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增速持续高于全球

我国汽车座舱发展经历机械仪表阶段、传感器数字仪表阶段和全面智能阶段三个阶段,而智能座舱就是第三个发展阶段的重要产物。虽然汽车座舱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在政策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和技术进步助力等利好因素驱动下,其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上升,预计2025年突破千亿元;同时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也在不断上升,且高于全球水平。

1.智能座舱是汽车座舱第三个发展阶段的产物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座舱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行业(2024-2031年)》显示,智能座舱是指采用先进的传感、计算、通讯等技术,对车辆内部环境和乘客进行实时感知、分析、控制,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驾乘体验的汽车座椅系统。其通过集成多种技术和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座椅调节、座椅加热、座椅通风、按摩功能、智能调节、智能识别、人机交互等。到目前为止,我国汽车座舱发展经历3个阶段,即机械仪表阶段、传感器数字仪表阶段和全面智能阶段,而智能座舱就是第三个发展阶段的重要产物。虽然汽车座舱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但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来看,我国智能座舱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PCB、显示面板、功率器件、车载地图、操作系统等硬件和软件;中游主要为智能座舱软硬件系统集成,包括车载信息显示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载通讯系统、HUD(抬头显示)、OTA(空中下载系统)和安全模块等;下游则为汽车行业。

具体来看,我国智能座舱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PCB、显示面板、功率器件、车载地图、操作系统等硬件和软件;中游主要为智能座舱软硬件系统集成,包括车载信息显示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载通讯系统、HUD(抬头显示)、OTA(空中下载系统)和安全模块等;下游则为汽车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三大利好推动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

一是政策相继发布,支持和引导智能座舱行业发展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多项政策发展,推动了智能座舱行业的发展。

我国智能座舱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0年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11部门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开展车载信息系统、服务平台及关键电子零部件安全检测,强化远程软件更新、监控服务等安全管理。
2020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以整车企业需求为牵引,发挥龙头企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作用,坚持软硬协同攻关,集中开发车用操作系统。围绕车用操作系统,构建整车、关键零部件、基础数据与软件等领域市场主体深度合作的开发与应用生态。通过产品快速迭代,扩大用户规模,加快车用操作系统产业化应用。
2021年9月 工业和信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 加强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汽车网关、电子控制单元等关键设备和部件安全防护和安全检测。
2022年3月 交通部、科技部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 提到突破高效安全纯电驱动、燃料电池与整车设计、车载智能感知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及设备。
2023年6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5部门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 汽车行业。重点聚焦线控转向、线控制动、自动换挡、电子油门、悬架系统等线控底盘系统,高精度摄像头、激光雷达、基础计算平台、操作系统等自动驾驶系统,车载信息娱乐、车内监控、车机显示屏等智能座舱系统,车载联网终端、通信模块等网联关键部件,以及核心控制、电源驱动、IGBT、大算力计算、高容量存储、信息通信、功率模拟、高精度传感器等车规级汽车芯片,通过多层推进、多方协同,深入推进相关产品可靠性水平持续提升。
2023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将车载操作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空中下载系统(OTA)、车网通信系统设备、视觉识别及显示系统、高精度定位装置、线控底盘系统、数字化座舱系统、人机共驾技术等纳入鼓励类目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是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动智能座舱行业发展。一方面,由于智能座舱实现难度较小、相对更容易落地,且成果容易被用户感知,所以其已成为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入口。同时,智能座舱也成为各大汽车厂商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领域之一,相关配置成为厂商差异化卖点。这些使得越来越多的厂商将资金、精力倾斜至智能座舱领域,同时智能座舱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着互联网公司等多方资本布局,推动了智能座舱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智能座舱的认知程度提高,其已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考量因素之一。据HIS markit调研数据,61.3%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座舱配置会极大提升购车兴趣,同时17.4%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座舱是买车必购配置。由此可见,汽车配置智能座舱可以提升消费者购车意愿,进而进一步促进智能座舱在新车中的渗透率。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智能座舱的认知程度提高,其已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考量因素之一。据HIS markit调研数据,61.3%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座舱配置会极大提升购车兴趣,同时17.4%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座舱是买车必购配置。由此可见,汽车配置智能座舱可以提升消费者购车意愿,进而进一步促进智能座舱在新车中的渗透率。

