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环氧乙烷行业产业链分析:下游应用拓展及政策支持下需求前景可期

一、环氧乙烷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环氧乙烷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显示,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带有醚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易燃易爆,不易长途运输,因此有强烈的地域性。

从产业链来看,环氧乙烷上游为乙烯等原材料;中游为环氧乙烷生产;下游为应用领域,环氧乙烷主要用于制造聚羧酸减水剂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抗冻剂、乳化剂、消毒剂、杀菌剂等,应用范围广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环氧乙烷产业链上游情况

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乙烯衍生物,因此乙烯也是用于生产环氧乙烷的主要原材料,而目前国内外生产乙烯的原料主要有三种:石油、轻烃和煤炭,当前乙烯原料多元化趋势明显,炼化一体化混合进料优势凸显;叠加政策端持续发力支撑,使得我国乙烯自给率,自给水平得到提升。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乙烯产量稳步增长,由2019年的2585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905万吨。与此同时,乙烯自给率也在同步上升,2022年增长至64.68%,对进口的依赖程度逐步减少。

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乙烯衍生物,因此乙烯也是用于生产环氧乙烷的主要原材料,而目前国内外生产乙烯的原料主要有三种:石油、轻烃和煤炭,当前乙烯原料多元化趋势明显,炼化一体化混合进料优势凸显;叠加政策端持续发力支撑,使得我国乙烯自给率,自给水平得到提升。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乙烯产量稳步增长,由2019年的2585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905万吨。与此同时,乙烯自给率也在同步上升,2022年增长至64.68%,对进口的依赖程度逐步减少。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环氧乙烷作为乙烯第二大消费领域,2023年占比10%左右。国内乙烯产量的稳步增长及自给率的提升为环氧乙烷中游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环氧乙烷作为乙烯第二大消费领域,2023年占比10%左右。国内乙烯产量的稳步增长及自给率的提升为环氧乙烷中游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环氧乙烷中游情况

1.环氧乙烷产能利用率低

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产能稳步提升,2022年达到746万吨,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占比超过五成。值得一提的是,环氧乙烷产能增长的同时,其产能利用率却始终偏低,保持在70%以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环氧乙烷产能利用率仅为58%,产能过剩现象持续存在。

近年来,我国环氧乙烷产能稳步提升,2022年达到746万吨,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占比超过五成。值得一提的是,环氧乙烷产能增长的同时,其产能利用率却始终偏低,保持在70%以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环氧乙烷产能利用率仅为58%,产能过剩现象持续存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环氧乙烷产量下降

产量方面,由于环氧乙烷下游市场需求减弱,自2021年后,我国环氧乙烷产量出现下滑。2022年中国环氧乙烷产量430万吨,同比下降3.7%;2023年上半年其产量为209.6万吨,同比下降2.5%。

产量方面,由于环氧乙烷下游市场需求减弱,自2021年后,我国环氧乙烷产量出现下滑。2022年中国环氧乙烷产量430万吨,同比下降3.7%;2023年上半年其产量为209.6万吨,同比下降2.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企业方面来看,由于环氧乙烷属于乙烯衍生物,而乙烯工业又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因此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成为了是国内最大的环氧乙烷生产企业,二者合计产能占到国内总产能的80%以上。另外,近年来,外资企业和国内民营环氧乙烷生产企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但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环氧乙烷生产的核心工艺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和少数跨国公司手中。

三、环氧乙烷下游情况

环氧乙烷下游来看,其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

具体来看,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是环氧乙烷下游第一大应用领域,2022年占比约54.15%,其产量对环氧乙烷市场需求影响最大。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是聚羧酸减水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主要用于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的调节剂和减水剂。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产量为245万吨,较2021年同比下降8.24%。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产量的减少,使得其对环氧乙烷消费量也在下降,进而影响环氧乙烷的产量,因此在2022年我国环氧乙烷产量同比小幅下降3.7%。

具体来看,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是环氧乙烷下游第一大应用领域,2022年占比约54.15%,其产量对环氧乙烷市场需求影响最大。聚羧酸减水剂单体是聚羧酸减水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主要用于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的调节剂和减水剂。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产量为245万吨,较2021年同比下降8.24%。聚羧酸减水剂单体产量的减少,使得其对环氧乙烷消费量也在下降,进而影响环氧乙烷的产量,因此在2022年我国环氧乙烷产量同比小幅下降3.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整体来看,未来我国环氧乙烷行业下游需求市场前景仍旧向好。一方面,环氧乙烷衍的生物应用十分广泛,近些年来各大企业也在通过技术引进和科研开发,不断拓展环氧乙烷下游衍生物的品类和用途,而这也将成为行业未来需求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国家层面高度重视特种化学品行业的发展,其中就包括环氧乙烷行业。环氧乙烷种类众多,应用广泛,其产品及衍生物往往可直接或间接发挥节能环保的功效或作为制造、合成新材料、新药物的必要原料,如可作为高性能减水剂主要原料等。而这与我国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都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多项政策的持续扶持,行业下游需求市场未来也或将带来一波快速增长。(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碳酸锶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其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磁性材料领域,同时电子元器件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龙头辛集化工停产重整、海外墨西哥工厂损毁,再叠加伊朗天青石进口物流受阻,多重供给端冲击相互交织共同推高国内碳酸锶供应压力,进而带动其价格从2024年9月的8000元/吨涨至2025年6月的

2025年10月20日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