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现状:上游芯片进口依赖度高 市场加速增长 广东等地领先发展

智能传感器中芯片成本占比最高国产化率仍有待提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相结合的产物。

智能传感器价值链大致可分为研究与开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等环节。在价值链各环节中,研究、设计、制造环节由于集成了先进技术,能够获得较高的产业链价值;封装测试环节通过对于智能传感器模块集成、测试获得产业链价值;应用环节终端应用厂商通过智能传感器配套增加产品附加值获得产业链价值。

从成本结构看,芯片为智能传感器核心,占比超50%。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芯片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根据数据,我国智能传感器芯片中进口占比90%左右,国产占比10%左右。

从成本结构看,芯片为智能传感器核心,占比超50%。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芯片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根据数据,我国智能传感器芯片中进口占比90%左右,国产占比10%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智能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近年来行业加速增长

智能传感器凭借其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自适应能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目前汽车电子、工业制造、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医疗电子为我国智能传感器五大下游市场,总占比达93%,分别占比24.1%、22%、19.6%、17.6%、9.7%。

智能传感器凭借其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自适应能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目前汽车电子、工业制造、消费电子、网络通信、医疗电子为我国智能传感器五大下游市场,总占比达93%,分别占比24.1%、22%、19.6%、17.6%、9.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智能化社会的到来,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下游产业升级发展,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加速增长,增长速度快于全球。

根据数据, 2019-2023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由320.1亿美元增长至46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01%,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520.4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

根据数据, 2019-2023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由320.1亿美元增长至46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01%,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520.4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9-2023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由738.9亿元增长至133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96%,预计2024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551.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1%。

2019-2023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由738.9亿元增长至133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96%,预计2024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551.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智能传感器以MEMS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为主,总占比超50%

从市场结构看,智能传感器产品品类主要包括MEMS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雷达传感器、射频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

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以MEMS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为主,总占比达56.2%,分别占比29.7%、26.5%。

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以MEMS传感器、CIS图像传感器为主,总占比达56.2%,分别占比29.7%、26.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广东、江苏地区智能传感器领先发展国产企业挖掘空间仍然较大

区域竞争方面,随着智能传感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我国对智能传感器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其主要表现在对于整个智能传感器产业链企业的政策优待以及对于智能传感器行业的相关规划与推动。在此背景下,各省积极布局智能传感器行业。其中北京、广东、江苏智能传感器专利申请量领先,分别为7079项、6691项、6033项;广东、江苏、浙江智能传感器企业数量较多,分别为4595家、2694家、1310家。

区域竞争方面,随着智能传感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我国对智能传感器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其主要表现在对于整个智能传感器产业链企业的政策优待以及对于智能传感器行业的相关规划与推动。在此背景下,各省积极布局智能传感器行业。其中北京、广东、江苏智能传感器专利申请量领先,分别为7079项、6691项、6033项;广东、江苏、浙江智能传感器企业数量较多,分别为4595家、2694家、1310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企业竞争方面,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优势明显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如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华润微、华工科技、歌尔股份等,其余市场参与者以中小型制造类企业为主。

我国智能传感器代表企业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韦尔股份 CMOS图像传感器、微型影像模组封装、硅基液晶投影显示等
兆易创新 智能人机交互传感器、电容触控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传感器模组等
华润微 光电传感器、烟报传感器、MEMS传感器为主的智能传感器
比亚迪半导体 CMOS图像传感器、嵌入式指纹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等
灿瑞科技 光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等
歌尔股份 电容式气压传感器、集成麦克风和气压的组合传感器等
大立科技 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等
汉威科技 气体、压力、流量、温度传感器等
高德红外 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等
格科微 CMOS图像传感器等
瑞声科技 MEMS麦克风等
华工科技 温度传感器等
中航电测 板式传感器、不锈钢传感器、合金钢传感器、微型传感器等
森霸传感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红外火焰传感器、红外气体传感器、红外非接触测温传感器等
敏芯股份 MEMS声学传感器、MEMS压力传感器、MEMS惯性传感器、MEMS力传感器等
四方光电 智能气体传感器等
必创科技 无线振动温度传感器、无线加速度传感器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国外企业相比,国产企业可发展空间仍然较大。当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无论在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产业化程度和应用程度方面都较海外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平均落后15-20年,处于第三梯队位置。