数据来源:HIS markit、观研天下整理

三是技术进步助力智能座舱行业发展。一方面,随着HUD、域控制器、多维交互等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显现等,智能座舱相关配置成本进一步下降,利好智能座舱渗透。另一方面,智能座舱逐步与5G、AI等新兴技术进行融合,再加上大屏化、多屏化、HUD、VR等显示技术不断进步,其应用场景和功能不断丰富,人机交互以及娱乐体验也变得越来越突出。除了用于导航、安全预警等需求外,还有情感功能、远程控制等多样化场景交互功能,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3.我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和新车渗透率持续上升

在上述三大利好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由2018年的39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739亿元,且增速始终高于全球水平,为全球智能座舱行业贡献了重要增量。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朝着千亿迈进,预计到2025年突破千亿元,2022-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7%。

在上述三大利好因素推动下,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由2018年的39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739亿元,且增速始终高于全球水平,为全球智能座舱行业贡献了重要增量。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朝着千亿迈进,预计到2025年突破千亿元,2022-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7%。

数据来源:ICVTank、伟世通、创业邦研究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ICVTank、伟世通、创业邦研究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ICVTank、伟世通、创业邦研究中心、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也在持续上升,由2019年的32%上升至2022年的60%,且自2020年起,其渗透率始终领先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优势。根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将继续上升,且与全球差距不断扩大。

同时,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也在持续上升,由2019年的32%上升至2022年的60%,且自2020年起,其渗透率始终领先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优势。根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将继续上升,且与全球差距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ICVTank、创业邦研究中心、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Waymo、特斯拉等布局 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本加速下行

Waymo、特斯拉等布局 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本加速下行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已在国内外大量布局。海外企业来看,海外两大Robotaxi巨头为Waymo和特斯拉。目前,Waymo服务覆盖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奥斯汀等,车队超1500辆,已完成超1000万次无人驾驶付费行程。

2025年09月01日
庞大高净值人群打开豪华车行业空间 国产以技术溢价和性价比优势扭转垄断局面

庞大高净值人群打开豪华车行业空间 国产以技术溢价和性价比优势扭转垄断局面

豪华车是指在设计、制造、装备和性能等方面都具有高品质、高档次的汽车,主要面向高端消费市场。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庞大为国内豪华车市场提供足够的潜在客群。2024年我国家庭净资产在千万人民币、亿元人民币、3000 万美元以上的高净值家庭数分别达 206.60万户、13.05万户、8.60万户。

2025年08月31日
汽车产业涌现出新增长点 我国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替换市场潜力可观

汽车产业涌现出新增长点 我国自动驾驶汽车行业替换市场潜力可观

在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进步、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背景下,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且也深刻改变着汽车制造、销售、运营、维修、保险等相关行业。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形成和重构,自动驾驶也会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市场带来诸多新增长点,如无人物流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等等。

2025年08月29日
千亿空间待释放 我国汽车注塑件行业竞争向材料创新、技术驱动与绿色变革方向倾斜

千亿空间待释放 我国汽车注塑件行业竞争向材料创新、技术驱动与绿色变革方向倾斜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达40.9%。2025年H1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达44.3%。

2025年08月29日
新能源冷藏车行业销量暴涨 混动型空间广阔 头部车企技术“内卷”下市场呈寡占III型

新能源冷藏车行业销量暴涨 混动型空间广阔 头部车企技术“内卷”下市场呈寡占III型

而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新能源冷藏车快速渗透,逐渐成为冷链运输队伍主力。2021-2023年我国新能源冷藏车销量由1736辆增长至4740辆,CAGR达65.2%。

2025年08月24日
我国全钢巨胎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国际巨头垄断全球市场 本土企业奋力追赶

我国全钢巨胎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国际巨头垄断全球市场 本土企业奋力追赶

全钢巨胎的制造主要依赖于合成橡胶、钢帘线、天然橡胶、化工辅料和炭黑等原材料。其中,橡胶在全钢巨胎制造成本构成中占据显著地位,大约占据40%至50%的比例。而在橡胶之中,又以天然橡胶为主。以海安橡胶全钢巨胎制造成本为例:2024年在海安橡胶全钢巨胎制造成本构成中,橡胶采购金额占比为41.5%,其中天然橡胶采购金额为238

2025年08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