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从追赶到超越 我国手机显示屏行业实现“弯道超车” 京东方市场竞争力强

1、手机显示屏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手机显示屏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报告显示,手机显示屏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仪器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的一种显示工具。手机显示屏主要分为TFT液晶显示屏、UFB液晶显示屏、TFT-LCD液晶显示屏、UFB液晶显示屏、STN屏幕。

手机显示屏分类

种类

简介

TFT液晶显示屏

TFT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TFT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

TFT-LCD液晶显示屏

TFT-LCD液晶显示屏是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屏,也就是“真彩”(TFT),它不仅提高了显示屏的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精确控制显示色阶。TFT液晶显示屏的特点是亮度好、对比度高、层次感强、颜色鲜艳,但也存在着比较耗电和成本较高的不足。

UFB液晶显示屏

UFB-LCD,具有超薄、高亮度的特点。UFB-LCD是专为移动电话和PDA设计的显示屏,具有超薄、高亮度的特点,该显示屏可减小像素间距,以获得更佳的图像质量。

UFB液晶显示屏

UFB液晶显示屏的对比度是STN液晶显示屏的两倍,在65536色时亮度与TFT显示屏不相上下,而耗电量比TFT显示屏少,并且售价与STN显示屏差不多,可说是结合这两种现有产品的优点于一身。

STN屏幕

过去使用的灰阶手机的屏幕都是STN的,它的好处是功耗小,具有省电的最大优势,总的来说STN屏幕对色彩的表现还是远差于上述的屏幕撇开灰阶STN不提,现在STN主要有CSTNDSTN之分。CSTNColorSTN传送式LCD在正常光线及暗光线下,显示效果都很好,但在户外,尤其在日光下,很难辩清显示内容而背光需要电源产生照明光线,要消耗电功率。

AMOLED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AMOLED)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包括三星电子、LG、飞利浦都十分重视这项新的显示技术。目前除了三星电子与LG、飞利浦以发展大尺寸AMOLED产品为主要方向外,三星SDI、友达等都是以中小尺寸为发展方向。大陆有佛山彩虹正建设生产线,预计2年内正式投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国产手机企业一度陷入断供风波,手机显示屏行业被卡脖子

2012-2013年之前,我国手机显示屏行业高度依赖于国外进口,尤其是日本、韩国厂商垄断国内显示屏市场。以三星为例,它不仅是手机屏供应商,还拥有手机品牌,所以手机显示屏自然而然成为它克敌制胜的武器,如果有某个品牌可能对它构成威胁,它就能通过调节屏的供应来打击对手,像2016年华为搭载三星屏幕的华为Mate9Pro惊艳亮相,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高端曲面屏机型,但是缺很快陷入半年之久的“缺货”状态,有人爆料说是“三星断供”。

除了“断供”手段之外,一些品牌还对国产面板企业进行定制、抬价等手段。例如,2001-2006年韩国三星联合中国台湾等六家液晶面板企业,对液晶面板市场价格进行操作,导致面板成本持续上涨,那时国内电视品牌生产成本的80%左右(现在约为40%-60%)。这事件一直延续到2013年,因国家发改委对这些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和处罚,公众才得以知晓。由此可见,只有国产显示屏站起来,才能不用担心断供之忧。

3、国产手机显示屏崛起,京东方等企业参与面板战争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出现,国产面板企业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在海外面板产业遭受重创的同时,京东方积极投资建设LCD产线。2008年,京东方在合肥发展了总投资175亿的6代线,当时合肥一年的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才161亿元,这也成为我国最具代表的面板生产线,能生产出属于自己的32寸液晶屏幕。

有了京东方的开头,华星光电、中电熊猫、深天马等国产企业也紧随其后,从电视屏到手机屏,一个一个地突破,一个一个地超越。

4、从追赶到超越,我国手机显示屏行业迎来胜利曙光

随着国产面板厂商不断打破着三星、LG的垄断,以及国产手机品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爱,手机显示屏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发力,从追赶到超越,行业迎来胜利曙光。例如,2023年9月,旗舰手机华为Mate60 Pro使用“东方屏”,屏幕分辨率2720×1260,支持1-120Hz LTPO自适应高刷和1440Hz高频PWM调光。随后,荣耀、OPPO、vivo等国产手机厂商都已采用京东方OLED屏,一加与京东方合作生产出2K屏幕之一……

整体从市场份额来看,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我国国产屏市场份额已首次超过三星,其中京东方为25.5%,天马为9.4%,华星为7.8%,维信诺为7.5%,总份额达50.2%;2022年,我国面板行业主要企业产销率较高。

整体从市场份额来看,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我国国产屏市场份额已首次超过三星,其中京东方为25.5%,天马为9.4%,华星为7.8%,维信诺为7.5%,总份额达50.2%;2022年,我国面板行业主要企业产销率较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2年面板行业代表性企业业绩情况

公司简称

2022年面板业务营收(亿元)

2022年面板业务毛利率(%)

2022年面板产品产量

2022年面板产品销量

京东方A(000725)

1579.49

7.97%

TFT-LCD:75620千平方米;AMOLED:1157千平方米

TFT-LCD:76039千平方米;AMOLED:1125千平方米

深天马A(000050)

