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掩膜版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半导体+面板领域撑起半壁江山

一、概述

掩膜版又称为光掩模、光罩、光刻掩膜版,作为微电子制造过程中的图形转移工具或者母版,承载着图形设计和工艺技术信息,被认为是光刻工艺的“底片”。掩膜版主要由基板和遮光膜组成,其中基板又分为树脂基板、玻璃基板,玻璃基板按照材质可分为石英玻璃基板、苏打玻璃基板等,石英玻璃性能稳定、热膨胀率低,主要用于高精度掩膜版制作。遮光膜分为硬质遮光膜和乳胶,硬质遮光膜又分为铬、硅、氧化铁、氧化铝。

掩膜版组成分类及应用

组成

名称

材料

优点

缺点

用途

基板

树脂基板

树脂

质量轻,容易大型化

易变形

PCB用光掩模

玻璃基板

石英玻璃

化学性能稳定,热膨胀率小

价格高

LST用光掩模,PPD用大型光掩模

低膨胀玻璃

热膨胀系数接近硅

短波长投射率低

LSIcopy光掩膜

苏打玻璃

价格便宜

热膨胀系数大,短波长投射率低

低端光掩模

遮光膜

硬质

机械强度高,可形成微细图形

表里面发射率高,多层铬的膜形成工艺复杂

/

手动对位时易操作

微加工性能不如铬

低端硬质光掩模

氧化铁

氧化铝

特性优异

耐化学品性能差

LSI

乳胶

价格便宜,成型简单

机械强度弱,分辨能力低

PCB用光掩模,低端光掩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掩膜版已发展五个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后进入第五代苏打和石英掩膜版,而虽然前四代部分产品已被淘汰,但仍然有部分产品在小范围使用,这主要是因为无掩膜技术能满足一些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行业中图形转移的需求,对于一些生产效率和精度要求高行业,仍然会使用到掩膜版。

掩膜版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名称

出现时间

目前运用情况

第一代

手工刻红膜

20世纪50年代

已淘汰

第二代

菲林掩膜版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仍在部分行业小范围使用,如PCBFPCTN/STN等行业

第三代

干版掩膜版

20世纪60年代

仍在部分行业使用,如PCBHDILeadframe等行业

第四代

氧化铁掩膜版

20世纪70年代

已淘汰

第五代

苏打掩膜版

20世纪70年代

广泛运用于各种对掩膜版有需求的行业

石英掩膜版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掩膜版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掩膜版在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摸屏、电路板等领域生产均有使用。从下游应用来看,掩膜版IC和平板显示领域使用量最多,其中半导体占据60%的份额,LCD占比23%份额,OLED占比5%,PCB占比2%。

掩膜版在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摸屏、电路板等领域生产均有使用。从下游应用来看,掩膜版IC和平板显示领域使用量最多,其中半导体占据60%的份额,LCD占比23%份额,OLED占比5%,PCB占比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半导体领域

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掩膜版主要用于IC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占据半导体材料成本的12%,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

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掩膜版主要用于IC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占据半导体材料成本的12%,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子、5G等产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晶圆制造产能持续扩张,并且即将进入扩产高峰期。根据相关资料可知,预计2022-2026年期间中国大陆将新增25座12英寸晶圆厂,总规划月产能将超过160万片。同时,在国资背景下国内主要晶圆厂/存储厂的扩产规划,2021-2024年12寸逻辑代工及IDM产能将从40多万片/月提升至超过130万片/月;国资3DNAND和DRAM存储厂的总产能将16万片/月提升至50万片/月,晶圆制造产能均有显著提升。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子、5G等产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晶圆制造产能持续扩张,并且即将进入扩产高峰期。根据相关资料可知,预计2022-2026年期间中国大陆将新增25座12英寸晶圆厂,总规划月产能将超过160万片。同时,在国资背景下国内主要晶圆厂/存储厂的扩产规划,2021-2024年12寸逻辑代工及IDM产能将从40多万片/月提升至超过130万片/月;国资3DNAND和DRAM存储厂的总产能将16万片/月提升至50万片/月,晶圆制造产能均有显著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晶圆产能快速扩张以及国家鼓励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的政策导向,带动我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94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107亿美元。

而晶圆产能快速扩张以及国家鼓励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的政策导向,带动我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94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107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到半导体掩膜版市场,随着下游大幅扩产、技术水平提升等利好因素推动,我国半导体掩膜版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根据SEMI的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为46.5亿美元,中国市场半导体掩膜版按照占比0.6%份额计算,市场规模为0.28亿美元,参考FPD掩膜版行业发展历程,预计我国市场规模占全球比将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增长可期。

具体到半导体掩膜版市场,随着下游大幅扩产、技术水平提升等利好因素推动,我国半导体掩膜版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根据SEMI的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为46.5亿美元,中国市场半导体掩膜版按照占比0.6%份额计算,市场规模为0.28亿美元,参考FPD掩膜版行业发展历程,预计我国市场规模占全球比将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增长可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显示面板领域

我国平板显示行业经过多年的投资已成为国际供应链重要的一部分。具体表现体现如下:第一,近年随着全球面板产业链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我国平板显示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自给率也不断提升,大陆地区面板产能位居世界第一。根据Omdia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6代以上产能占比全球超过70%,6代及以下产能占比32.3%。

中国面板产业发展历程

<strong>中国面板产业发展历程</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第二,国内面板厂商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进行大幅扩产,多条生产线建设进程顺利。根据相关企业公告可知,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CEC2020-2021年期间中国大陆投产共计87代以上生产线;清溢光电预计2023年有188.5/8.6代高精度TFT产线及226代及以下高精度线完成建设并投产。综上,随着下游产业不断扩产将促进上游掩膜版行业发展,并且将迎来市场红利。

