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城市供热行业面积与能力稳步上升 智慧供热成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一、行业基本概述

城市供热是利用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等设施向热能用户供应生产或生活用热能的供热方式,是现代化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国家公用事业的一项重要设施。城市供热包括生产和生活用热两个方面,采用什么方式满足用热需要,这与全国具体城市的能源构成、热源消费状况有关,同时也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水平及不同供热方式的技术经济效果。

城市供热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热源、热网和热用户。其中热源主要是生产和制备一定参数(温度、压力)热媒的锅炉房或热电厂;热网是传输热媒的室外供热管路系统;热用户是直接使用或消耗热能的居民或工商业用户。

目前我国城市供热市场上基本有集中供热、独用锅炉房供热、分散供热三种供热方式。其中城市集中供热可由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实,由城市统一规划,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设适当规模的热电厂,既发电又供热,同时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种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方式,供热的热效率包括热网损失在内高达88%,比采取小锅炉房供热效率提高30%左右。独用锅炉房供热方式,由工厂、企业、住宅区和办公楼等公共建筑自建小锅炉房供热,也是我国城市最主要的供热方式。分散供热方式主要用于我国北方采暖地区,一家一户直接用煤炉烧煤供热采暖,占90%以上,这种供热方式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能源。

二、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在政府逐步加大在城市供热领域的投资力度之下,城市供热数量及面积呈现显著提高的态势。但主要是针对北方城市。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市供热面积约为99.2亿平方米,较上年相比同比增长了约7.12%;城市供热管道长度为371120公里,较上年相比同比增长34.3%。其中山东省为供热面积最多的地区,供热面积约为16.26亿平方米,市场占比约为16.4%;其次是辽宁省和河北省的供热面积分别为14.2亿平方米和9.2亿平方米,占比为14.3%和9.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在政府逐步加大在城市供热领域的投资力度之下,城市供热数量及面积呈现显著提高的态势。但主要是针对北方城市。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市供热面积约为99.2亿平方米,较上年相比同比增长了约7.12%;城市供热管道长度为371120公里,较上年相比同比增长34.3%。其中山东省为供热面积最多的地区,供热面积约为16.26亿平方米,市场占比约为16.4%;其次是辽宁省和河北省的供热面积分别为14.2亿平方米和9.2亿平方米,占比为14.3%和9.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在我国城市供热市场上主要集中供热为主。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集中供热面积为98.8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82%。其中住宅供热面积为74.3亿平方米,占供热总面积的75.2%;公共建筑供热面积为21.56亿平方米,占供热总面积的21.8%。

目前在我国城市供热市场上主要集中供热为主。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集中供热面积为98.8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82%。其中住宅供热面积为74.3亿平方米,占供热总面积的75.2%;公共建筑供热面积为21.56亿平方米,占供热总面积的21.8%。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供热量情况方面,2020年蒸汽供热总量有所下降,但2014-2020年整体来看,市场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蒸汽供热总量为65054万吉焦,同比下降0.02%。其中热电厂蒸汽供热占比89%,锅炉房蒸汽供热占比10%,其他蒸汽供热占比1%。

供热量情况方面,2020年蒸汽供热总量有所下降,但2014-2020年整体来看,市场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蒸汽供热总量为65054万吉焦,同比下降0.02%。其中热电厂蒸汽供热占比89%,锅炉房蒸汽供热占比10%,其他蒸汽供热占比1%。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热水供热总量呈现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热水供热总量为345004万吉焦,同比增长5.35%。其中热电厂热水供热占56.64%;锅炉房热水供热占35.02%;其他热水供热占8.34%。

热水供热总量呈现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热水供热总量为345004万吉焦,同比增长5.35%。其中热电厂热水供热占56.64%;锅炉房热水供热占35.02%;其他热水供热占8.34%。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供热能力方面,蒸汽供热能力逐年提升,但热水供热能力出现下降。数据显示,2020年我中国蒸汽供热能力为103471吨/小时,比2019年增加2528吨/小时;热水供热能力为566180.75兆瓦,比2019年减少15650.75兆瓦。

供热能力方面,蒸汽供热能力逐年提升,但热水供热能力出现下降。数据显示,2020年我中国蒸汽供热能力为103471吨/小时,比2019年增加2528吨/小时;热水供热能力为566180.75兆瓦,比2019年减少15650.75兆瓦。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而虽然我国城市供热市场不断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供热覆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就算是在北方地区,平均覆盖率也不到50%,而南方平均覆盖率就更加少,目前南方主要依靠天然气炉、空调、电炉和蜂窝煤等独立供热方式取暖。目前,供热行业正处于体制改革、设备更新、技术进步阶段,预计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以及相关政策推动,我国城市供热市场将得到发展,平均覆盖率也将得到提升。

三、行业发展趋势

“双碳”政策或将推动行业迎来巨变。资料显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目标部署,提出要“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2021年 10 月,国家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标志着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按照我国 2030 年碳达峰的目标,供暖行业有望持续推进节能减排,通过智能设备节约热量消耗,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热量的高效调度。

智慧供热成发展必然趋势。一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每年新增住房面积呈增长趋势,相应的建筑能耗迅速增长,建筑节能整体水平较低。二是当前我国缺乏供热调控手段,过量供热与供热不足现象频发,能源利用率较低,多方面存在热量损耗。再次,“双碳”政策环境下,国家对供热公司的碳排放指标可能会有所限定。三大问题使热力公司意识到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对供热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加强温度自动化控制、完善供热调度系统成为了供热行业下一步建设改造的重点。(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全球纳米材料市场持续扩容,2024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562亿美元。从地区分布情况看,欧美为全球纳米材料主要市场,总占比达61.8%;亚太地区在环保意识和科技发展下对特殊材料需求愈发强烈,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大纳米材料市场,占比达26.6%。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目前我国光伏硅料面临着产能过剩格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高达500万吨以上,然而市场需求却仅为300万吨。此外,硅业分会在2025年4月发布的《多晶硅市场一季度回顾及二季度展望》中,也明确指出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硅料产能达257万吨,而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出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是工业脱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国家明确扶持的赛道。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利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2025年07月14日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石墨烯凭借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极高的导热率,应用渗透至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将成为行业扩张核心动力。石墨烯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成熟,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其中石墨烯粉体年产能快速突破、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整体来看,随着供需两端向好,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2025年07月12日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仍面临上游原材料与技术瓶颈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液晶电视、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迭代更新频率加快,液晶面板行业蓬勃发展。以OLED面板为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以及其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进一步认可,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渗透率不断攀升,从而带动OLED面板出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OLED面板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