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葡萄糖酸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产量及出口量呈现增长态势

、葡萄糖酸钠需求结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葡萄糖酸钠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葡萄糖酸钠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6H11NaO7。葡萄糖酸钠可以在建筑、纺织印染和金属表面处理以及水处理等行业作高效螯合剂,钢铁表面清洗剂,玻瓶清洗剂,电镀工业铝氧着色,在混凝土行业用作高效缓凝剂、高效减水剂等。

葡萄糖酸钠用途广泛,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发展,葡萄糖酸钠市场需求增多。目前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对葡萄糖酸钠需求占比最高,达8.0%;葡萄糖酸内酯、印染助剂领域需求排名第二、第三位,分别占比21.0%、12.7%。

葡萄糖酸钠用途广泛,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发展,葡萄糖酸钠市场需求增多。目前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对葡萄糖酸钠需求占比最高,达8.0%;葡萄糖酸内酯、印染助剂领域需求排名第二、第三位,分别占比21.0%、12.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葡萄糖酸钠产量

随着需求增多,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为46.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2.15%;2021年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为49.4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93%。

随着需求增多,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为46.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2.15%;2021年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为49.4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9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葡萄糖酸钠生产工艺

从生产工艺看,葡萄糖酸钠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生物发酵法、均相化学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多相催化氧化法、酶法工艺。其中,生物发酵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发酵快、过程可控、产品易提取、简洁环保、成本低等多种优点,为现阶段葡萄糖酸钠主流生产工艺。长远来看,作为生产新工艺,酶法工艺不受菌种、辅料浓度影响,工艺简化、能耗较低,是未来行业生产工艺发展方向之一。

葡萄糖酸钠生产工艺

工艺 简介
生物发酵法 生物发酵法生产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包括真菌发酵、细菌发酵及固定细胞发酵,行业普遍采用的是黑曲霉菌发酵制葡萄糖酸钠工艺。该工艺主要通过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营养物质,灭菌,冷却,接种黑曲霉种子液,保持搅动、通气,并加入消泡剂,待菌体与发酵液分离后真空浓缩、结晶或喷雾干燥制成粉状葡萄糖酸钠。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发酵快、过程可控、产品易提取、简洁环保、成本低等多种优点,已成为葡萄糖酸钠生产主导技术
均相化学氧化法 均相化学氧化法主要通过结晶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催化剂,控制-定温度并加入次氨酸钠溶液和离子膜液碱,达到反应终点后过滤、浓缩、提纯获得葡萄糖酸钠。该方法反应时间较长,中间步骤和副产物较多,纯度难控,产率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
电解氧化法 电解氧化法是指在电解槽中加入浓度适中的葡萄糖溶液和电解质,在合理温度和电流密度下通过恒电流电解,待结束后将电解液浓缩、结晶制成葡萄硬酸钠晶体。该工艺耗电量较大,反应速度不易控制,工业生产中较少采用
多相催化氧化法 多相催化氧化法是指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适量催化剂,在恒温和保持空气接入的条件下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反应结束后冷却、抽滤、减压蒸馏、结晶、风干制成葡萄糖酸钠晶体。该工艺操作简单,反应平稳温和,但由于催化剂易失活,需经常更换,生产成本较高
酶法 酶法是一种葡萄糖酸钠生产新工艺,是指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反应后生成的葡萄糖酸通过中和得出葡萄糖酸盐系列产品。该方法不受菌种、辅料浓度影响,工艺简化、能耗较低,是未来行业生产工艺发展方向之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葡萄糖酸钠代表生产企业

国外生产葡萄糖酸钠厂商数量较少,产量较低。而我国葡萄糖酸钠生产企业众多,代表包括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万山集团有限公司和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我国葡萄糖酸钠代表生产企业

企业 基本情况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和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是玉米淀粉、变性淀粉、葡萄糖酸钠、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等多项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起草单位。
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 公司创建于2001年6月,系西王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是亚洲主要的淀粉糖生产基地、麦芽糊精生产基地,全球主要的注射葡萄糖原料生产基地。
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建于2000年,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0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多个板块产品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及世界前列。旗下业务涵盖粮食收储、食品、油脂、功能糖醇、动物饲料、生物制药、热电、盐化工、物流、国际贸易等多个大型产业。
山东万山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自2004年成立,产业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建材、生物科技、农业科技、物流运输、国际贸易等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冶金、铸造、军事、化工、医药、陶瓷、化肥、食品等行业领域。
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21日,主要产品包括玉米淀粉、食用葡萄糖、麦芽糖浆、葡萄糖酸钠和赤藓糖醇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葡萄糖酸钠出口量

作为葡萄糖酸钠主要生产国,我国葡萄糖酸钠大量出口至海外。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葡萄糖酸钠出口量达21.27万吨。

作为葡萄糖酸钠主要生产国,我国葡萄糖酸钠大量出口至海外。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葡萄糖酸钠出口量达21.27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碳酸锶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其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磁性材料领域,同时电子元器件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龙头辛集化工停产重整、海外墨西哥工厂损毁,再叠加伊朗天青石进口物流受阻,多重供给端冲击相互交织共同推高国内碳酸锶供应压力,进而带动其价格从2024年9月的8000元/吨涨至2025年6月的

2025年10月20日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