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产业发展进入新应用阶段 新挑战也随之来临

一、行业基本概述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系统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种跨技术、跨产业领域的新兴汽车体系,不同角度、不同背景对它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各国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不同,叫法也不尽相同,但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即可上路安全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是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装置,实现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链接的新一代汽车,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创新技术,是全球新兴产业发展新的竞争焦点。由此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格局也在不断重构,汽车智能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

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例如2023年3月,相关部门发布了《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提出要加强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规范的顶层设计,推动地理信息在自动驾驶产业的安全应用

近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相关政策

时间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2023年3月 《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 加强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规范的顶层设计,推动地理信息在自动驾驶产业的安全应用。
2022年11月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将遴选符合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并对通过准入试点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试点城市的限定公共道路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
2022年8月 《科挟部关于支持建没新一代人工智能示楚应用场景的涯知》 指出要以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动场景资源开放、提升场景创新能力为方向,强化主体培育、加大应用示范、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场景生态,加速人工智能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和产业培育,探索人工智能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6月 《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的通知》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平台,打造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产业链。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推进智能纯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和智慧交通产业集群。。
2022年1月 《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贵州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在数字技术.空天科技、节能降碳、绿色农药等优势前沿领域培育建设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支持贵州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有序发展轻量化材料、电机电控、充换电设备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
2021年12月 《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提升交通运输计量保障能力。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测试评价,加强智能汽车计量测试方法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
2021年12月 《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5G.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
2021年1月 《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 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0年10月 《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实施新能源汽车基础技术提升工程。突破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新型
2020年4月 《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 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2020年2月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为了做好白酒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从白酒生产场所、设备设施,设备布局及工艺流程、人员管理、管理制度、试制产品检查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新四化”特征 ,推动汽车逐步向智能网联新终端演进。目前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过15000公里,道路测试总里程7000多万公里,并在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在有序开展。在网联发展方面,全国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7个国家车联网示范区完成了70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预计下一步将加快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支持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与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而智能网联作为汽车智能化转型的主要方向,随着智能化、网联化进程加速,行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链逐步成熟,目前已成为全国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已经从小规模的测试阶段,进入了新的应用阶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1209亿元,同比增长19.5%。预计到2023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1503亿元。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创新发展与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而智能网联作为汽车智能化转型的主要方向,随着智能化、网联化进程加速,行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链逐步成熟,目前已成为全国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已经从小规模的测试阶段,进入了新的应用阶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1209亿元,同比增长19.5%。预计到2023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1503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规模扩大的同时关键技术也取得突破。据了解,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系统、大算力计算芯片等实现装车应用,跨域融合与控制器技术实现突破,高性能激光雷达感知范围达到了250米,多款具备增强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新车型陆续发布。当前L2级自动驾驶车型广泛应用,多家车企已经做好了量产L3级车辆的准备。但目前我国的智能驾驶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配备L2驾驶技术的汽车已实现批量生产。

2019-2022年我国ADAS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增长速度较快。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ADAS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从7200千台增至13208千台,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4%。预计2023年我国ADAS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增长至14811千台。

2019-2022年我国ADAS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增长速度较快。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ADAS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从7200千台增至13208千台,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4%。预计2023年我国ADAS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增长至14811千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技术不断改进,行业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ADAS级智能驾驶技术的渗透率从28.9%增长到了48.5%。预计2023年我国ADAS级智能驾驶技术的渗透率将增长到51.9%。

随着技术不断改进,行业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ADAS级智能驾驶技术的渗透率从28.9%增长到了48.5%。预计2023年我国ADAS级智能驾驶技术的渗透率将增长到51.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虽然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难点痛点需要破除。新挑战当中包括车用操作系统、车用高性能芯片及汽车智能安全等问题。对此也有相关人人士分析认为。一是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快推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制定,继续配合公安部推动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为推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和应用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撑保障;二是加强标准体系建,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研制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协调制定,推进关键标准的宣贯实施,加快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融合发展;三是支持技术创新突破,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补齐车用芯片、工具软件、新型电子电气架构等底层技术短板,加快新一代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四是完善网联基础设施,加快C-V2X、路侧感知、边缘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基于边缘云、区域云和中心云三级架构的云控基础平台,形成统一的接口、数据和通信标准,进一步提升网络感知、云端计算能力。(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需求释放 800V高压平台等新技术带来新增量

