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产销两旺局面 企业处于小而散状况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

目前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中、美、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在三者政策大力支持+排放政策日益趋紧的背景下,这些地区将在中长期内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区域市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达到1733.44亿美元。

目前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中、美、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在三者政策大力支持+排放政策日益趋紧的背景下,这些地区将在中长期内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区域市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达到1733.44亿美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几年中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方面投入逐步增大,新能源汽车行业更呈爆发式增长。2021年,中国新能源销售352.1万辆,连续五年全球销量第一。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009.54亿元。

近几年中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方面投入逐步增大,新能源汽车行业更呈爆发式增长。2021年,中国新能源销售352.1万辆,连续五年全球销量第一。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009.54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情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连续四年产量超过100万辆。但2019年相比2018年增长乏力,首次出现负增长,2021年来,随着相关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300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连续四年产量超过100万辆。但2019年相比2018年增长乏力,首次出现负增长,2021年来,随着相关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300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

3、需求情况

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预期,多点开花局面为后续奠定了基础。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1 万辆,同比增长157.6%,从销售结构看,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占比一半。国内销售整体呈现哑铃状结构,A00 和B 级以上车型占比高,覆盖面更广的A 级车份额较低。从终端用户看,私人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并呈现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加速渗透的特征,这为中长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继续提升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预期,多点开花局面为后续奠定了基础。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1 万辆,同比增长157.6%,从销售结构看,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占比一半。国内销售整体呈现哑铃状结构,A00 和B 级以上车型占比高,覆盖面更广的A 级车份额较低。从终端用户看,私人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并呈现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加速渗透的特征,这为中长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继续提升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

4、供需平衡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以及产业政策的持续推进,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呈现产销两旺局面,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不断创新高,产销率连年超过90%,我国新能源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以及产业政策的持续推进,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呈现产销两旺局面,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不断创新高,产销率连年超过90%,我国新能源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情况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由传统车企、互联网造车企业、科技巨头组成。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由传统车企、互联网造车企业、科技巨头组成。

传统车企:新能源车企的快速增长,给传统车企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传统车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转型。目前,传统车企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已经完成了油改电的过渡,是完全依托新平台开发的新产品。

互联网造车企业:2014年特斯拉引爆了中国电动车市场。随后,本土以互联网思维造车的企业及其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蔚来、小鹏、理想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在国内开启了制造电动车的先例。

科技巨头: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风起云涌,华为、阿里、小米、百度等科技巨头纷纷下场造车,抢占新能源汽车赛道。

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数量近200家,数据显示,其中有一百余家是注册于2018年至2021年之间。若将经营范围扩大至相关产业链,目前我国有40万余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登记在册,超八成企业注册时间在5年之内。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大,处于小而散的状况,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汽车产业的技术含量高、积淀丰富,近两年来包括游侠、寒麟、拜腾、前途。博郡等多家造车新势力企业相继折戟,即便是已经实现量产交付的新势力车企,前景也不容乐观。这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不是简单的资金实力竞争,更是技术积累、方向突破能力、短板补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竞争。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品牌

企业

品牌简介

比亚迪

2021全年,比亚迪汽车乘用车总销量达到了73万台,同比大涨75.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9.37万台,占比约为82%。作为最早布局、最为热衷于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之一,比亚迪汽车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核心设计、电池等方面,都有着较为领先的优势。

比亚迪研发上的不断加码,使得比亚迪已拥有超安全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IGBT4.0等核心技术。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累计专利申请3.2万件、专利授权2.1万件,稳居新能源车专利榜单第一。

电池业务方面,曾获得“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大奖的刀片电池凭借超级安全、超级续航、超级强度等技术优势,加速了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渗透。

半导体业务方面,比亚迪半导体汇集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等全方位解决方案,覆盖车规级、消费电子、家电等领域。

202243日,比亚迪汽车宣布,从20223月起,比亚迪汽车正式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整车。