国内外智能传感器发展情况

对比维度

国内

国外

设计技术

设计软件

有,但不成熟

,较成熟

可靠性设计

基本没有

采用程度

很少

普遍

设计人才

很少

普遍

制造技术

工艺成熟度

基本成熟

成熟

工艺材料

有,关键材料、关键辅料进口

材料性能优良

工艺标准

缺少行标、国标

各企业均有标准

工艺装备

大部分依赖进口

有专业装备制造厂商,性能先进优良

工艺人才

不受重视,地位低

受重视

产业化程度

产业化水平

产业化投入

少,且不连续

高,连续,重视

标志性企业

博世、GE、西门子、霍尼韦尔等等

产业化人才

几乎没有

有,注重规模生产

应用程度

市场份额

占全球市场10%左右

美国约30%,日本20%,德国20%

应用领域

未进入重点领域

几乎涉及所有重点领域

应用水平

中等、不全

高,齐全,配套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测试分选机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国内厂商投资加码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将加快

测试分选机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国内厂商投资加码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将加快

在全球测试分选机市场中,海外厂商主导中高端市场,持续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国产测试分选机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24年,国产测试分选机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5%,在中低端领域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在高端设备领域,国产制造水平与海外相比仍存在差距,但随着国内厂商不断加大投资持续研发,我国高端测试分选机国产化替代进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传感器市场突破4000亿元大关 行业正从“中低端制造”向“高端创新”转型

我国传感器市场突破4000亿元大关 行业正从“中低端制造”向“高端创新”转型

近年在政策驱动、技术创新和应用需求的多重推动下,我国传感器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并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传感器生产与消费国。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 4061.2 亿元(约合5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4%。预计到2027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793.4亿元。

2025年06月30日
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需求释放 我国化合物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扩大

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需求释放 我国化合物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扩大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驱电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高压充电系统等涉及高压、高电流的系统都离不开化合物半导体芯片的支持。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步增长。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316.8万辆、1286.6万辆,较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38.7%、35.5%;2025年1-5月,我

2025年06月30日
全球硅基OLED微显示屏出货量将超亿块 下游需求释放将为市场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全球硅基OLED微显示屏出货量将超亿块 下游需求释放将为市场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随着5G等通讯技术、AI技术及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程度地拓展XR设备的应用场景。而硅基OLED微显示屏凭借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广视场角、低能耗等诸多性能优势以及良好的可量产性已逐渐成为XR设备主要方案,并直接受益于XR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智能音箱行业发展持续低迷 中尾部品牌相继退场 小米份额渐超百度

我国智能音箱行业发展持续低迷 中尾部品牌相继退场 小米份额渐超百度

近几年来,我国智能音箱行业呈现持续低迷态势,销量与销售额双双下滑,这一发展困境主要受多重结构性因素制约。在市场结构方面,其销售渠道经历了显著的多元化演进过程,线下渠道销量占比从2018年的不足10%跃升至2019年的38%,并在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45%。

2025年06月30日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无框力矩电机带来新增量 行业将向高性能化和应用多元化发展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无框力矩电机带来新增量 行业将向高性能化和应用多元化发展

目前,我国无框力矩电机下游应用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机器人领域,2023年占比80%左右;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下游占比均不超过10%。

2025年06月30日
全球光通信电芯片行业分析:数据中心、5G快速发展 驱动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全球光通信电芯片行业分析:数据中心、5G快速发展 驱动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随着AI智算中心及传统数据中心需求的爆发,电芯片技术从低速率向高速率持续升级,逐步形成多层级速率体系。电芯片与光模块之间的速率并非总是直接对应,特定速率的电芯片,通过不同数量的通道聚合,可以对应不同速率级别的光模块。以100Gbps光模块为例,其既可采用单通道100Gbps电芯片实现,也可通过2通道50Gbps电芯片或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行业增长动能强劲 消费级产品备受关注且供给不断丰富

我国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行业增长动能强劲 消费级产品备受关注且供给不断丰富

近年在政策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技术创新持续突破应用边界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市场未来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市场规模达到了1499.6 亿元,在2020-2024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 1.7%。预计至 2029 年,我国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市场规模将超2200亿元,

2025年06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