2020-2021年中国大陆厂商布局的7代以上LCD重要生产线建设情况

企业

产线

开始投产时间

新增产能(万平方米/)

新增产能面积(万平方米/)

京东方

合肥10.5代线(B9)

2020Q2

45

45

武汉10.5代线(B17)

2020Q3

180

178

华星光电

深圳11代线(T7)

2020Q3

180

178

深圳11代线(T7)

2021Q3

90

89

惠科

滁州8.6代线(H2)

2020Q2

225

132

绵阳8.6代线(H4)

2020Q2

360

211

长沙8.6代线(H5)

2021Q2

396

232

CEC

咸阳8.6带线(H5)

2020Q2

36

2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发展趋势

随着平板显示领域的显示精度逐渐从450PPI逐步提高到650PPI以上、半导体领域将朝着4nm及以下继续突破,再加上国内行业主要企业产业链不断覆盖,我国掩膜版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精度趋向精细化、尺寸趋向大型化等。

我国掩膜版行业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详解

精度趋向精细化

平板显示领域,显示屏的显示精度将从 450PPI逐步提高到650PPI以上,对平板显示掩膜版的半导体层、光刻分辨率、最小过孔、CD均匀性、套合精度、缺陷大小、洁净度均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半导体领域,将朝着4nm及以下继续突破,这对与之配套的晶圆制造以及芯片封装掩膜版提出了更高要求,工艺制程要求将越来越高,先进制程占比有望越来越大

尺寸趋向大型化

随着电视尺寸趋向大型化,带动面板基板逐步趋向大型化,直接决定了掩膜版产品尺寸趋向大型化

掩膜版厂商向上游产业链延伸

掩膜版的主要原材料为掩膜版基板,为了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终端产品质量,掩膜版厂商已经开始陆续向上游产业链延伸,HOYALG-IT等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研磨/抛光、镀铬、光阻涂布等掩膜版全产业链的生产能力,路维光电和清溢光电则在光阻涂布方面实现了突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掩膜版主要企业产业链覆盖情况

原材料技术

日本HOYA

韩国LG-IT

日本DNP

韩国PKL

日本Toppan

日本SKE

清溢光电

路维光电

基板研磨/抛光

×

×

×

×

×

×

镀铬

×

×

×

×

×

×

光阻涂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受益下游PCB市场推动 我国成为全球感光干膜最大市场 以初源新材为代表国企渐崛起

受益下游PCB市场推动 我国成为全球感光干膜最大市场 以初源新材为代表国企渐崛起

感光干膜是PCB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料之一。尽管在PCB制造的成本结构中,感光干膜的占比仅为3%,但其作用却不可忽视。例如感光干膜的解析、附着等性能水平直接决定了PCB产品的精密程度,也是下游产品迭代升级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之一。

2025年07月03日
测试分选机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国内厂商投资加码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将加快

测试分选机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国内厂商投资加码 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将加快

在全球测试分选机市场中,海外厂商主导中高端市场,持续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国产测试分选机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24年,国产测试分选机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5%,在中低端领域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在高端设备领域,国产制造水平与海外相比仍存在差距,但随着国内厂商不断加大投资持续研发,我国高端测试分选机国产化替代进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传感器市场突破4000亿元大关 行业正从“中低端制造”向“高端创新”转型

我国传感器市场突破4000亿元大关 行业正从“中低端制造”向“高端创新”转型

近年在政策驱动、技术创新和应用需求的多重推动下,我国传感器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并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传感器生产与消费国。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 4061.2 亿元(约合572亿美元),同比增长11.4%。预计到2027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793.4亿元。

2025年06月30日
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需求释放 我国化合物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扩大

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需求释放 我国化合物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扩大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驱电控系统、电池管理系统、高压充电系统等涉及高压、高电流的系统都离不开化合物半导体芯片的支持。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步增长。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316.8万辆、1286.6万辆,较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38.7%、35.5%;2025年1-5月,我

2025年06月30日
全球硅基OLED微显示屏出货量将超亿块 下游需求释放将为市场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全球硅基OLED微显示屏出货量将超亿块 下游需求释放将为市场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随着5G等通讯技术、AI技术及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程度地拓展XR设备的应用场景。而硅基OLED微显示屏凭借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广视场角、低能耗等诸多性能优势以及良好的可量产性已逐渐成为XR设备主要方案,并直接受益于XR设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智能音箱行业发展持续低迷 中尾部品牌相继退场 小米份额渐超百度

我国智能音箱行业发展持续低迷 中尾部品牌相继退场 小米份额渐超百度

近几年来,我国智能音箱行业呈现持续低迷态势,销量与销售额双双下滑,这一发展困境主要受多重结构性因素制约。在市场结构方面,其销售渠道经历了显著的多元化演进过程,线下渠道销量占比从2018年的不足10%跃升至2019年的38%,并在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45%。

2025年06月30日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无框力矩电机带来新增量 行业将向高性能化和应用多元化发展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无框力矩电机带来新增量 行业将向高性能化和应用多元化发展

目前,我国无框力矩电机下游应用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机器人领域,2023年占比80%左右;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下游占比均不超过10%。

2025年06月30日
全球光通信电芯片行业分析:数据中心、5G快速发展 驱动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全球光通信电芯片行业分析:数据中心、5G快速发展 驱动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随着AI智算中心及传统数据中心需求的爆发,电芯片技术从低速率向高速率持续升级,逐步形成多层级速率体系。电芯片与光模块之间的速率并非总是直接对应,特定速率的电芯片,通过不同数量的通道聚合,可以对应不同速率级别的光模块。以100Gbps光模块为例,其既可采用单通道100Gbps电芯片实现,也可通过2通道50Gbps电芯片或

2025年06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