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掩膜版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半导体+面板领域撑起半壁江山

一、概述

掩膜版又称为光掩模、光罩、光刻掩膜版,作为微电子制造过程中的图形转移工具或者母版,承载着图形设计和工艺技术信息,被认为是光刻工艺的“底片”。掩膜版主要由基板和遮光膜组成,其中基板又分为树脂基板、玻璃基板,玻璃基板按照材质可分为石英玻璃基板、苏打玻璃基板等,石英玻璃性能稳定、热膨胀率低,主要用于高精度掩膜版制作。遮光膜分为硬质遮光膜和乳胶,硬质遮光膜又分为铬、硅、氧化铁、氧化铝。

掩膜版组成分类及应用

组成

名称

材料

优点

缺点

用途

基板

树脂基板

树脂

质量轻,容易大型化

易变形

PCB用光掩模

玻璃基板

石英玻璃

化学性能稳定,热膨胀率小

价格高

LST用光掩模,PPD用大型光掩模

低膨胀玻璃

热膨胀系数接近硅

短波长投射率低

LSIcopy光掩膜

苏打玻璃

价格便宜

热膨胀系数大,短波长投射率低

低端光掩模

遮光膜

硬质

机械强度高,可形成微细图形

表里面发射率高,多层铬的膜形成工艺复杂

/

手动对位时易操作

微加工性能不如铬

低端硬质光掩模

氧化铁

氧化铝

特性优异

耐化学品性能差

LSI

乳胶

价格便宜,成型简单

机械强度弱,分辨能力低

PCB用光掩模,低端光掩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掩膜版已发展五个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后进入第五代苏打和石英掩膜版,而虽然前四代部分产品已被淘汰,但仍然有部分产品在小范围使用,这主要是因为无掩膜技术能满足一些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行业中图形转移的需求,对于一些生产效率和精度要求高行业,仍然会使用到掩膜版。

掩膜版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名称

出现时间

目前运用情况

第一代

手工刻红膜

20世纪50年代

已淘汰

第二代

菲林掩膜版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仍在部分行业小范围使用,如PCBFPCTN/STN等行业

第三代

干版掩膜版

20世纪60年代

仍在部分行业使用,如PCBHDILeadframe等行业

第四代

氧化铁掩膜版

20世纪70年代

已淘汰

第五代

苏打掩膜版

20世纪70年代

广泛运用于各种对掩膜版有需求的行业

石英掩膜版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掩膜版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掩膜版在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摸屏、电路板等领域生产均有使用。从下游应用来看,掩膜版IC和平板显示领域使用量最多,其中半导体占据60%的份额,LCD占比23%份额,OLED占比5%,PCB占比2%。

掩膜版在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摸屏、电路板等领域生产均有使用。从下游应用来看,掩膜版IC和平板显示领域使用量最多,其中半导体占据60%的份额,LCD占比23%份额,OLED占比5%,PCB占比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半导体领域

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掩膜版主要用于IC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占据半导体材料成本的12%,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

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掩膜版主要用于IC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占据半导体材料成本的12%,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子、5G等产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晶圆制造产能持续扩张,并且即将进入扩产高峰期。根据相关资料可知,预计2022-2026年期间中国大陆将新增25座12英寸晶圆厂,总规划月产能将超过160万片。同时,在国资背景下国内主要晶圆厂/存储厂的扩产规划,2021-2024年12寸逻辑代工及IDM产能将从40多万片/月提升至超过130万片/月;国资3DNAND和DRAM存储厂的总产能将16万片/月提升至50万片/月,晶圆制造产能均有显著提升。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子、5G等产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晶圆制造产能持续扩张,并且即将进入扩产高峰期。根据相关资料可知,预计2022-2026年期间中国大陆将新增25座12英寸晶圆厂,总规划月产能将超过160万片。同时,在国资背景下国内主要晶圆厂/存储厂的扩产规划,2021-2024年12寸逻辑代工及IDM产能将从40多万片/月提升至超过130万片/月;国资3DNAND和DRAM存储厂的总产能将16万片/月提升至50万片/月,晶圆制造产能均有显著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晶圆产能快速扩张以及国家鼓励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的政策导向,带动我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94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107亿美元。