特斯拉

特斯拉(Tesla),是美国一家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特斯拉市值突破万亿美元,产销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其中,2021年特斯拉全球销量突破93.6万辆,相较2020年同步增长99.15%,全年特斯拉总营收约为538.23亿美元,同比增长71%,营业利润65.23亿美元。

2021年,特斯拉在研发和其他重要投入上,共计营业支出70.83亿美元。其中,研发支出为25.91亿美元,同比增长74%,研发收入占比与前一年相比略高,为5%

蔚来汽车

蔚来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201411月成立,旗下主要产品包括蔚来EC6、蔚来ES8、蔚来ES6、蔚来EP9、蔚来EVE等。蔚来致力于通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与极致用户体验,为用户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2021年,蔚来全年交付新车91429辆,同比增长109.1%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的首款产品是理想ONE,于201810月发布,是一款智能电动中大型SUV,搭载领先的增程电动技术与智能科技,为家庭用户提供6座的舒适空间。2020年,理想ONE取得中国新能源SUV市场销量冠军,同时成为30万元以上国产车型销量冠军。

理想汽车2021年全年交付90491辆,同比增长177.4%,销量增长促进了理想营收增加,同时凭借单车销量,理想年交付量已逼近10万辆大关。

在电动化方面,理想汽车目前正在大力开发高压超快充纯电动汽车技术;在智能座舱方面,理想智能座舱首创四屏交互系统,采用双系统架构,全车语音交互系统,以提升交互质量;在自动驾驶方面,理想全栈自研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还配备地平线“征程3”自动驾驶专用芯片及5颗毫米波雷达,后续车型将采用英伟达Orin芯片。

吉利

吉利控股集团目前在全球设有五大研发中心和五大造型设计中心,布局软件自研、硬件自研以及技术数据自研,在纯电、超级电混、醇电混动以及换电等领域构建一套智能能源体系;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领域构建全栈自研生态体系。

2021年全年,吉利汽车销量132.8万辆,同比增长约1%,实现连续五年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

2021年,吉利汽车集团推出智能吉利2025战略九大龙湾行动,强调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5年内研发投入1500亿元;深耕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打造10个国际一流的重点实验室。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州,是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由何小鹏、夏珩、何涛等人发起,团队主要成员来自广汽、福特、宝马、特斯拉、德尔福、法雷奥等知名整车与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三星、华为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

2021年小鹏汽车全年累计交付98155辆,同比增长360%,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销冠。

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小鹏汽车以全栈自研的方式持续发展,以视觉、雷达和高精度定位的多感知融合方案强化智能驾驶系统的可靠性。

在整车架构上,小鹏已经在布局“中央超算+区域控制的电子电气架构,和 SiC 高压纯电平台,并计划在下一款产品 G9上实现量产。

五菱

2021年,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52238辆,占比公司全年销量成绩的27%,同比增长160%。而这部分销量成绩,均来自于纯电动车。其中,宏光MINIEV实现销量40万辆。

未来,上汽通用五菱将打造百万纯电新能源平台、百万混动新能源平台,以及电池、电驱、电控、商贸服务、机器人等五个百亿产业。到2023年,力争纯电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正经历着产业的变革,也迎来以下几点发展趋势:

1、不断创新发展,加快汽车电动化进程

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抓手,推动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实现低成本、高性能、高安全性、长寿命、宽温度适应性、快速充电性能6个层面的均衡优化。构建和优化架构平台,重点突破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电子电器系统、通用部件等基础研究和试验验证。协同推进充/换电互补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探索多样化技术方案,满足多元化乘用车市场需求,加速商用车电动化转型进程。

2、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成为产业发展新特征

汽车和新兴技术领域加速融合发展,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成为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跨界协同、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随着产品形态加速演变,分工模式不断创新,车辆、基础设施、运营平台将智能互联和互联共享,汽车工业真正发生着革命性变化。

3、绿色低碳发展,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

汽车作为能源消耗大户,行业必然肩负着降低碳排放的责任。通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零部件和其他材料生产制造和回收利用过程的低碳化,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低碳排放。通过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低碳化、材料供应低碳化、生产过程低碳化、交通出行低碳化,推动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4、多方协同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回收再利用