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市场需求释放 800V高压平台等新技术带来新增量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2024年突破千万辆大关,作为核心“神经系统”的电控系统(VCU、MCU、BMS)市场也迎来爆发式增长,规模已超800亿元。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控行业的强劲动力,一方面源于汽车智能化浪潮对电控需求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则得益于800V高压平台、碳化硅器件等新技术带来的升级换代机遇。

2025年09月26日
从“退守”到“反攻” 以价换量见效 我国燃油车销量回暖 合资车企依旧掌握话语权

从“退守”到“反攻” 以价换量见效 我国燃油车销量回暖 合资车企依旧掌握话语权

燃油车是以燃油为动力来源的车辆类型,涵盖燃油汽车、燃油摩托车等,具有数百年发展历史。在经历2021-2024年受新能源汽车崛起和环保政策影响的下行周期后,我燃油车市场自2025年6月起呈现回暖迹象。数据显示,2025年8月,我国传统燃油汽车销量高达107.4万辆,环比增长9.5%,同比增长12.9%,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塑料燃油箱行业:下游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 高压塑料燃油箱成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塑料燃油箱行业:下游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 高压塑料燃油箱成未来发展方向

塑料燃油箱是以树脂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制成的汽车燃油储存装置,主要应用于乘用车领域。乘用车主要是指用于载运乘客及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虽然此前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结束增长态势进入转型期。

2025年09月23日
共生进化:迈向规模化商用的Robotaxi与激光雷达

共生进化:迈向规模化商用的Robotaxi与激光雷达

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地自动驾驶法规逐步出台,Robotaxi行业正迎来商业化的加速期。本文通过梳理激光雷达在Robotaxi领域的技术演进与应用历程,揭示两大技术领域如何相互推动、共同成长,并分析其未来大规模商业化的发展趋势。

2025年09月22日
汽车燃油箱:汽车轻量化下塑料燃油箱已成主流趋势 金属燃油箱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汽车燃油箱:汽车轻量化下塑料燃油箱已成主流趋势 金属燃油箱发展空间相对有限

汽车燃油箱行业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细分行业之一,由于我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集中度较高,且大型整车制造企业对于汽车燃油箱具有严格的质量要求,为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其倾向于与零部件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得我国汽车燃油箱市场行业也呈现较为集中的特点。特别是我国塑料汽车燃油箱市场已形成以亚普股份为龙头、其他厂商“多强并列

2025年09月22日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行业:乘新能源汽车之势迎发展机遇 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行业:乘新能源汽车之势迎发展机遇 竞争格局相对稳定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因此,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高压控制器需求与发展主要受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影响。自202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出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年产销增速连续4年超过30%。

2025年09月19日
破解城市出行痛点 我国折叠自行车行业零售额上升 电动、智能化是确定性增长赛道

破解城市出行痛点 我国折叠自行车行业零售额上升 电动、智能化是确定性增长赛道

我国已成为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的核心增长引擎,2024年零售量达80万辆,占全球22.1%的份额,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9%,远高于全球水平。在城镇化加速、交通拥堵问题凸显以及休闲骑行文化兴起的背景下,折叠自行车行业持续扩容,产品向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迭代升级。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低端市场同质化竞争和

2025年09月15日
Waymo、特斯拉等布局 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本加速下行

Waymo、特斯拉等布局 我国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成本加速下行

目前,自动驾驶汽车已在国内外大量布局。海外企业来看,海外两大Robotaxi巨头为Waymo和特斯拉。目前,Waymo服务覆盖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奥斯汀等,车队超1500辆,已完成超1000万次无人驾驶付费行程。

2025年09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