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一、汽车天窗行业近年发展迅速,已成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重要细分市场

汽车天窗是安装在汽车顶盖上的多功能装置,兼具通风换气、采光散热等核心功能。汽车天窗作为车身系统中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的关键分总成,其设计直接影响整车性能。近年来,随着汽车销量的稳步上行以及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高景气发展,汽车天窗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成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重要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天窗全年出货量达到1581万套。2024年1月-2025年3月,国内乘用车天窗的渗透率持续稳定在70%以上。其中,2025年1-3月国内乘用车全景天窗平均渗透率为‌75.03%‌,三个月搭载量超过370万套‌。这一组数据表明目前天窗已成为汽车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天窗是安装在汽车顶盖上的多功能装置,兼具通风换气、采光散热等核心功能。汽车天窗作为车身系统中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的关键分总成,其设计直接影响整车性能。近年来,随着汽车销量的稳步上行以及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高景气发展,汽车天窗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成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重要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天窗全年出货量达到1581万套。2024年1月-2025年3月,国内乘用车天窗的渗透率持续稳定在70%以上。其中,2025年1-3月国内乘用车全景天窗平均渗透率为‌75.03%‌,三个月搭载量超过370万套‌。这一组数据表明目前天窗已成为汽车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

与此同时,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在8万元至30万元的中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5.06%、35.92%和36.99%,呈上升趋势。不过,小天窗装配率有所下降,从32.96%下降到了22.03%。这说明,中端车型越发倾向于配置尺寸更大、视野更好、换气效果更佳、单价也更高的全景天窗。消费者对汽车性能和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升正推动整车制造商不断提升汽车内饰的整体配置,也推动了汽车天窗行业产品结构的变化,使得单价更高的全景天窗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在8万元至30万元的中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5.06%、35.92%和36.99%,呈上升趋势。不过,小天窗装配率有所下降,从32.96%下降到了22.03%。这说明,中端车型越发倾向于配置尺寸更大、视野更好、换气效果更佳、单价也更高的全景天窗。消费者对汽车性能和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升正推动整车制造商不断提升汽车内饰的整体配置,也推动了汽车天窗行业产品结构的变化,使得单价更高的全景天窗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与小天窗装配率均有所回落,分别从从84.70%、8.02%降至62.99%、4.71%。这一变化主要受天幕替代效应、成本策略调整及消费者偏好变化影响,部分高端车型为优化空间与科技感,转而采用全景天幕,同时电池技术进步也弱化了传统天窗的配置必要性。

而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与小天窗装配率均有所回落,分别从从84.70%、8.02%降至62.99%、4.71%。这一变化主要受天幕替代效应、成本策略调整及消费者偏好变化影响,部分高端车型为优化空间与科技感,转而采用全景天幕,同时电池技术进步也弱化了传统天窗的配置必要性。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汽车天窗与汽车天幕对比情况

区别 汽车天窗 汽车天幕
能否开启 可开启 不可开启
结构 主要由滑动机构、驱动机构、开关按键以及控制系统等组成。目前大部分轿车多采用内藏式小天窗,新能源汽车则多采用全景天窗 主要由玻璃、防紫外线涂层等材质组成,通常整块玻璃作为整个汽车的车顶
面结 小天窗:0.2至0.6平方米:全景天窗:0.4至2.0平方米 1至2平方米
与车体的连接方式 螺栓螺母连接 黑胶连接
红外线及紫外线隔离性 有遮阳帘的防护,一般选用PG20玻璃 没有遮阳帘的防护,一般选用PG10、PG8等玻璃
头部空间节省情况 头部空间一般,因为天窗厚度一般在50mm以上 头部空间较好:因为天幕厚度一般在25mm以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高端/低端车型的装配率系我国汽车天窗行业销售结构性变化(当前我国乘用车市场正逐渐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目前仍以中端车型为主。),因此并未对我国汽车天窗的产销量产生明显的趋势性影响。