309.80

12.94%

显示屏及显示模组:2.99亿片

显示屏及显示模组:2.87亿片

维信诺(002387)

72.34

/

OLED显示:0.45亿片

OLED显示:0.43亿片

和辉光电(688538)

41.50

/

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3471.84万片

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3169.03万片

龙腾光电(688055)

40.98

19.19%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729.97千大板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681.03千大板

华映科技(000536)

13.51

/

面板:5687万片

面板:6296万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我国手机显示屏行业实现“弯道超车”

随着越来越多手机品牌采用国产显示屏及手机出货量规模庞大,我国手机显示屏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护眼”、“发光效率”、”折叠屏”等细分赛道实现“弯道超车”。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我国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累计2.07亿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9.2%;上市新机型累计380款,同比增长10.1%,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1.6%。

随着越来越多手机品牌采用国产显示屏及手机出货量规模庞大,我国手机显示屏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护眼”、“发光效率”、”折叠屏”等细分赛道实现“弯道超车”。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我国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累计2.07亿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9.2%;上市新机型累计380款,同比增长10.1%,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像2020年,荣耀30 Pro+以1440Hz高频PWM屏幕首开国产屏“护眼”的先河,华为P60、小米13 Ultra、荣耀MagicV2、Redmi K70系列、一加12等随后都采用了高频PWM调光护眼方案;小米14采用和TCL华星光电联合研发的全新高能效C8发光材料,一加12使用的京东方2K屏则使用最新发光材质,均在发光效率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出现的手机折叠屏也给手机显示屏行业提供一道新蓝海赛道。随着屏幕厂商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并且以折叠屏冲刺高端市场的占有率,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Q3,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已达196万台,同比增长90.4%。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出现的手机折叠屏也给手机显示屏行业提供一道新蓝海赛道。随着屏幕厂商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并且以折叠屏冲刺高端市场的占有率,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Q3,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已达196万台,同比增长90.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代表机型有:华为Mate X3、vivo X Flip、OPPO Find N3 Flip、荣耀Magic V2等。同时,国产手机显示屏行业产业链厂商也积极进取,均在材料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例如,2023年2月,京东方成功研发出f-OLED柔性N形折叠屏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款折叠屏可以外折、内折、滑卷,也可以进行柔性360°折叠;凯盛科技自主研发了30微米超薄柔性玻璃(UTG);精研科技掌握的MIM技术(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是铰链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总体水平直追国际龙头安费诺。

综上所述,在上游材料端、中游制造端、下游用户需求端齐发力的背景下,我国手机显示屏行业在海外国际品牌围追堵截、技术封锁、产品断供等困境中实现“自救”,这也是国产手机与苹果、三星等国际手机品牌之间战争的缩影,彰显出我国科技强国的实力。(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组件接线盒行业盈利承压 智能接线盒开辟未来新增长点

我国光伏组件接线盒行业盈利承压 智能接线盒开辟未来新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光伏组件及其上游接线盒行业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从48.2GW激增至277.17GW,累计装机容量从253.6GW跃升至886.6

2025年11月14日
中国通用发动机行业出口量全球领跑 东南亚非洲市场掘金提速 高端竞争短板待突破

中国通用发动机行业出口量全球领跑 东南亚非洲市场掘金提速 高端竞争短板待突破

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中国通用发动机市场显著增长。中国农机补贴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持续增长,从而拉动了通用发动机的配套需求。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05622.15万千瓦增长至116230.00万千瓦,预计2025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8940.00万千瓦,同比增长2.3%。2

2025年11月13日
周期底部已现 需求驱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行业蓄力新增长 厂商迎出海新机遇

周期底部已现 需求驱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行业蓄力新增长 厂商迎出海新机遇

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锂电设备)是支撑电池生产的核心装备。当前,行业在经历短期调整后,正迎来明确的复苏信号。一方面,下游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与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锂电池创造了持续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锂电池供应链的核心,其产能出海加速,进一步打开了市场空间。这些因素共同驱动电池厂商开启新一轮扩产,预计将带

2025年11月13日
算力爆发下的关键散热环节 我国AI液冷接头行业迎国产化发展机遇

算力爆发下的关键散热环节 我国AI液冷接头行业迎国产化发展机遇

随着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高功耗芯片的散热问题日益凸显,传统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高效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因此成为AI数据中心的核心解决方案。AI液冷接头作为液冷系统中的关键连接部件,承担着保障冷却液高效循环、确保系统零泄漏的重要职责,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散热系统的可靠性与能效。

2025年11月13日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在《中国制造2025》及国家“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顶层设计中,半导体产业及其关键材料被明确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迫切任务。这一导向为国内EMC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窗口与产品验证机会,使其得以进入此前由国际巨头主

2025年11月11日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作为保障电子设备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元器件,磁性元件兼具多元应用与定制化属性。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AI服务器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磁性元件行业带来了强劲需求与广阔的应用空间。2020-2024年我国磁性元件市场规模从780亿元增至970亿元,2025年有望破千亿元。此外,人形机器人风口将至,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

2025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