而晶圆产能快速扩张以及国家鼓励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的政策导向,带动我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94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107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到半导体掩膜版市场,随着下游大幅扩产、技术水平提升等利好因素推动,我国半导体掩膜版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根据SEMI的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为46.5亿美元,中国市场半导体掩膜版按照占比0.6%份额计算,市场规模为0.28亿美元,参考FPD掩膜版行业发展历程,预计我国市场规模占全球比将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增长可期。

具体到半导体掩膜版市场,随着下游大幅扩产、技术水平提升等利好因素推动,我国半导体掩膜版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根据SEMI的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为46.5亿美元,中国市场半导体掩膜版按照占比0.6%份额计算,市场规模为0.28亿美元,参考FPD掩膜版行业发展历程,预计我国市场规模占全球比将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增长可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显示面板领域

我国平板显示行业经过多年的投资已成为国际供应链重要的一部分。具体表现体现如下:第一,近年随着全球面板产业链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我国平板显示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自给率也不断提升,大陆地区面板产能位居世界第一。根据Omdia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6代以上产能占比全球超过70%,6代及以下产能占比32.3%。

中国面板产业发展历程

<strong>中国面板产业发展历程</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第二,国内面板厂商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进行大幅扩产,多条生产线建设进程顺利。根据相关企业公告可知,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CEC2020-2021年期间中国大陆投产共计87代以上生产线;清溢光电预计2023年有188.5/8.6代高精度TFT产线及226代及以下高精度线完成建设并投产。综上,随着下游产业不断扩产将促进上游掩膜版行业发展,并且将迎来市场红利。

2020-2021年中国大陆厂商布局的7代以上LCD重要生产线建设情况

企业

产线

开始投产时间

新增产能(万平方米/)

新增产能面积(万平方米/)

京东方

合肥10.5代线(B9)

2020Q2

45

45

武汉10.5代线(B17)

2020Q3

180

178

华星光电

深圳11代线(T7)

2020Q3

180

178

深圳11代线(T7)

2021Q3

90

89

惠科

滁州8.6代线(H2)

2020Q2

225

132

绵阳8.6代线(H4)

2020Q2

360

211

长沙8.6代线(H5)

2021Q2

396

232

CEC

咸阳8.6带线(H5)

2020Q2

36

2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发展趋势

随着平板显示领域的显示精度逐渐从450PPI逐步提高到650PPI以上、半导体领域将朝着4nm及以下继续突破,再加上国内行业主要企业产业链不断覆盖,我国掩膜版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精度趋向精细化、尺寸趋向大型化等。

我国掩膜版行业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详解

精度趋向精细化

平板显示领域,显示屏的显示精度将从 450PPI逐步提高到650PPI以上,对平板显示掩膜版的半导体层、光刻分辨率、最小过孔、CD均匀性、套合精度、缺陷大小、洁净度均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半导体领域,将朝着4nm及以下继续突破,这对与之配套的晶圆制造以及芯片封装掩膜版提出了更高要求,工艺制程要求将越来越高,先进制程占比有望越来越大

尺寸趋向大型化

随着电视尺寸趋向大型化,带动面板基板逐步趋向大型化,直接决定了掩膜版产品尺寸趋向大型化

掩膜版厂商向上游产业链延伸

掩膜版的主要原材料为掩膜版基板,为了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终端产品质量,掩膜版厂商已经开始陆续向上游产业链延伸,HOYALG-IT等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研磨/抛光、镀铬、光阻涂布等掩膜版全产业链的生产能力,路维光电和清溢光电则在光阻涂布方面实现了突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掩膜版主要企业产业链覆盖情况

原材料技术

日本HOYA

韩国LG-IT

日本DNP

韩国PKL

日本Toppan

日本SKE

清溢光电

路维光电

基板研磨/抛光

×

×

×

×

×

×

镀铬

×

×

×

×

×

×

光阻涂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压力变送器行业:外资主导 出口先旺后弱但均价持续上涨