三、技术推动升级,目前推动天窗正从单一零部件向“智能交互空间”转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天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与此同时,随着行业技术持续迭代升级,镀膜调光、负氧离子帘布、星空顶等创新功能正以“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模式加速落地,推动天窗从单一零部件向集环境感知、信息交互、情感共鸣于一体的“智能交互空间”全面转型。在此趋势下,部分高端车型率先将抬头显示(HUD)系统与天窗结合,通过投影技术将导航、车速等信息投射至天窗玻璃,形成“全景式驾驶界面”,进一步强化了天窗的交互属性。而特斯拉、宝马、蔚来等车企则通过自研或合作方式,将天窗技术深度融入智能座舱战略。例如,特斯拉的“全景天幕”采用一体化玻璃设计,在减少接缝与重量的同时,还支持OTA升级,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成为智能座舱技术落地的标杆案例。

镀膜调光、负氧离子帘布、星空顶等技术迭代情况

技术

技术迭代

相关情况

镀膜调光技术:从遮阳帘到动态光环境控制

第一代技术

传统天窗依赖物理遮阳帘,占用头部空间且遮光不均匀,夏季车内温度升高明显。

技术迭代

电致变色(EC)技术通过电压驱动无机电解质层,实现透光度在5%-80%之间的无级渐变。例如,特斯拉Cybertruck的智能调光天幕可自动调节透光度,在强光下降低至20%透光率,减少空调能耗的同时提升隐私保护。

负氧离子帘布:从通风到健康管理

第一代技术

传统天窗仅提供基础通风功能,无法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技术迭代‌

负氧离子帘布通过释放负离子,中和车内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同时模拟自然光照节律。例如,沃尔沃EX90的“CleanZone”系统,结合天窗与空调协同,实现车内空气的实时净化与监测,缓解驾驶疲劳。该技术已应用于奔驰EQS等车型,成为豪华车健康座舱的核心配置。

星空顶:从装饰到沉浸式体验

第一代技术

早期星空顶为LED灯带装饰,功能单一且缺乏互动性。

技术迭代

全息投影技术将导航、车速等信息投射至天窗玻璃,形成“全景式驾驶界面”。例如,宝马i数字概念车通过激光投影技术,在天幕实现迎宾动画、AR导航与指纹解锁功能,打造沉浸式驾驶舱。

智能交互:从物理按钮到无感控制

第一代技术

传统天窗依赖物理按钮或中控屏操作,交互方式单一。

技术迭代

手势识别与触控反馈技术允许用户通过滑动天窗玻璃控制音乐、空调或切换驾驶模式。例如,奔驰EQS的“畅心空气”系统,配合天窗的声学优化,使车内噪音降至最低水平,实现“无感交互”。

材料革命:从玻璃到光电复合夹层

第一代技术

传统天窗玻璃仅具备基础透光性,无法发电或隔热。

技术迭代

钙钛矿量子点夹层在透光率85%时发电效率达15%,广汽埃安试验车型每年可补充续航600公里。特斯拉Cybertruck试验性搭载碲化镉薄膜,弱光环境日均发电0.3度。柔性UTG玻璃(25微米)强度达传统玻璃3倍,重量减轻50%,已应用于奔驰概念车的曲面天幕设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随着5G、V2X、AI技术的成熟,天窗将进一步融入车路协同生态。例如,通过V2X技术,天窗可实时接收交通信号灯信息,自动调节透光率以配合安全驾驶;AI算法则可根据用户习惯,提前预判场景需求(如雨天自动关闭天窗),实现“无感交互”。

