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食品包装容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下游市场带来较多增长机会

食品包装容器是指用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容器,其在食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以及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外界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的损害,起到保持食品本身质量稳定的功能。按材料划分,食品容器主要有塑料、纸制品、金属和玻璃。由于其特点不同,不同材料的应用领域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塑料和纸制品凭借优异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已成为食品容器材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食品包装容器是指用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容器,其在食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以及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外界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的损害,起到保持食品本身质量稳定的功能。按材料划分,食品容器主要有塑料、纸制品、金属和玻璃。由于其特点不同,不同材料的应用领域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塑料和纸制品凭借优异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已成为食品容器材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食品包装容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食品包装容器归属于食品包装产业。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既可以保护食品,防止食品在流通过程中受到生物、化学或物理的外来因素损害,也可以保持食品本身质量稳定。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国家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品质、品牌更加重视,推动我国食品包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食品包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609亿元,同比增长2.07%。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国家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品质、品牌更加重视,推动我国食品包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食品包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609亿元,同比增长2.07%。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食品包装市场发展,我国食品包装容器也随之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食品容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伴随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的厨房时间逐渐减少,对快餐、罐头等加工和包装食品的需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递配送行业的兴起也便利了人们外卖订餐,对食品容器的市场规模创造了新的增长机会。

目前塑料食品容器因为其轻便、易于加工、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和较低的成本,是食品容器市场发展最快,市场规模占比最高的材质,约占整个食品容器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

据了解,塑料食品容器是由各种塑料材料制成的储存容器,最早可追溯于 20 世纪 70 年代左右,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多样化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再到转型升级阶段。在当前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塑料食品容器行业正逐渐朝着可持续、绿色环保的方向进行转型,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和商业机会。

另外虽然塑料食品容器现在占比挺高,但考虑到环保和健康因素,玻璃和不锈钢等更安全、可持续的材质可能会逐渐受到青睐,未来我国食品包装容器市场格局可能会变。

二、行业下游市场情况

食品包装容器行业与民众饮食生活息息相关,且随着社会生活的愈加丰富,食品包装容器的应用场景也日益多元化。近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网络零售、外卖配送等高度便利性的行业迅速成长,显著提振了下游企业的消费需求,为食品包装容器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1、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是食品包装容器最主要的一个应用领域。

食品工业是指以农副产品为原料通过物理加工或利用酵母发酵的方法制造食品的工业门类,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国食品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市场。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对食品的需求量大。2022年我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15.4亿元,较上年增加628.3亿元,同比增长10.15%。2019-2022年我国食品工业主要产品如成品糖,鲜、冷藏肉,乳制品等,产量呈稳定增长态势,基本满足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近年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居民收入的增加,对食品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多层次化,这为食品包装容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市场。有资料显示,2019-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从6084元增长至7,983元。而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相应包装是一道必经工序,食品生产消费的扩大促进食品包装市场不断增长,为食品包装容器提供广阔需求空间。

与此同时,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近年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居民收入的增加,对食品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多层次化,这为食品包装容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市场。有资料显示,2019-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从6084元增长至7,983元。而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相应包装是一道必经工序,食品生产消费的扩大促进食品包装市场不断增长,为食品包装容器提供广阔需求空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餐饮外卖

餐饮外卖是一次性食品容器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与领域。外卖最初是指销售供顾客以打包形式带离店铺的食品。近年来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的普及,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大数据为驱动、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网络餐饮外卖平台逐渐走入了百姓的生活,给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截至2023年12月,国内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激增至5.45亿人,相较于2022年12月,用户数量增加了2338万人,占比达到网民总数的49.9%,反映出外卖服务在中国的普及度和市场潜力。

