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几年,在国产钢琴品牌套上洋马甲、琴行与不良琴商利益勾结、政策红利瞬间消退等多因素影响下,我国钢琴行业乱象横生,功利性退潮致市场规模大幅下滑,2024年国内倒闭7000多家。同时,2023年“珠江钢琴”同比净利润暴跌4108%。长远来看,我国钢琴行业重生需要匠心的坚守,更需要价值的重构,并把握“一带一路”与银发经济新机遇。
1、钢琴行业产业链分工与协作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钢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钢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于作曲和排练音乐十分方便。钢琴的声音是非常丰富和多变的,可以演奏各种音乐风格,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等等。钢琴根据其外观及特性可以分为立式钢琴、三角钢琴、电钢琴等类型。
在产业链方面,钢琴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如木材、金属、织物、胶粘剂等)、零部件及生产设备等,我国钢琴行业上游市场较为成熟,产品种类丰富,货源充足;行业下游主要面向消费者,主要包括学习乐器的人群、学校及其他艺术培训机构、专业团体、演出场馆等,钢琴属于大宗非刚性需求消费品,易受市场消费环境、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信心等因素影响。
钢琴行业产业链图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钢琴行业产业链分工与协作
环节 |
主要区域 |
代表企业/功能 |
原材料供应 |
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 |
云杉、枫木等音板木材加工 |
核心零部件 |
浙江德清、广东广州 |
击弦机(东方琴业)、琴槌(德国雷诺技术本土化) |
整机制造 |
广州、宜昌、德清 |
珠江、长江、海伦等品牌 |
销售与售后 |
一线城市及电商平台 |
柏斯琴行、通利琴行线上线下一体化 |
二手钢琴 |
福建漳州、江苏泰州 |
翻新出口产业链(日本雅马哈、卡瓦依二手琴)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加分政策催生亿级市场泡沫,我国钢琴行业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
1950年寒冬,新中国第一台钢琴诞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钢琴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形成现代化规模生产线。而让钢琴产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是各地推行的艺术特长生政策,规定在钢琴考过九级,中考直接加10分。钢琴也从彰显阶级身份、高雅品味的符号质变成走捷径升学的硬通货。
在生产技术提升与加分政策双重催生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北京等地的钢琴产业规模迅速膨胀,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行业市场规模在2012-2019年稳步上升。
我国钢琴行业核心产业集群分布
产业集群 |
简介 |
浙江德清洛舍镇 |
全国约1/3的钢琴产自洛舍,聚集了180余家钢琴制造及配套企业(如杰士德、华谱等),年产钢琴超5万台。以中小型民营钢琴企业为主,专注中低端市场,形成从木材处理、击弦机、琴槌到外壳制造的完整供应链,为国内外品牌代工(如贴牌出口东南亚、非洲)。 |
广东珠江三角洲 |
代表企业有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深圳钢琴企业。其中,珠江钢琴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碳纤维击弦机等核心技术。占中国钢琴出口量的40%以上,主销欧美、日韩市场,引入自动化生产线,降低人工成本。 |
长江钢琴产业带-湖北宜昌 |
从木材储备(拥有俄罗斯西伯利亚木材基地)、零部件生产到整机制造全链条覆盖。长江钢琴成为国际赛事用琴(如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打破欧美品牌垄断。同时,建设钢琴博物馆、音乐厅,推动“钢琴+文旅”模式。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钢琴行业乱象横生,功利性退潮致市场规模大幅下滑
由于钢琴制造工艺复杂,涉及木材处理、击弦机设计、音色调试等诸多专业环节,普通消费者缺乏鉴别能力,所以也导致畸形的产业生态随之诞生。第一,国产钢琴品牌套上洋马甲。根据报道,自诩为诞生于德国莱比锡、是“专业大师的钢琴,钢琴中的王”的某品牌钢琴,其官网配图采用巴塞罗那音乐厅演奏图、伦敦布罗德伍德钢琴厂照片、德国塞乐尔钢琴厂照片,在国内市场招摇撞骗,收割消费者的信任与金钱。
第二,琴行与不良琴商利益勾结。为获取高额回扣,琴行大力向学生推销假洋品牌钢琴。据悉,有多家琴行表示只要介绍学生买琴,将会得到20%~30%的回扣。而且按照钢琴层层分销的传统销售模式,每层加价30%,有的贴牌钢琴利润竟高达300%,扰乱市场价格体系。
第三,考级机构暗箱操作,严重损害考级专业性。在家长与考级机构的暗箱操作下,钢琴考级通过率几乎百分之百,考级的专业性、权威性、艺术性荡然无存。
第四,政策红利瞬间消退。2018年2月,教育部印发相关通知,点明取消艺术加分政策。随后,多地也取消了艺术类考级证书的高考加分政策。
我国已明确取消钢琴(艺术类)中考加分的省市
地区 |
政策调整内容 |
北京市 |
2022年起取消中考艺术、科技类竞赛加分,艺术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
上海市 |
2021年取消市级艺术比赛一等奖加分,仅保留高水平艺术团招生(需专业测试)。 |
广东省 |
仅保留烈士子女、军人子女等政策性加分,艺术类考级和比赛成绩不再加分。 |
江苏省 |
全面取消艺术类考级加分,省级以上官方赛事获奖者可通过特长生途径报考(非直接加分)。 |
浙江省 |
取消艺术考级加分,改为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艺术素养”等级评定。 |
山东省 |
2020年起取消所有艺术类中考加分,仅少数省级教育部门主办的比赛获奖者可通过特长生渠道报考。 |
湖北省 |
取消艺术类考级加分,保留教育部“白名单”赛事获奖者的特长生资格(如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进一步压缩课外培训空间,再加上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生活成本上升,许多家庭开始重新评估消费优先级,钢琴行业彻底被大众“遗弃”。根据相关资料,2023年,全国钢琴销量腰斩至19万台,二手平台闲鱼上钢琴挂牌量激增300%,标价不足原价1/10;同年,钢琴市场规模降至44.26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倒闭潮来袭,头部钢琴企业销量大幅下滑
企业业绩的下滑、门店倒闭数量更直接显示出钢琴市场寒冬。根据相关资料,2024年,我国钢琴行业倒闭7000多家。头部企业-“珠江钢琴”2023年同比净利润暴跌4108%,2024年其销量降至3.77万台;作为国内“钢琴双雄”之一的海伦钢琴同样销量骤降;雅马哈2024财年净利润大跌3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头部企业谋求转型,钢琴行业未来发展聚焦产品升级、商业模式创新、市场拓展机遇
面对市场寒冬,我国钢琴行业洗牌或许是一次重要的转机。市场竞争的加剧将淘汰质量低下的企业,留下真正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市场主体。此外,近几年,头部钢琴企业也开始谋求转型。例如,珠江钢琴加速从传统钢琴升级到智能化钢琴,通过硬件改造、软件集成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既能保留原声钢琴的触感和音色,又能融入数字功能。2025年海伦钢琴表示将继续聚焦主业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智能电声钢琴等产品,探索产品多元化发展。
长远来看,我国钢琴行业重生需要匠心的坚守,更需要价值的重构。钢琴企业需聚焦技术创新(如材料替代)、模式重构(租赁+教育),并把握“一带一路”与银发经济新机遇。短期内,我国钢琴行业洗牌加速,中小厂商面临淘汰,头部品牌通过全球化布局巩固优势。
我国钢琴行业未来趋势与机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