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CPU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大 市场呈现“双寡头”垄断格局

1.CPU概述及分类情况

CPU即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也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内部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及状态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模块。

按照应用领域划分,CPU可以分为桌面CPU、移动端CPU、服务器CPU、嵌入式CPU等。其中,桌面CPU可以用于个人计算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端CPU主要用于各类手机和平板;服务器CPU被广泛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嵌入式CPU则被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能电网等领域。

CPU分类情况

分类 应用领域
桌面CPU 个人计算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
移动端CPU 手机和平板
服务器CPU 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嵌入式CPU 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能电网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 CPU行业进入壁垒高,政策利好其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CPU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CPU属于集成电路设计中的最高端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人才、资金、规模及生态壁垒,进入门槛高。这也使得我国CPU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对外依赖度高。为了促进CPU行业发展,推动相关技术研发,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利好CPU行业发展。

CPU属于集成电路设计中的最高端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人才、资金、规模及生态壁垒,进入门槛高。这也使得我国CPU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对外依赖度高。为了促进CPU行业发展,推动相关技术研发,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利好CPU行业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CPU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年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引导新型数据中心集约化、高密化、智能化建设,稳步提高数据中心单体规模、单机架功率,加快高性能、智能计算中心部署,推动CPU、GPU等异构算力提升,逐步提高自主研发算力的部署比例,推进新型数据中心算力供应多元化,支撑各类智能应用。
2022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 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鼓励平台企业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突破。
2022年3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开展汽车企业芯片需求及汽车芯片产业技术能力调研,联合集成电路、华导体器件等关联行业研究发布汽车芯片标准体系,推进CPU控制芯片、感知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计算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专用芯片等标准研究和立项,将启动汽车芯片功能安全、信总安全、环境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等通用规范标准预研。
2022年9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 鼓励平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技术研发突破。
2022年10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 将中央处理器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鼓励外商对其进行投资,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2022年1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 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鼓励平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
2023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将中央处理器及域控制器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的鼓励类目录,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对鼓励类投资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CPU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近年来,受到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下游市场带动,我国CPU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由2019年的1505.7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160.32亿元。未来,我国CPU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首先,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对计算机、手机、平板需求量大,这将为我国CPU行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其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正在蓬勃发展,对服务器CPU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最后,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在从“制造”到“智造”转型升级过程中,工业控制领域对嵌入式CPU需求量将得到增加。根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CPU市场规模将达到28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近年来,受到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下游市场带动,我国CPU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由2019年的1505.7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160.32亿元。未来,我国CPU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首先,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对计算机、手机、平板需求量大,这将为我国CPU行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其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正在蓬勃发展,对服务器CPU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最后,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在从“制造”到“智造”转型升级过程中,工业控制领域对嵌入式CPU需求量将得到增加。根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CPU市场规模将达到28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CPU行业集中度高,市场呈现“双寡头”垄断格局

当前,我国CPU行业相关企业数量较少,行业集中度高,2022年CR4超过90%。同时,由于我国CPU行业起步较晚,目前CPU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英特尔(美国)、AMD(美国)两大外资企业主导,国产替代前景大。数据显示,2022年英特尔、AMD市场份额合计达到80%,呈现“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不过,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近年来我国CPU行业取得一定发展,国产化进程逐渐加快。同时,以华为、联发科、飞腾、海光、兆芯、龙芯、申威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逐渐成长,引领着国产CPU的崛起。其中,华为2022年市场份额达到10%;联发科市场份额达到5%。值得一提的是,华为、飞腾、海光、兆芯、龙芯、申威这六家企业还进入了信创名录,获得工信部自主可控的认可。

当前,我国CPU行业相关企业数量较少,行业集中度高,2022年CR4超过90%。同时,由于我国CPU行业起步较晚,目前CPU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英特尔(美国)、AMD(美国)两大外资企业主导,国产替代前景大。数据显示,2022年英特尔、AMD市场份额合计达到80%,呈现“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不过,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近年来我国CPU行业取得一定发展,国产化进程逐渐加快。同时,以华为、联发科、飞腾、海光、兆芯、龙芯、申威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逐渐成长,引领着国产CPU的崛起。其中,华为2022年市场份额达到10%;联发科市场份额达到5%。值得一提的是,华为、飞腾、海光、兆芯、龙芯、申威这六家企业还进入了信创名录,获得工信部自主可控的认可。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硅光模块行业竞争分析:头部企业已逐渐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且陆续量产出货

我国硅光模块行业竞争分析:头部企业已逐渐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且陆续量产出货

我国硅光模块产业链已形成从芯片设计、器件供应到模块制造的全链条布局,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华工科技、享通光电、博创科技、德科立等光模块均在布局硅光技术。

2025年05月15日
全球AMHS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中国市场高速扩张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以打破日企垄断

全球AMHS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中国市场高速扩张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以打破日企垄断

晶圆尺寸的发展推动AMHS系统持续迭代,AMHS由早期机械搬运向智能一体化转型。随着全球产业竞争热化与先进制程工艺愈趋复杂,AMHS行业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中国大陆在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以及工业智能化的持续推进下,AMHS市场也高速扩张,规模增速已超过全球。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薄膜电容器市场 高端国产化进程加速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薄膜电容器市场 高端国产化进程加速

受益于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薄膜电容器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市场规模提速扩容,且增幅明显高于全球市场。中国全球薄膜电容器市场领先地位确立。当前我国薄膜电容器整体国产化率较高,但在高端市场仍由国外企业主导。为突破高端市场瓶颈,国内领先企业正从产业链各环节发力……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增速快于全球 迎政策机遇 本土企业开拓中高端市场成效显著

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增速快于全球 迎政策机遇 本土企业开拓中高端市场成效显著

通信、消费电子、汽车为国内电子测量仪器三大应用场景,总占比接近90%。近年来,伴随我国电子信息制造效益持续向好、消费电子市场景气度呈现复苏态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快速扩张,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2025年05月13日
三大驱动力为汽车电子行业注入强劲动力 市场呈现智能化、网联化、集成化等新趋势

三大驱动力为汽车电子行业注入强劲动力 市场呈现智能化、网联化、集成化等新趋势

汽车电子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汽车的驾驶舱和客舱的重要零部件。汽车电子处于产业链中游的零部件制造领域,是汽车制造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电子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5年05月12日
晶圆扩产及替换需求下半导体射频电源行业前景广阔 国产订单有望逐步放量

晶圆扩产及替换需求下半导体射频电源行业前景广阔 国产订单有望逐步放量

在半导体领域,射频电源主要用于刻蚀、薄膜沉积、干法清洗、离子注入等环节。射频电源作为半导体设备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伴随半导体市场空间同步成长,未来其主要增长点来自晶圆厂新增扩产及存量替换市场需求。近年来,中国半导体射频电源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成全球半导体射频电源主要市场之一。全球半导体射频电源供应集中于美、日等发达地区,

2025年05月12日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内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内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六维力传感器最开始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现已拓展至工业自动化、汽车、医疗、电子、人形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其中,工业自动化为我国六维力传感器下游最大应用市场;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带来广阔新兴增量需求。当前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尚处发展初期,整体市场规模较小。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此

2025年04月30日
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测试机占主导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待推进

中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测试机占主导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待推进

随AI、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的持续增长,全球半导体行业迎来全面复苏,打开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空间。得益于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工业化以及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空间广阔,中国成为全球模拟IC市场的主导者,快速产生对半导体测试设备的庞大需求。近年来,我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规模高增,增长速度快于全球。目前,国内半导体测试设备

2025年04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