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行业进入平稳发展期 各城商行资产规模分化明显

一、行业基本概述

城市商业银行简称城商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和特殊群体。城市商业银行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当时的业务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搭桥铺路。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商业银行市场发展情况

城市商业银行归属于商业银行,是其主要类型之一。商业银行又称为存款货币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形式为工商企业或个人提供融资服务,并办理结算业务的金融企业。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具有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比重大等优势,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替代的。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金融中介功能的主要机构。近年来随着国内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了提升,高净值人群规模扩大,国民财富提升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越来越多,加上国民财富管理意识的提升等,使得行业总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整体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31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9%,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为77.8%。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金融中介功能的主要机构。近年来随着国内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到了提升,高净值人群规模扩大,国民财富提升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越来越多,加上国民财富管理意识的提升等,使得行业总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整体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31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0.99%,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为77.8%。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观研天下整理

从盈利性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行业虽然受到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但通过积极采取措施化解风险,行业盈利水平呈现恢复性增长。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同比增长5.5%。

从盈利性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行业虽然受到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但通过积极采取措施化解风险,行业盈利水平呈现恢复性增长。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同比增长5.5%。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观研天下整理

从不良贷款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行业虽然受到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但通过积极采取措施化解风险,保持了不良贷款率的稳定和拨备覆盖率的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4.3%;不良贷款率为1.63%,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99.6%,较上年末上升25.9个百分点。

从流动性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行业总体保持了稳健的水平,能够满足正常的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需求。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62.85%,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存贷比为78.76%,较上年末下降1.24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为2.05%,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市场整体平稳。根据相关分析,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日益活跃,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创新不断推进,以及数字化的到来,我国商业银行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应该把握时代潮流,加快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具体如下: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市场整体平稳。根据相关分析,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日益活跃,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创新不断推进,以及数字化的到来,我国商业银行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应该把握时代潮流,加快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发展情况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主要的类型之一,近年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 其也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 规模效应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3 年7 月8 日,全国共有125 家城商行,其中辽宁和山东各有14 家城商行,浙江、四川和河北分别为 13 家、12 家和 11 家,新疆、广东分别为 6 家和 5 家,福建、江苏、江西和内蒙古均为 4 家,其余省份城商行数量为 1-3 家,数量相对较少。

经过十余年的沉淀发展,目前我国城商行已经形成了深耕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特色,资产规模及各项业务进入平稳发展期,增速呈现波动上升,其资产总额占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比重保持在15.5%左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城商行资产总额已达49.89万亿元,占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15.60%。

经过十余年的沉淀发展,目前我国城商行已经形成了深耕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发展特色,资产规模及各项业务进入平稳发展期,增速呈现波动上升,其资产总额占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比重保持在15.5%左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城商行资产总额已达49.89万亿元,占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15.6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近年来在强监管、经济走弱的大背景下,城商行以调结构为主基调,资产负债规模保持增长的同时,业务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优化,资产配置向信贷类资产倾斜,储蓄存款的较好增长和主动负债力度的减弱带动负债稳定性提升,信贷资产质量整体呈改善趋势。目前面对银行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加深入、金融科技迅猛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进入从“规模速度发展”到“质量效益发展”转变。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净利润为0.24万亿元,同比增长6.7%,占比为10.4%;城市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3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占比为13.3%;

目前各城商行资产规模分化明显。从资产规模来看,2022 年末北京银行总资产达33,879.52 亿元,是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上市城商行;其次为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 9 家银行,总资产在 10,000-30,000 亿元之间;再次是成都银行、长沙银行、广州银行、天津银行等16 家银行,总资产在5,000-10,000 亿元之间;然后是桂林银行、河北银行、九江银行、大连银行等 73 家城商行;总资产在 1,000-5,000 亿元之间;最后是达州银行、自贡银行、宜宾市商业银行、石嘴山银行等 13 家城商行,资产规模小于1,000 亿元。

2022 年我国各城商行资产规模分布

银行名称 资产规模
北京银行 33,879.52 亿元
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 9 家 10,000-30,000 亿元之间
成都银行、长沙银行、广州银行、天津银行等16 家 5,000-10,000 亿元之间
桂林银行、河北银行、九江银行、大连银行等 73 家 1,000-5,000 亿元之间
达州银行、自贡银行、宜宾市商业银行等 13 家 小于1,000 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从2022年23家上市城商行业绩营收来看,也可看出目前我国各城商行之间出现了较大分化。据统计,2022年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的城商行有4家,分别是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上述4家银行营业收入共计2,478.37亿元,占29家上市城商行营收总额的39.14%,可见头部带动作用强劲。其中江苏银行营收收入水平(705.7亿元)赶超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商行北京银行,领跑城商行。

营业收入在1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共18家。其中在2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有6家,分别是南京银行(446.06亿元)、徽商银行(362.3亿元)、杭州银行(329.32亿元)、中原银行(256.11亿元)、长沙银行(228.68亿元)、成都银行(202.41亿元)。100亿元到200亿元之间的城商行有12家,数量占比最大分别是盛京银行、天津银行、贵阳银行、郑州银行、重庆银行、哈尔滨银行、江西银行、贵州银行、苏州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九江银行。此外还有7家城商行营业收入低于100亿元,分别是威海银行、兰州银行、西安银行、甘肃银行、厦门银行、晋商银行、泸州银行。

2022年我国29家上市城商行营业收入情况

城商行名称 营业收入
江苏银行 705.7亿元
北京银行 662.76亿元
宁波银行 578.79亿元
上海银行 531.12亿元
南京银行 446.06亿元
徽商银行 362.3亿元
杭州银行 329.32亿元
中原银行 256.11亿元
长沙银行 228.68亿元
成都银行 202.41亿元
盛京银行 161.53亿元
天津银行 157.59亿元
贵阳银行 156.43亿元
郑州银行 151.01亿元
重庆银行 134.65亿元
哈尔滨银行 128.71亿元
江西银行 127.14亿元
贵州银行 119.9亿元
苏州银行 117.93亿元
青岛银行 116.44亿元
齐鲁银行 110.64亿元
九江银行 108.7亿元
威海银行 82.90亿元
兰州银行 74.50亿元
西安银行 65.68亿元
甘肃银行 65.27亿元
厦门银行 58.95亿元
晋商银行 52.60亿元
泸州银行 39.02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危废产生量大,2015-2023年CAGR约11%。工业危废产生量增加,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为10502.9万吨,同比增长11.6%。

2025年09月10日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2025年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

2025年09月09日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近年来,随着宠物主对宠物健康意识的增强,疾病预防保健与治疗的需求日益提升,宠物医疗实现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为840亿元,占比达28%。

2025年08月20日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智能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智能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