一是从行业层面,发挥平台作用,建立良性回收利用体系:加快行业团体标准制定,完善标准政策体系;规范行业统计口径,构建第三方评估交易平台,共享信息及资源,破解全产业链回收利用难题;加大行业宣传力度,夯实公共环保理念。

二是从企业层面,加强产业链协作,创新商业模式,加快电池回收利用落地。积极发挥产业链主体优势,评估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效益,探索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场景和潜在市场;拓展电池回收利用渠道,打通产业链供需侧信息屏障。(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投放量超七百万辆!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氢能、无人驾驶受市场关注

投放量超七百万辆!我国共享电单车行业价格持续上涨 氢能、无人驾驶受市场关注

共享电单车是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方式,对用户和社会具有双重价值,市场投放量已经超过百万辆。不过,由于共享电单车属于重资产模式,导致企业盈利困难,如青桔单车2023年单车业务所在版块的净利润亏损仍超过50亿元。因此,近几年,我国共享电单车价格持续上涨,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开始寻找其他盈利点。而随着产业持续降本、规模

2025年06月28日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测系统行业渗透率有望提升 DMS市场本土厂商有绝对优势 OMS毫米波雷达前景广

座舱监控系统包含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客监控系统(OMS)。视觉算法的高技术要求,决定了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市场高且苛刻的准入门槛,我国DMS市场为极高寡占型,其中本土厂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与DMS相比,OMS更多服务于用户体验升级,商用价值体现在个性化服务和增值功能,因此OMS 依赖车企对座舱“第三空间”的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初现复苏迹象 市场高度集中 多家企业扬帆出海

我国电动摩托车行业初现复苏迹象 市场高度集中 多家企业扬帆出海

2023-2024年我国电动摩托车产量和销量快速回落,但在2025年1-5月初现复苏迹象,产量和销量均出现回升。目前市场高度集中,形成雅迪领衔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海外新兴市场电动化转型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多家电动摩托车企业扬帆出海,通过采用海外建厂、建立销售网络等方式,积极开拓国

2025年06月19日
气源成本下行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政策支持性显著

气源成本下行 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容 政策支持性显著

在顺价改革继续推进与气源成本下行、液化石油气产量稳定增长以及政策暖风频吹的趋势下,我国LNG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8.82亿元。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LNG重卡行业销量强劲增长且渗透率已接近30% 市场企业高度集中

我国LNG重卡行业销量强劲增长且渗透率已接近30% 市场企业高度集中

2023年我国LNG重卡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销量达到15.2万辆,同比暴涨310.81%;进入2024年,市场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7.8万辆,同比增长17.11%。同时在2024年其渗透率激增至29.6%,较2023年提升12.90个百分点。预计2025年我国LNG重卡市场将保持良好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车行业分析: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电动四驱类车型或成主流

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车行业分析: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电动四驱类车型或成主流

近年来,在消费需求升级、政策与技术双重推动下,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汽车行业销量迎来爆发。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硬派越野汽车行业销量达到17万辆,同比增长309%,市场渗透率为47%,同比增长29%,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5年06月13日
物联网、5G等技术发展下我国汽车天线行业前景广 产品正走向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

物联网、5G等技术发展下我国汽车天线行业前景广 产品正走向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汽车天线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

2025年06月11日
氢能汽车推广带动我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 35Mpa III型为主流 IV型瓶产能扩张下竞争将加剧

氢能汽车推广带动我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 35Mpa III型为主流 IV型瓶产能扩张下竞争将加剧

随着氢能汽车不断发展,储氢瓶作为关键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日益旺盛。储氢瓶分为五类,Ⅲ型和Ⅳ型为车载式储氢瓶。国外企业在IV型瓶应用上较成熟,而国内企业在35MPaIII型瓶方面已实现规模化应用,IV型瓶应用处于初级阶段,需求有待释放。未来随着 70MPa 压力等级加氢站的陆续投建,70MPa储氢瓶的用量将有所增加。到 2

2025年06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