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发展推动充充电桩市场快速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充电桩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充电桩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补充的充电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近年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发展推动充电基础设施需求快速增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市场化高速发展阶段,产销规模已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首位。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也已高达35.2%。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充电桩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桩建设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另外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智能有序充电技术的发展,鼓励建设智能充电桩和试点社区,以提升充电效率和电网互动能力。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充电桩市场规模从101亿元增长到431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达到517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观研天下整理
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保有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近年在政策和补贴的双重推动下,充电桩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到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8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099.9万台,同比增加52.6%。其中年1-8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40.3万台,同比上升20.3%。
数据来源: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观研天下整理
其中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配套需求,私人充电桩提升电动汽车使用便捷度,用户充电需求被满足,国内私人充电桩配建迎来了快速增长,成为目前市场主流产品。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我国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186.6万台,同比上升22.5%,占比77.7%。
数据来源: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从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对比情况来看,2024年1-8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40.3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621.9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6。可见当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充电桩的数量虽然上去了,但是在质量方面仍有待提升。充电慢、充电网络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成为制约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因素。行业内认为,目前充电网络建设不完善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第一痛点。
四、超充是发展必然趋势,未来有着巨大的增量需求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加油站”,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配套基础设施。目前,充电桩根据充电速度的不同,分为慢充、快充、超充。慢充主要以交流形式充电,一般功率约为7kW,快充、超充则是一种基于直流充电技术的高压快速充电方式,其中超充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00kW。
近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奔跑”,与之匹配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亟须驶入“快车道”。但当前充电桩产业建设赶不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速度,常规充电模式已然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从2023年数据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车桩增量比为2.8:1,与工信部要求的2025年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1:1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充电桩仍存在较大缺口。因此可见,我国充电桩供给依然不足,且未来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与此同时,充电时长成影响用车体验的关键因素,使得提高充电速度迫在眉睫。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电动汽车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就是续航里程与充电时间,高达56%的受访者都认为此非常重要,远大于第二、第三关注因素的动态体验(48%)和用车成本(46%)。基于此,提高充电桩的充电速度迫在眉睫。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在使用公共充电时,用户对快充的青睐度远高于慢充。根相关调研显示,新能源汽车用户最常用的充电方式是家用慢充和公共快充两种。其中家用慢充占45%,主要用于晚上回家后在小区车库的夜间充电。另外与之相配的是,白天在外临时充电,新能源车主主要采用公共快充,占比37%,远高于公共慢充的7%。这主要是由于使用公共充电主要用于临时紧急补点,讲求的是“即充即走”的短时间、高效。因此从用户使用倾向来看,未来建设更多的高功率快充桩势在必行。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在此背景下,针对“充电慢”这一电动汽车补能的核心痛点,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作为补能方式之一的超级快充(以下简称超充)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超充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进一步改善充电体验,降低运营车辆用车成本。有相关人士表示,超充代表了充电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有着巨大的增量需求。
“超充”即超快速充电,采用大功率直流电充电方式,可大幅度减少充电时间,可在半小时或
更短的时间内充电80%或以上。超快充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是大电流,二是高电压,前者需要热管理技术,实现难度大,后者可降低能耗、提高续航、减少重量、节省空间等,因此高压快充技术有望成为未来趋势。近年政策驱动下,国产高压快充车型不断涌现,超充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当前地方政府正在大力推进超充网络建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积极合作,推动超充生态建设。对于建设“超充之城”,多地出台了明确规划。2022年10月和2022年9月,重庆市和广州市分别发布到2025年底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超级充电桩覆盖率超过20%和2024年基本建成“一快一慢、有序充电”的充换电服务体系和“超充之都”的计划。
2023年9月,北京市树立年底建成百座“超充港湾”便利新能源车快速充电的目标。
2023年10月,深圳市发布《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目标在2025年底,打造世界一流的“超充之城”。
2023年12月,海南省发起“超充之岛”行动,支撑海南建设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和海南省在2030年停售燃油车的发展目标。深圳发布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吹响“超充之城”建设号角。根据规划,力争到2023年底,建成不少于150座公用超充站;2024年3月底前,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
2024年5月,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福州市宣布将打造“超充之城”,明确到“十四五”末,拟完成100座充电站的建设目标,其中光储充检站和超充站50座以上,满足至少1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此外广州计划在2024年基本建成“一快一慢、有序充电”的充换电服务体系;重庆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超充站2000座以上、超充桩4000个以上。
从产业链角度看,目前“超充”已成为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力点。车企方面,比亚迪、保时捷、特斯拉、小鹏、理想、埃安、极氪等厂商先后发布超充解决方案;奥特迅、盛弘股份、金冠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已开展相关业务布局。“超充”甚至还吸引了中石油、中石化等跨界者。
例如华为、蔚来、理想、小鹏等领军企业纷纷宣布了雄心勃勃的超充站建设计划。其中华为数字能源与多家车企、行业协会、充电运营商成立超充联盟,并计划于2024年率先在全国340多个城市和主要公路部署超过10万个华为全液冷超快充充电桩。
宁德时代也正式启动神行超充网络,搭建超充服务平台。
此外极氪、广汽埃安、北汽极狐、长安、长城以及小鹏汽车等多家车企也已相继发布800V平台架构或规划。
但值得注意的是,超充网络建设意味着更大的场地、更高的设备投入。目前充电运营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电池、车、桩布局缺乏规划,电网协同等问题。其中偏高的投资成本和较长的投资回报周期是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超充时代下,现存的超充站面临着用户体验和商户经营的双重压力。整体来看,当前对超充的需求还未在全场景普及,仍然处于投入阶段,尚未进入真正的回报期。因此要适度发展,不可一哄而上。
而对于未来超充是否会全面取代慢充,业内认为,无论是超充、快充、慢充还是换电,本质都是补能的方式之一,彼此互补,消费者会在不同场景下,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式。(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