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现状:上游芯片进口依赖度高 市场加速增长 广东等地领先发展

智能传感器中芯片成本占比最高国产化率仍有待提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相结合的产物。

智能传感器价值链大致可分为研究与开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等环节。在价值链各环节中,研究、设计、制造环节由于集成了先进技术,能够获得较高的产业链价值;封装测试环节通过对于智能传感器模块集成、测试获得产业链价值;应用环节终端应用厂商通过智能传感器配套增加产品附加值获得产业链价值。

从成本结构看,芯片为智能传感器核心,占比超50%。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芯片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根据数据,我国智能传感器芯片中进口占比90%左右,国产占比10%左右。

从成本结构看,芯片为智能传感器核心,占比超50%。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芯片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根据数据,我国智能传感器芯片中进口占比90%左右,国产占比10%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智能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近年来行业加速增长

智能传感器凭借其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自适应能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目前汽车电子、工业制造、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医疗电子为我国智能传感器五大下游市场,总占比达93%,分别占比24.1%、22%、19.6%、17.6%、9.7%。

智能传感器凭借其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自适应能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目前汽车电子、工业制造、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医疗电子为我国智能传感器五大下游市场,总占比达93%,分别占比24.1%、22%、19.6%、17.6%、9.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智能化社会的到来,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下游产业升级发展,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加速增长,增长速度快于全球。

根据数据, 2019-2023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由320.1亿美元增长至46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01%,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520.4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

根据数据, 2019-2023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由320.1亿美元增长至46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01%,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520.4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9-2023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由738.9亿元增长至133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96%,预计2024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551.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1%。

2019-2023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由738.9亿元增长至133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96%,预计2024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551.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智能传感器以MEMS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为主,总占比超50%

从市场结构看,智能传感器产品品类主要包括MEMS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射频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

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以MEMS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为主,总占比达56.2%,分别占比29.7%、26.5%。

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以MEMS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为主,总占比达56.2%,分别占比29.7%、26.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广东、江苏地区智能传感器领先发展国产企业挖掘空间仍然较大

区域竞争方面,随着智能传感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我国对智能传感器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其主要表现在对于整个智能传感器产业链企业的政策优待以及对于智能传感器行业的相关规划与推动。在此背景下,各省积极布局智能传感器行业。其中北京、广东、江苏智能传感器专利申请量领先,分别为7079项、6691项、6033项;广东、江苏、浙江智能传感器企业数量较多,分别为4595家、2694家、1310家。

区域竞争方面,随着智能传感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我国对智能传感器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其主要表现在对于整个智能传感器产业链企业的政策优待以及对于智能传感器行业的相关规划与推动。在此背景下,各省积极布局智能传感器行业。其中北京、广东、江苏智能传感器专利申请量领先,分别为7079项、6691项、6033项;广东、江苏、浙江智能传感器企业数量较多,分别为4595家、2694家、1310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企业竞争方面,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优势明显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如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华润微、华工科技、歌尔股份等,其余市场参与者以中小型制造类企业为主。

我国智能传感器代表企业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韦尔股份 CMOS图像传感器、微型影像模组封装、硅基液晶投影显示等
兆易创新 智能人机交互传感器、电容触控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传感器模组等
华润微 光电传感器、烟报传感器、MEMS传感器为主的智能传感器
比亚迪半导体 CMOS图像传感器、嵌入式指纹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等
灿瑞科技 光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等
歌尔股份 电容式气压传感器、集成麦克风和气压的组合传感器等
大立科技 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等
汉威科技 气体、压力、流量、温度传感器等
高德红外 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等
格科微 CMOS图像传感器等
瑞声科技 MEMS麦克风等
华工科技 温度传感器等
中航电测 板式传感器、不锈钢传感器、合金钢传感器、微型传感器等
森霸传感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红外火焰传感器、红外气体传感器、红外非接触测温传感器等
敏芯股份 MEMS声学传感器、MEMS压力传感器、MEMS惯性传感器、MEMS力传感器等
四方光电 智能气体传感器等
必创科技 无线振动温度传感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国外企业相比,国产企业可发展空间仍然较大。当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无论在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产业化程度和应用程度方面都较海外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平均落后15-20年,处于第三梯队位置。

国内外智能传感器发展情况

对比维度

国内

国外

设计技术

设计软件

有,但不成熟

,较成熟

可靠性设计

基本没有

采用程度

很少

普遍

设计人才

很少

普遍

制造技术

工艺成熟度

基本成熟

成熟

工艺材料

有,关键材料、关键辅料进口

材料性能优良

工艺标准

缺少行标、国标

各企业均有标准

工艺装备

大部分依赖进口

有专业装备制造厂商,性能先进优良

工艺人才

不受重视,地位低

受重视

产业化程度

产业化水平

产业化投入

少,且不连续

高,连续,重视

标志性企业

博世、GE、西门子、霍尼韦尔等等

产业化人才

几乎没有

有,注重规模生产

应用程度

市场份额

占全球市场10%左右

美国约30%,日本20%,德国20%

应用领域

未进入重点领域

几乎涉及所有重点领域

应用水平

中等、不全

高,齐全,配套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多重动力共振 我国PCB专用设备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国产替代加速

