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光通信电芯片行业分析:数据中心、5G快速发展 驱动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1、电芯片是光电协同系统的“神经中枢”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光通信电芯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光通信技术利用光波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光纤这种媒介进行信息传输,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巨大的数据容量、超长距离的传输能力、极低的信号损耗,同时具有小巧的体积、轻便的重量以及出色的抗干扰性能。如今,光纤传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电缆传输,成为全球信息网络的主导传输方式。事实上,光通信已成为信息高速传输和高速计算的技术底座。

光通信的典型应用领域

<strong>光通信的典型应用领域</stron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在光通信领域,电芯片是光电协同系统的“神经中枢”,主要承担信号优化,传输链路的增强,以提升传输效能并实现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在光通信系统中,各类型电芯片在光模块的发射端和接收端承担不同的信号处理任务,共同保障光信号的高效转换与传输。

类型电芯片功能描述

芯片类型 功能描述
激光驱动器芯片(LDD) 对电压数据信号进行处理转换,驱动激光器输出光信号
跨阻放大器芯片(TIA) 将探测器输出的微弱电流信号转换放大为电压信号
限幅放大器芯片(LA) 对TIA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再放大、幅度限制和整形时钟
数据恢复器芯片(CDR) 从信号中提取时钟并重定时数据
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DSP) 通过算法补偿信号损伤
收发合一芯片 集成LDD+LA+CDR及数字控制等多功能,实现高集成度系统整合方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光通信电芯片速率演进直接决定光通信网络的传输效率与容量

随着AI智算中心及传统数据中心需求的爆发,电芯片技术从低速率向高速率持续升级,逐步形成多层级速率体系。电芯片与光模块之间的速率并非总是直接对应,特定速率的电芯片,通过不同数量的通道聚合,可以对应不同速率级别的光模块。以100Gbps光模块为例,其既可采用单通道100Gbps电芯片实现,也可通过2通道50Gbps电芯片或4通道25Gbps电芯片并行传输实现。

光通信电芯片常见的对应关系及应用场景

速率层级 支持光模块常见速率 主要应用场景
155M-2.5G 155M-2.5G 百兆固网接入、企业网
10G 10G、40G(4*10G) 千兆固网接入、4G/5G基站前传、中小规模数据中心内部互联
25G 25G、100G(4*25G) 5G基站前传/中传网络、中小规模数据中心内部互联、中短距工业通信
50G 50G、100G(2*50G)、200G(4*50G) 万兆固网接入、5G-A基站中传/回传、中小规模数据中心互联、工业通信高带宽场景
100G 100G、400G(4*100G)、800G(8*100G) 大规模数据中心、AI智算中心集群互联
200G 200G、800G(4*200G)、1.6T(8*200G)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AI智算中心集群互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多因素驱动,全球光通信电芯片行业市场空间扩大

得益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5G通信的快速发展,光通信电芯片的销售额随之不断扩大。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电芯片行业市场空间测算如下:

在电信侧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骨干网、城域网、无线接入和固网接入等。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信侧光通信电芯片市场规模为18.5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底,全球电信侧光通信电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3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97%。

在电信侧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骨干网、城域网、无线接入和固网接入等。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信侧光通信电芯片市场规模为18.5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底,全球电信侧光通信电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3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9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数据中心侧场景,以云计算应用、AI智算中心应用和园区/企业网为代表,这些场景主要使用数据通信光模块。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侧光通信电芯片市场规模为20.9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底,全球数据中心侧光通信电芯片市场规模将达60.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60%。

在数据中心侧场景,以云计算应用、AI智算中心应用和园区/企业网为代表,这些场景主要使用数据通信光模块。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侧光通信电芯片市场规模为20.9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底,全球数据中心侧光通信电芯片市场规模将达60.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6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基于AI的运用,具身智能机器人也将迎来广阔的应用场景,因此光通信电芯片在算力硬件部分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4、固网接入大规模升级,为光通信芯片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当前,随着5G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流量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千兆光纤宽带已成为先进宽带市场的主流。2020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正式发布F5G,全球固网宽带进入高速发展快车道。F5G为第五代固定网络,应用10G PON接入、WiFi6与200G/400G传输技术,包含高可靠体验(GRE)、增强固定带宽(eFBB)、全光连接(FFC)三大应用场景,实现千兆宽带互联互通,开创了由光纤入户(FTTH)迈向光纤到房间(FTTR)的“光联万物(Fiber to Everywhere)”新纪元。F5G-A在F5G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其引入50G PON这一前沿技术。50G PON凭借其超高的传输速率与强大的容量提升能力,为F5G-A网络性能的飞跃提供了坚实保障,这直接推动对高性能光通信设备的需求增长,为光通信芯片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复杂应用促品类细分化 全球电源管理芯片行业扩容 中国厂商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复杂应用促品类细分化 全球电源管理芯片行业扩容 中国厂商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随着5G通信、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设备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对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也日益旺盛。2023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达447亿美元,同比增长9.6%;2024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达486亿美元,同比增长8.7%;预计2025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达526亿美元,同比增长8.2%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2D工业相机市场增速逐渐放缓 国产化率已突破80% “一超一强”格局显现

我国2D工业相机市场增速逐渐放缓 国产化率已突破80% “一超一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我国2D工业相机行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2.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56%。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起,我国2D工业相机市场规模增长步伐逐渐放缓:2022年同比增速降至10.99%,较2021年的47.43%大幅回落36.44个百分点;2024年增

2025年08月19日
苹果引领全球AMOLED行业智能手机应用 中尺寸产品迎AI显示增长拐点 中国向技术创新转型

苹果引领全球AMOLED行业智能手机应用 中尺寸产品迎AI显示增长拐点 中国向技术创新转型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蓬勃发展以及终端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全球AMOLED行业正处于高速扩张黄金期,市场渗透率不断刷新纪录。根据数据,2017-2024年全球AMOLED市场渗透率由18%提升至41%。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II-VI族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纳米尺度下丰富的形貌、优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目前已被广泛地研究。近年来得益于技术进步、应用领域拓展及政策支持等,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硫化锌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1.39亿元。

2025年08月16日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地区企业在液晶面板领域的不断投入,以及日韩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陆续退出,中国大陆地区在2017年首次成为全球高世代产能最大地区,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根据预测,2024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G5及以上LCD产能面积(以下简称“全球LCD产能”)中预计占比达到65.2%;预计2025年整体中国大陆厂商在

2025年08月16日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随着中国大陆高世代线产能持续释放以及韩国龙头厂商三星、LG陆续关停LCD产线,全球LCD产能快速向中国大陆集中,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LCD产业的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两大主流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器市场占比56.25%,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占比14.51%。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主流厂商主要分布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韩国厂商主要包括三星、LG,它们采用全产业链整合模式,具备较强的技术与规模优势,但基本不对外服务。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市场主要由中国台湾厂商占据,经过系列并购整合后,目前中国台湾仅剩颀邦科技、南茂科技两家规模较大的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厂商,形成

2025年08月16日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近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已达千亿级,这将给伺服系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17-2024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由1669亿元增长至30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

2025年08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