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硬脑(脊)膜补片行业:人工合成材料市场空间广阔 集采带来价格下探、高国产化率

前言:

随着颅内手术量逐步增加,国内硬脑(脊)膜补片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目前,我国动物源性材料硬脑(脊)膜补片占比超80%,人工合成材料占比不足20%。随着可吸收材料、可降解材料、再生医学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发展,人工合成材料应用加速渗透,目前除贝朗、强生等跨国巨头外,迈普医学、佰仁医疗等国内创新企业也推出了相关产品,人工合成材料将逐步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2020年以来,硬脑(脊)膜补片已在24个省份开展带量采购,集采之下硬脑(脊)膜补片市场价格下探。由于国产产品成本低,先发优势明显,硬脑(脊)膜补片已成为高国产化率赛道。

一、开颅手术量增多,我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规模呈增长态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硬脑(脊)膜补片是用于修补硬脑膜和(或)硬脊膜缺损的片状材料类产品。修补缺损的硬脑膜对于保护脑组织,防止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膨出、癫痫等并发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攀升,颅内手术量逐步增加,国内硬脑(脊)膜补片市场规模呈现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量约为90万台,我国硬脑(脊)膜补片市场规模达到10.07亿元。预计2029年我国硬脑(脊)膜补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8.41亿元,2023-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8.23%。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量约为90万台,我国硬脑(脊)膜补片市场规模达到10.07亿元。预计2029年我国硬脑(脊)膜补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8.41亿元,2023-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8.2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我国硬脑(脊)膜补片以动物源性材料为主,人工合成材料将加速渗透

硬脑(脊)膜补片可分为动物源性材料(包括自体组织修补材料、同种异体修补材料、异种生物修补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目前,我国动物源性材料占比超80%,人工合成材料占比不足20%。

与动物源性材料相比,人工合成材料生物相容性差,存在异物刺激反应等问题;但人工合成材料也具有稳定性高、材料易于获取、加工技术种类多、降解速度可调、产业规模化成本优势突出等优点。随着可吸收材料、可降解材料、再生医学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发展,人工合成材料应用加速渗透,目前除贝朗、强生等跨国巨头外,迈普医学、佰仁医疗等国内创新企业也推出了相关产品,人工合成材料将逐步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硬脑(脊)膜补片分类

项目 动物源性材料 人工合成材料
代表材料 牛源、猪源等动物组织 聚乙醇酸、聚已内醋、聚乳酸等
优点 1、具有与人自体组织或器官相做的结构和组成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1、可加工技术种类较多,降解速度可调,结构可设计性强2、材料获取便捷,稳定性及均一性较高,溯源清晰,无病毒传染风险3、采用生物增材制造技术制备的产品,同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缺点 1、动物源性材料取材于动物组织,取材及保存受限条件较多。稳定性、均一性难以控制,溯源难度高,存在病毒传播、免疫反应的风险2、可加工技术相对单一 1、材料特性与人体组织有差距,传统工艺制备结构不利于细胞长入2、传统加工工艺下的产品柔顺性较差,导致贴附性差,操作不便。
加工工艺 1、动物组织预处理及脱细胞技术2、冻干成形等物理方法。 1、传统加工工艺:编织、流延/热压成膜、复合涂层等2、先进制造工艺:生物增材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硬脑(脊)膜补片生产企业布局情况

企业 天新福医疗 冠昊生物 正海生物 迈普医学 佰仁医疗
产品 复层免缝合人工硬脑膜 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 海奥生物膜 硬脑(脊)膜补片 硬脑(脊)膜补片
材料 动物源性材料 动物源性材料 动物源性材料 人工合成材料(聚乳酸) 动物源性材料
说明 原材料是高纯度I型胶原蛋白,与人体细胞基质的主要成分相同,生物相容性更好。 猪的心包膜(I型)或胸膜(II型)组织经交联处理制成,产品一面光滑,另一面有绒毛状或条状或网状天然结构。 牛皮经处理后制备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保留了胶原蛋白特有的三维空间结构。 材料为聚乳酸,一种人工合成的可用于人体的生物降解性材料,具有良好的水密性。 牛心包组织改性材料,具有与体内结缔组织类似的结构特性。
使用特点 具备免缝合、可降解、同步吸收、防粘连、三维孔隙结构等优势。 具有类似脑膜的抗张性,柔韧性及弹性,致密性好,不透水,操作简单,易于缝合。 可缝、可贴、可降解,临床应用更方便;力学性能好,天然三维空间结构,有助于成纤维细胞长入、胶原形成和快速血管化。 可缝可贴可完全吸收,应用面广;三维仿生多孔微纤维结构,利于新生细胞的附着迁移和增殖分化。 可为患者自体组织自然修复提供组织支架,以获得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实现组织自然修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集采使市场价格下探,硬脑(脊)膜补片成高国产化率赛道

2020年以来,硬脑(脊)膜补片已在24个省份开展带量采购,集采之下硬脑(脊)膜补片市场价格下探,其中,安徽、河北、河南、江苏等省平均降幅为70%-90%。由于国产产品成本低,先发优势明显,硬脑(脊)膜补片成为高国产化率赛道,天新福、冠昊生物、正海生物、迈普医学、佰仁医疗等企业合计占据超92%的市场份额。

2020年以来,硬脑(脊)膜补片已在24个省份开展带量采购,集采之下硬脑(脊)膜补片市场价格下探,其中,安徽、河北、河南、江苏等省平均降幅为70%-90%。由于国产产品成本低,先发优势明显,硬脑(脊)膜补片成为高国产化率赛道,天新福、冠昊生物、正海生物、迈普医学、佰仁医疗等企业合计占据超92%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近年来,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居民支付能力提升叠加人口老龄化因素使感染类疾病患病风险增加,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已从2016年的23821元增长到2024年的41314元。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慢阻肺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及控制慢性炎症并减轻临床症状。随着慢阻肺患者增多,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由23亿美元增长至32亿美元,CAGR达8.6%;2023-2030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将由34亿美元增长至63亿美元,CAGR达9.2%。

2025年07月31日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医疗机器人是应用于医疗或辅助医疗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可通过自主规划执行药品配送、手术操作、康复训练等任务。医疗机器人作为高端智能医疗装备的代表性产品,近年来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91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女性使用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进行避孕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市场规模为55.4亿元。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疾病与外周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增长、医生精准诊疗理念增强以及产品技术持续迭代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亿元快速扩张至2024年的17.6亿元,实现了34.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近年来,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社会结构变迁的推动下,宠物猫饲养需求显著增长。一方面,经济条件改善增强了宠物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结婚年龄推迟、单身人群扩大及老龄化趋势催生了更多陪伴需求。这一变化直接带动了宠物猫数量的快速增长,为猫三联疫苗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宠物猫数量持续上升,由2019年

2025年07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