多重动力共振 我国PCB专用设备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国产替代加速

作为“电子产品之母”,PCB(印制电路板)是所有电子设备的基石,而其制造则高度依赖于覆盖曝光、钻孔、压合、电镀、检测等全流程的专用设备。当前,在5G通信、汽车电子、AI算力及消费电子升级的强劲需求驱动下,国内主流PCB厂商正积极扩产高端产能,直接拉动了对高端专用设备的旺盛需求。与此同时,产业技术迭代、国家政策支持及供应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溅射靶材应用多元 HJT电池打开市场新空间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我国溅射靶材应用多元 HJT电池打开市场新空间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平面显示是溅射靶材需求规模最大的市场应用领域,其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显示面板与触控屏的生产制造环节。随着全球显示面板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企业积极扩能及技术持续迭代,我国显示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为溅射靶材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显示面板市场规模约 5694亿元,同比增长19.77%;出货面积达1.76

2025年10月17日
我国按摩器具行业分析:消费人群多元 出口“量升价跌” 智能化发展方向明确

我国按摩器具行业分析:消费人群多元 出口“量升价跌” 智能化发展方向明确

我国按摩器具行业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覆盖全环节的完整产业链。需求端呈现消费人群多元特征,银发群体支撑显著市场体量,年轻群体需求进一步打开空间;供给端方面,企业以创新为核心,持续推动产品体系向多元化方向拓展,为行业增长提供强劲动力。作为全球最大研发制造和出口国,按摩器具出口市场呈现“量升价跌”态势,同时市场集中度待提升

2025年10月17日
千亿赛道核心引擎 我国轴向磁通电机行业驶入产业化快车道

千亿赛道核心引擎 我国轴向磁通电机行业驶入产业化快车道

在追求极致功率密度与紧凑结构的浪潮中,轴向磁通电机以其颠覆性的设计,正成为驱动技术升级的关键路径。凭借“小身材、大能量”的突出优势,它不仅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更被视为突破轮边驱动商业化瓶颈的核心技术。然而,从实验室的创新到产业的规模化,该行业仍面临成本、工艺与供应链的多重挑战。

2025年10月16日
“声”机勃发 我国电子音响行业产值迈入3823亿新纪元 TWS引爆千亿赛道

“声”机勃发 我国电子音响行业产值迈入3823亿新纪元 TWS引爆千亿赛道

声学革命正当时,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已强势迈入规模超3800亿元的新发展阶段。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市场呈现出“传统品类稳中有升,新兴品类爆发增长”的鲜明格局。其中,以TWS耳机为首的无线音频产品一马当先,产值十年激增近十倍;蓝牙音箱、Soundbar、Partybox等细分赛道亦各展锋芒,共同奏响行业增长的协奏曲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路由器出口市场低迷、贸易顺差额缩减 行业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路由器出口市场低迷、贸易顺差额缩减 行业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路由器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并在上下游协同效应增强的驱动下持续发展。数据中心、5G等新兴领域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然而,受互联网流量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2024年市场规模出现下滑。出口方面,我国虽为路由器净出口国,但整体出口市场表现低迷,出口量与净出口量均呈下滑态势,贸易顺差持续收窄。与此同时,进口均价显著高于

2025年10月15日
全球量子战略竞逐 我国量子计算芯片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未来多技术路线并行

全球量子战略竞逐 我国量子计算芯片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未来多技术路线并行

量子计算芯片作为未来算力的战略制高点,正引领全球科技竞争新格局。然而,这一前沿领域也伴随着严峻挑战。近年来,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出台对华量子技术出口管制措施,使得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自立自强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中国量子计算芯片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鲜明的本土特色。一方面,市场规模在全球及国内政策支持、投资升温与广

2025年10月14日
算力需求转向推理端 我国ASIC芯片行业迎来广阔市场空间 国产企业加速崛起

算力需求转向推理端 我国ASIC芯片行业迎来广阔市场空间 国产企业加速崛起

随着AIGC产业从模型训练走向大规模商业应用,算力需求的中心正经历从“训练”到“推理”的关键转变。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凭借其针对特定任务深度定制所带来的极致能效比和成本优势,在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海量终端部署场景中展现出比GPU更强的潜力,预计到2027年推理工作负载将占据中国服务器市场的72.6%。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