我国压力变送器行业:外资主导 出口先旺后弱但均价持续上涨

我国压力变送器应用广泛,化工与石化为核心需求领域。近年来在场景拓展与新旧需求释放下,其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当前市场由外资主导,但以川仪股份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正加速追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压力变送器市场长期维持净出口态势,但进出口市场层级分化显著,出口以中低端为主、进口聚焦高端,两者均价差距明显;虽出口呈现先旺后弱态势,但

2025年11月26日
板翅式换热器市场分析:性能优势打开成长空间 技术工艺决定企业竞争力

板翅式换热器市场分析:性能优势打开成长空间 技术工艺决定企业竞争力

当下,我国作为全球原铝(电解铝)第一大生产国,为板翅式换热器的原材料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解铝总产能中,中国占比高达57%;俄罗斯、加拿大紧随其后,占比均为5%;美国、澳大利亚位列第三梯队,占比均为2%。产量方面,2025年1-9月我国原铝(电解铝)产量约为3396.8万吨,同比增长2.2%,延

2025年11月24日
全球制冰机市场规模超百亿元 中国企业主导家用市场 出口竞争力持续增强

全球制冰机市场规模超百亿元 中国企业主导家用市场 出口竞争力持续增强

随着制冰机应用从商业领域拓展至民用和工业领域,全球制冰机市场规模已超百亿。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制冰机市场规模达212.9亿元,其中商用制冰机、民用制冰机、工业制冰机、医用及其他制冰机分别占比51.43%、34.76%、11.51%、2.3%。预计2028年全球制冰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72亿元。

2025年11月23日
我国柴油发动机行业:从阶段性波动到AI驱动结构性增长 市场马太效应持续深化

我国柴油发动机行业:从阶段性波动到AI驱动结构性增长 市场马太效应持续深化

进入2025年,柴油发动机市场重新步入增长轨道,呈现稳步回暖的恢复特征,但增长节奏较为平缓,未出现爆发式反弹。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我国柴油发动机累计销售422.6万台,同比增长5.9%。其中10月,国内柴油发动机销售39.91万台,受上月基数影响环比下降5.4%,但同比仍实现11.42% 的增长。这一回暖态

2025年11月22日
换热器节能涂层材料:应用领域多点开花下需求不断释放 慧谷新材为国内龙头企业

换热器节能涂层材料:应用领域多点开花下需求不断释放 慧谷新材为国内龙头企业

在全球“双碳”目标深入推进与节能降耗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换热器作为工业生产、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关键传热设备,其能效提升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而换热器节能涂层材料凭借优异的抗腐蚀、防结垢、强化传热等特性,正迎来终端应用的“多点开花”局面,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2025年11月22日
政策驱动与格局重塑 我国风机行业有望步入价格修复与盈利改善新周期

政策驱动与格局重塑 我国风机行业有望步入价格修复与盈利改善新周期

在“十五五”装机目标明确、行业自律公约落地与国家“反内卷”政策持续加码的共同驱动下,中国风机市场正迎来关键转折点。尽管前期风机大型化导致的供需失衡与价格战曾严重挤压行业利润,但随着政策强力干预、订单持续高企及原材料成本触底,市场已步入价格上行与盈利修复的明确通道。我国风机行业竞争核心正从“低价抢单”转向“价值竞争”,新

2025年11月20日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分析:核心部件迎量产前夜 智能化与集中化趋势渐明

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分析:核心部件迎量产前夜 智能化与集中化趋势渐明

作为决定灵巧手性能的关键传动部件,腱绳材料行业正伴随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而驶入快车道。在特斯拉Optimus等巨头的示范效应下,市场需求日益明确,吸引特种纤维、金属微丝等多路厂商涌入。然而,人形机器人腱绳材料行业高技术壁垒与标准化挑战并存,未来竞争格局将趋向于拥有核心材料技术与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的头部企业集中,且产品智

2025年11月19日
小而美赛道!我国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与产量全球占比均过半 行业集中度提升

小而美赛道!我国电容器基膜市场规模与产量全球占比均过半 行业集中度提升

作为“小而美”赛道,电容器基膜在薄膜电容器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已步入发展快车道。其市场规模与产量同步快速增长,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同时全球市场规模与产量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双双突破50%。随着马太效应显现,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但头部企业竞争格局尚未稳固,整体仍显胶着。

2025年11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