四、头部汽车天窗企业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中小厂商面临毛利率下滑风险

在汽车行业结构重塑的背景下,头部汽车天窗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和客户优势,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如‌毓恬冠佳作为国内汽车天窗市场的龙头企业,‌通过持续高研发投入构建技术壁垒,其毛利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2021-2025年前三季度,毓恬冠佳毛利率从14.49%增长到了17.31%。其中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全景天窗的平均毛利率为18.56%,远高于小天窗的8.3%,这反映了高附加值产品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积极贡献。‌莫森泰克毛利率虽然在2024年略有下滑,但仍保持在19.91%,显示出公司稳定的盈利能力。同时,头部企业与核心供应商长期合作,优化采购成本,并受益于规模效应,毛利率有望修复至较高水平。例如,赛力斯等整车厂的高端车型拉动天窗供应商毛利率突破30%,凸显头部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汽车行业结构重塑的背景下,头部汽车天窗企业凭借技术、规模和客户优势,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如‌毓恬冠佳作为国内汽车天窗市场的龙头企业,‌通过持续高研发投入构建技术壁垒,其毛利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2021-2025年前三季度,毓恬冠佳毛利率从14.49%增长到了17.31%。其中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全景天窗的平均毛利率为18.56%,远高于小天窗的8.3%,这反映了高附加值产品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积极贡献。‌莫森泰克毛利率虽然在2024年略有下滑,但仍保持在19.91%,显示出公司稳定的盈利能力。同时,头部企业与核心供应商长期合作,优化采购成本,并受益于规模效应,毛利率有望修复至较高水平。例如,赛力斯等整车厂的高端车型拉动天窗供应商毛利率突破30%,凸显头部企业的盈利能力。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观研天下整理

而中小厂商受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利用率不足及客户集中度低等因素影响,毛利率普遍承压。部分企业因降价促销导致毛利率下滑,且应收账款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资金链紧张。此外,天窗行业技术迭代加速,如智能调光、镀膜天幕等创新功能成为新增长点,中小厂商若研发投入不足,难以跟上头部企业创新节奏,进一步削弱竞争力,从而面临毛利率下滑风险。(WW)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我国汽车天窗行业:结构性变革+技术迭代升级 头部企业盈利有望增强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天窗结构正在重塑——中低端车型天窗装配率增长,而高端车型装配率小幅回落。在8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型方面,2021-2023年,全景天窗装配率分别为10.30%、12.11%和15.34%,小天窗装配率分别为31.25%、35.13%和43.07%,均呈上升趋势。

2025年11月01日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汽车电喷系统行业分析: 需求稳步提升 技术呈绿色化、数字化双轨并行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销量增长,汽车电喷系统需求稳步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超过700万辆,其中油电混合动力车(HEV)销量94万辆、增程式电动车(REEV)销量突破110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销量514万辆。

2025年10月31日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新能源与消费升级驱动 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规模增长 轻量化与智能化成趋势

汽车外饰件是构成汽车整车外观、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并直接决定消费者第一印象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保险杠、格栅、车灯、车门、天窗、后视镜等。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外饰件行业正伴随整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而持续扩张。

2025年10月31日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需求与技术双轮驱动 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向三千亿新纪元

中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超35%的同比增速,为内饰件行业提供了强劲的扩容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在电动化简化动力总成后,车企竞争焦点转向由内饰打造的“第三空间”,推动大屏、智能座舱、高端座椅等配置渗透率快速提升,促使行业单车价值量稳步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内饰件行业市场规模于2024年已达约2888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座舱显示迎机遇 OLED、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正加速渗透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直接推动了智能座舱显示需求的激增。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车渗透率达48%,智能座舱相关功能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已超70%。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我国本土智能座舱企业崛起 下个竞争点将围绕AI认知能力与跨域融合展开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的转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6%。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97.7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1484.1亿美元。

2025年10月27日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端到端”与“智驾平权”共振 未来我国智能驾驶传感器需求市场将迎来量级跃升

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的发展驱动汽车产业不断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变革,智能驾驶作为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当下,国内政策层面正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推动智能驾驶落地。

2025年10月24日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全球矿用卡车销量增势强劲 中国表现亮眼 国产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双引擎打破垄断

受矿产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露天采矿比例提升以及矿山设备更新换代等多重因素驱动,中国市场表现尤为抢眼,贡献全球矿用卡车行业主要增量。

2025年10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