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1-11月我国硅铁产量为507.82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微增0.54%。同时在2024年其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我国硅铁生产区域高度集中。近3年来其生产逐渐向内蒙古集中。此外,我国长期保持硅铁净出口国地位,贸易顺差稳固。在2024年其进口量达8.29万吨,同比增长40.51%,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
1.钢铁领域是我国硅铁最大下游市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硅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显示,硅铁是以焦炭、钢屑、石英(或硅石)为原料,用电炉冶炼制成的铁硅合金。其下游应用领域包括钢铁、铸造工业、金属镁等行业。其中,钢铁领域是我国硅铁最大下游市场,占比约60%-70%左右;其次为金属镁,占比约15%左右。
硅铁下游应用领域情况
应用领域 | 用途 |
钢铁 | 硅铁是钢铁冶炼中的重要原材料,作为脱氧剂和合金添加剂,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弹性。每生产1吨粗钢,平均需消耗硅铁4至8公斤。 |
铸造工业 | 硅铁用于制造铸铁时的添加剂。 |
金属镁 | 硅铁作为还原剂用于生产金属镁。生产1吨金属镁约消耗1.1吨硅铁。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钢铁领域,硅铁可以作为脱氧剂和合金添加剂。每生产1吨粗钢,平均需消耗硅铁4至8公斤。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粗钢生产国,2020-2023年粗钢产量连续四年超10亿吨,构建起硅铁市场的需求基本盘。值得一提的是,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电炉短流程炼钢因能耗低、排放少等优势快速发展,预计到2025年我国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值得注意的是,电炉钢对硅铁纯度要求更高(Si≥75%、低杂质),这一趋势正加速推动硅铁产品结构向高纯化、高端化转型,带动行业技术升级和附加值提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在金属镁领域,硅铁作为还原剂用于生产金属镁。每生产1吨金属镁约消耗1.1吨硅铁。2024年受宁夏、陕西等主产区环保技改完成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推动镁合金需求激增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原镁产量止跌回升,突破100万吨,同比上升24.73%,为硅铁市场带来可观增量需求。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观研天下整理
2.硅铁产量微增,价格震荡下行
近年来,在钢铁、金属镁行业刚性需求及出口市场的共同带动下,我国硅铁产量稳定维持在530万吨以上。2024年1-11月,全国硅铁产量达507.82万吨,较2023年同期微增0.54%。从价格来看,2024年我国硅铁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由1月初的6661.43元/吨下降至12月末的6024.29元/吨,跌幅约为9.56%。具体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受需求低迷、国内外经济增长缓慢等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硅铁价格持续弱势下行,3月末降至6232.86元/吨;其后多家生产厂商集中检修,叠加金属镁企业补库需求激增,市场供需阶段性错配,推动5月末价格冲高至7714.29元/吨的年内峰值;然而,进入6月后,随着硅铁产量逐步恢复、兰炭价格回落和钢厂压价采购,其市场供应宽松,价格逐渐下滑,12月末跌至全年最低点。
数据来源:Mysteel、百川盈孚等、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生意社、观研天下整理
3.硅铁生产逐渐向内蒙古集中
我国硅铁产业高度依赖能源与资源禀赋,生产成本中电力占比超50%,兰炭占23%,硅石占6%。受此影响,我国硅铁生产区域高度集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产量占比常年超过90%。这些地区凭借丰富的电力、煤炭及硅石资源,为硅铁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其中,近3年我国硅铁生产逐渐向内蒙古集中,产量占比由2022年的27.2%逐渐上升至2024年的32%。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内蒙古持续推进绿电转型,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降低用电成本;同时,当地完善的煤-电-硅铁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不仅保障了原料供应,还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此外,内蒙古在环保政策执行和产能整合方面更具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国硅铁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Mysteel、我的钢铁网等、观研天下整理
4.硅铁进口量大幅增长
我国长期保持硅铁净出口国地位,贸易顺差稳固。具体来看,2024年我国硅铁进口量达8.29万吨,同比激增40.51%,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这一进口增长态势主要反映出国内制造业升级对高端特种硅铁产品的旺盛需求,特别是来自精密铸造、特种钢材等高端应用领域的采购需求持续增加。在出口方面,我国硅铁出口量长期维持在25-70万吨的波动区间。2024年出口量实现小幅回升,达到42.88万吨,同比增长5.43%。值得注意的是,净出口量和贸易顺差额呈现出明显的“先降后升再降”的周期性波动特征。2024年全年实现净出口34.59万吨,贸易顺差32.74亿元,但同比分别小幅下降0.52%和13.64%。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