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料软包装工业技术不断更新,上游材料趋向单一化、功能化
塑料软包装主要为塑料软管、塑料袋等无定型产品。软包装行业萌芽于20世纪中叶以前,由于主要依赖天然材料(纸张、布匹、玻璃纸)和少量早期合成材料(赛璐珞)生产,此时的软包装形式简单,功能单一(主要是包裹和容纳),阻隔性、防护性、便利性差。20世纪50年代,石油化工发展催生大量合成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塑料薄膜成为软包装主角,单层薄膜应用普及(如PE袋)。其中,聚乙烯薄膜凭借其优异的热封性、柔韧性、防潮性和低成本,成为软包装革命性的基础材料。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高透明、高光泽、高挺度、印刷适性和防潮性,成为标签、饼干、糖果等包装的主力基材。20世纪70年代,由于单一材料性能逐渐无法满足复杂需求(如阻氧、阻光、保香、耐蒸煮),多层复合结构成为主流,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实现多功能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环保压力(废弃物、资源消耗)成为重要驱动力,推动材料减量化、可回收性、可降解性研究。塑料软包装向高速、高效、精密、环保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各类塑料软包装中,复合膜(袋)占比相对较高,达到27.8%;此外BOPP薄膜包装、塑料购物袋、BOPET薄膜包装分别占比20%、12.1%和11.8%。
复合材质包装难以有效回收,多通过焚烧、填埋处置,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单一材料只由一 种材质构成,无需复杂的分离过程即可直接回收利用,可大幅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2021 年 6 月,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颁布《塑料加工业“十四五” 科技创新指导意见》,将功能性 BOPP 薄膜,单一材质、可循环、易回收、环保的 BOPE 薄膜等列为“十四五” 期间重点产品发展方向。政策引导下,单一材质包装前景广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塑料软包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功能性膜材料是指具备光学、电学、分离、阻隔等多种功能的膜材料,已逐渐成为消费电子产品、屏幕显示组件、柔性电路板(FPC)、新能源电池、汽车电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 上游原材料。高阻隔性、耐高温蒸煮、耐低温冷冻、活性包装、热收缩薄膜、耐烘烤以及 抗菌性等特性赋予塑料包装薄膜市场发展热点。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发布的《塑料加工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和《塑料加工业“十四五”科技创新指导意见》,“十四五” 期间塑料加工行业将坚持“功能化、轻量化、精密化、生态化、智能化”的技术进步方向。
二、下游市场稳定增长,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有望延续扩张态势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已极具规模。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塑料软包装市场规模已达1213.4 亿元。伴随国内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我国塑料软包装下游市场稳定增长,塑料软包装行业有望延续扩张态势,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达1613.7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和下游需求升级,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塑料软包装市场准入门槛低,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高度分散。根据数据,2023 年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 CR5 仅为 8.7%。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和下游需求升级,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头部企业则有望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品牌优势、规模优势持续获得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