餐饮外卖是一次性食品容器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与领域。外卖最初是指销售供顾客以打包形式带离店铺的食品。近年来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的普及,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大数据为驱动、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网络餐饮外卖平台逐渐走入了百姓的生活,给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截至2023年12月,国内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激增至5.45亿人,相较于2022年12月,用户数量增加了2338万人,占比达到网民总数的49.9%,反映出外卖服务在中国的普及度和市场潜力。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随着渗透率逐年上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外卖行业规模从从 2019 年的 5968 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905亿元,渗透率从 12.8%同步提升至 27.1%。预计到 2027 年,我国外卖行业规模将达到 23316亿元,渗透率将达到 30.4%。

近年随着渗透率逐年上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外卖行业规模从从 2019 年的 5968 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905亿元,渗透率从 12.8%同步提升至 27.1%。预计到 2027 年,我国外卖行业规模将达到 23316亿元,渗透率将达到 30.4%。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综上,下游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为我国食品包装容器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当前外卖塑料包装和餐盒整体已占比进八成,因此预计随着“限塑令”持续推进,未来食品包装纸有望持续替代。

3、现饮行业

现饮也是食品包装容器重要的应用场景与领域。

现制茶饮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人们对饮品口感要求不断提高,相较于传统茶饮,现制茶饮因其口感更好、选择更加丰富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与此同时,人们对食品健康要求的提升使得主打更有品质的茶基和更为健康的配料的新式茶饮在短期内实现弯道超车,我国现制茶饮市场快速爆发。根据数据显示,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现制茶饮行业市场规模由291亿元增长至293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7%。到‌2023年我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到了3333.8亿元。

现制茶饮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人们对饮品口感要求不断提高,相较于传统茶饮,现制茶饮因其口感更好、选择更加丰富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与此同时,人们对食品健康要求的提升使得主打更有品质的茶基和更为健康的配料的新式茶饮在短期内实现弯道超车,我国现制茶饮市场快速爆发。根据数据显示,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现制茶饮行业市场规模由291亿元增长至293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7%。到‌2023年我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到了3333.8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现制咖啡方面:虽然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加剧以及工作压力的日益攀升,靠咖啡“续命”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应对高压生活的一种常态现象。再加上近年来头部连锁咖啡品牌瑞幸库迪Tims们相继推出9.9元/杯或8.8元/杯的促销活动,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咖啡市场的普及教育进程。相关数据显示,每天消费咖啡的顾客占比达21.5%,接近六成的受访消费者会每周购买咖啡,仅有1.6%的消费者不常喝咖啡。另外部分一二线城市年人均咖啡饮用杯数超过300杯,这一数字已十分接近国际上公认的咖啡消费成熟市场的平均水平。可见咖啡消费的不断日常化和刚需化,无疑为食品包装容器市场提供强大发展动能。

近年随着咖啡文化深入渗透和消费市场扩容,近几年我国咖啡市场发展迅速,咖啡门店持续拓展,咖啡已逐渐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饮品的重要选择。数据显示,2016-2023年国内咖啡市场规模从868.8亿元增长至1777.2亿元。

近年随着咖啡文化深入渗透和消费市场扩容,近几年我国咖啡市场发展迅速,咖啡门店持续拓展,咖啡已逐渐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饮品的重要选择。数据显示,2016-2023年国内咖啡市场规模从868.8亿元增长至1777.2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WW)

目前现饮的容器是以纸杯和塑料杯为主。因此在禁塑令下,现饮行业快速增长将带来更多纸杯用纸、纸吸管用纸需求。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市场全球化特征显著,但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催生了区域化的创新模式,RWA区域市场展现出高度活跃性。如中国香港相继发布虚拟资产相关政策,其和内地的试点项目(如太极资本、嘉实国际与蚂蚁数科的合作)也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创新潜力。

2025年09月12日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危废产生量大,2015-2023年CAGR约11%。工业危废产生量增加,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为10502.9万吨,同比增长11.6%。

2025年09月10日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2025年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

2025年09月09日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近年来,随着宠物主对宠物健康意识的增强,疾病预防保健与治疗的需求日益提升,宠物医疗实现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为840亿元,占比达28%。

2025年08月20日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智能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智能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