿元,2022-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7%。

数据来源:ICVTank、伟世通、创业邦研究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ICVTank、伟世通、创业邦研究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ICVTank、伟世通、创业邦研究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也在持续上升,由2019年的32%上升至2022年的60%,且自2020年起,其渗透率始终领先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优势。根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将继续上升,且与全球差距不断扩大。

同时,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也在持续上升,由2019年的32%上升至2022年的60%,且自2020年起,其渗透率始终领先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优势。根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将继续上升,且与全球差距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ICVTank、创业邦研究中心、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重卡市场 “甩尾效应”明显 新能源重卡领涨 中国重汽稳坐龙头位置

我国重卡市场 “甩尾效应”明显 新能源重卡领涨 中国重汽稳坐龙头位置

从细分产品来看,新能源重卡领涨各动力车型,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3倍。行业竞争格局方面,目前我国重卡行业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前五大主机厂销量占据了重卡 87%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重汽稳坐行业龙头位置,占据27.24%的市场份额。

2025年01月13日
我国房车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空间尚未完全打开 上汽大通份额领先

我国房车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空间尚未完全打开 上汽大通份额领先

我国房车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格局分散,2023年CR3和CR6分别仅有22.28%和34.26%。其中,上汽大通占据房车市场龙头位置,2023年市场份额约为10.39%。

2025年01月07日
我国汽车天窗出货量稳增且以全景天窗为主 市场竞争格局正逐渐发生改变

我国汽车天窗出货量稳增且以全景天窗为主 市场竞争格局正逐渐发生改变

2020-2023年,我国汽车天窗出货量稳步上升,2023年同比增长6.97%。其中全景天窗是汽车天窗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近年来其出货量也在不断上升,且增速高于整体汽车天窗市场。同时其出货量占比不断提升,2023年达到65.10%。从竞争来看,我国汽车天窗行业起步较晚,市场竞争格局仍由伟巴斯特(德国)、英纳法(荷兰)等外

2025年01月06日
我国甲醇汽车行业分析:推广应用加速 政策及车企布局不断释放市场需求

我国甲醇汽车行业分析:推广应用加速 政策及车企布局不断释放市场需求

以甲醇作为能源的醇氢电动技术,可以有效弥补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应用短板,有助于解决中国能源安全和交通领域减排问题。此外,我国甲醇汽车报废处理体系、产业链技术日趋成熟,应用推广速度加快,同时车企积极布局竞逐甲醇汽车行业新赛道,市场需求将不断释放。

2025年01月02日
我国皮卡行业发展现状:新能源皮卡销量爆发式增长 且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皮卡行业发展现状:新能源皮卡销量爆发式增长 且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数据显示,自2022年起,我国新能源皮卡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3年达到7852辆,同比增长172.54%;2024年1-10月继续上升,达到9217辆,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增长57.61%。不过,我国新能源皮卡仍处于发展初期,销售占皮卡总销量的比重不足5%,提升空间大。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汽车音响行业分析: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新能源汽车带来市场新机遇

我国汽车音响行业分析:需求规模持续回升 新能源汽车带来市场新机遇

汽车音响主要包括主机、扬声器、功放三部分,并且与汽车产销量的增长高度相关。近年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我国汽车市场规模快速发展,预计2024年产销将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总销量有望创历史新高,汽车音响市场规模也将突破2023年的600亿元。

2024年12月24日
我国汽车行业现状分析:政策累积效应逐渐显现 各大车企进入淘汰赛

我国汽车行业现状分析:政策累积效应逐渐显现 各大车企进入淘汰赛

不过,由于汽车产业投入资本高,并与传统自身商业模式的不同,叠加新能源汽车正经历残酷的淘汰赛,导致互联网企业开始收缩阵线,汽车企业或将生存更加困难。因此,多家汽车企业开始积极补救,如哪吒布局海外与冲击IPO,规模化成车企打赢这场战的关键。整体来看,我国汽车行业将进入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

2024年12月24日
智能驾驶带动汽车传感器行业增长 环境感知传感器为主流 国产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智能驾驶带动汽车传感器行业增长 环境感知传感器为主流 国产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随着技术进步,汽车智能化不断进阶,根据数据,2023 年全球及我国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渗透率超过 50%,这对传感器数量及功能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需求。2023年我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达762亿元。随着汽车智能不断向高阶迈进,预测到2024年、2025年、2026年我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830亿元、903亿

2024年12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