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葡萄糖酸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产量及出口量呈现增长态势

、葡萄糖酸钠需求结构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葡萄糖酸钠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葡萄糖酸钠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6H11NaO7。葡萄糖酸钠可以在建筑、纺织印染和金属表面处理以及水处理等行业作高效螯合剂,钢铁表面清洗剂,玻瓶清洗剂,电镀工业铝氧着色,在混凝土行业用作高效缓凝剂、高效减水剂等。

葡萄糖酸钠用途广泛,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发展,葡萄糖酸钠市场需求增多。目前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对葡萄糖酸钠需求占比最高,达8.0%;葡萄糖酸内酯、印染助剂领域需求排名第二、第三位,分别占比21.0%、12.7%。

葡萄糖酸钠用途广泛,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发展,葡萄糖酸钠市场需求增多。目前混凝土外加剂领域对葡萄糖酸钠需求占比最高,达8.0%;葡萄糖酸内酯、印染助剂领域需求排名第二、第三位,分别占比21.0%、12.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葡萄糖酸钠产量

随着需求增多,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为46.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2.15%;2021年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为49.4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93%。

随着需求增多,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为46.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12.15%;2021年我国葡萄糖酸钠产量为49.4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9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葡萄糖酸钠生产工艺

从生产工艺看,葡萄糖酸钠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生物发酵法、均相化学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多相催化氧化法、酶法工艺。其中,生物发酵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发酵快、过程可控、产品易提取、简洁环保、成本低等多种优点,为现阶段葡萄糖酸钠主流生产工艺。长远来看,作为生产新工艺,酶法工艺不受菌种、辅料浓度影响,工艺简化、能耗较低,是未来行业生产工艺发展方向之一。

葡萄糖酸钠生产工艺

工艺 简介
生物发酵法 生物发酵法生产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包括真菌发酵、细菌发酵及固定细胞发酵,行业普遍采用的是黑曲霉菌发酵制葡萄糖酸钠工艺。该工艺主要通过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营养物质,灭菌,冷却,接种黑曲霉种子液,保持搅动、通气,并加入消泡剂,待菌体与发酵液分离后真空浓缩、结晶或喷雾干燥制成粉状葡萄糖酸钠。该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发酵快、过程可控、产品易提取、简洁环保、成本低等多种优点,已成为葡萄糖酸钠生产主导技术
均相化学氧化法 均相化学氧化法主要通过结晶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催化剂,控制-定温度并加入次氨酸钠溶液和离子膜液碱,达到反应终点后过滤、浓缩、提纯获得葡萄糖酸钠。该方法反应时间较长,中间步骤和副产物较多,纯度难控,产率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
电解氧化法 电解氧化法是指在电解槽中加入浓度适中的葡萄糖溶液和电解质,在合理温度和电流密度下通过恒电流电解,待结束后将电解液浓缩、结晶制成葡萄硬酸钠晶体。该工艺耗电量较大,反应速度不易控制,工业生产中较少采用
多相催化氧化法 多相催化氧化法是指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适量催化剂,在恒温和保持空气接入的条件下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反应结束后冷却、抽滤、减压蒸馏、结晶、风干制成葡萄糖酸钠晶体。该工艺操作简单,反应平稳温和,但由于催化剂易失活,需经常更换,生产成本较高
酶法 酶法是一种葡萄糖酸钠生产新工艺,是指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反应后生成的葡萄糖酸通过中和得出葡萄糖酸盐系列产品。该方法不受菌种、辅料浓度影响,工艺简化、能耗较低,是未来行业生产工艺发展方向之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葡萄糖酸钠代表生产企业

国外生产葡萄糖酸钠厂商数量较少,产量较低。而我国葡萄糖酸钠生产企业众多,代表包括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万山集团有限公司和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我国葡萄糖酸钠代表生产企业

企业 基本情况
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和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是玉米淀粉、变性淀粉、葡萄糖酸钠、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等多项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起草单位。
山东西王糖业有限公司 公司创建于2001年6月,系西王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是亚洲主要的淀粉糖生产基地、麦芽糊精生产基地,全球主要的注射葡萄糖原料生产基地。
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建于2000年,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0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多个板块产品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及世界前列。旗下业务涵盖粮食收储、食品、油脂、功能糖醇、动物饲料、生物制药、热电、盐化工、物流、国际贸易等多个大型产业。
山东万山集团有限公司 集团自2004年成立,产业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建材、生物科技、农业科技、物流运输、国际贸易等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冶金、铸造、军事、化工、医药、陶瓷、化肥、食品等行业领域。
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21日,主要产品包括玉米淀粉、食用葡萄糖、麦芽糖浆、葡萄糖酸钠和赤藓糖醇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葡萄糖酸钠出口量

作为葡萄糖酸钠主要生产国,我国葡萄糖酸钠大量出口至海外。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葡萄糖酸钠出口量达21.27万吨。

作为葡萄糖酸钠主要生产国,我国葡萄糖酸钠大量出口至海外。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葡萄糖酸钠出口量达21.27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接近六成;塑料次之,占比超20%;造纸位列第三,占比约10%。2019至2024年间,钛白粉出口持续放量,但2025年1-7月却呈现“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国内钛白粉均价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以龙佰集团、安纳达、金浦钛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其钛白粉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普遍下滑。为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