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HVACR风机行业发展趋势:空气净化、基站及城轨等应用需求持续上升

HVACR风机一般作为换气扇、通风系统、空调的核心零部件发挥作用,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于酒店、办公场所、居民住宅、地铁隧道、医院、体育场馆、商场等。空调作为HVACR风机行业最大的应用领域,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带来的对生活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我国空调市场保持着稳步增长。据AVC数据,2021年,我国空调产量218亿台,同比增长3.8%,为我国HVACR风机行业带来一定的市场空间。

HVACR风机一般作为换气扇、通风系统、空调的核心零部件发挥作用,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于酒店、办公场所、居民住宅、地铁隧道、医院、体育场馆、商场等。空调作为HVACR风机行业最大的应用领域,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带来的对生活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我国空调市场保持着稳步增长。据AVC数据,2021年,我国空调产量218亿台,同比增长3.8%,为我国HVACR风机行业带来一定的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房地产及居民住宅领域

城镇化率是房地产业的重要驱动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是发展趋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国家政策的支持给商业地产、居民住宅创造了投资需求,为HVACR风机市场带来发展空间。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HVACR风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1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

城镇化率是房地产业的重要驱动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是发展趋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国家政策的支持给商业地产、居民住宅创造了投资需求,为HVACR风机市场带来发展空间。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HVACR风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1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城市轨道交通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轨交通累计运营线路长度9192.6公里,累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1222.9公里,同比下降0.9%;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完成额再创新高,达到6286亿元,同比增长5.49%。而地铁通风设备一般约占地铁项目总投资额的0.8%,据此估算,2021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通风设备市场容量将超过480亿元。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城轨交通累计运营线路长度9192.6公里,累计新增运营线路长度1222.9公里,同比下降0.9%;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完成额再创新高,达到6286亿元,同比增长5.49%。而地铁通风设备一般约占地铁项目总投资额的0.8%,据此估算,2021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通风设备市场容量将超过48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时期,中国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因此,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长将给HVACR风机行业带来持续的需求。

3、通信基站及工控设备机房

通信基站以及各种工控设备机房、计算机数据中心机房均对温度、湿度有一定要求。因此,恒温、恒湿、精密机房空调对HVACR风机的需求较大。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总量占全球60%以上,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而与通信基站建设数量及其相关配套通风设备需求量,也将成为HVACR风机行业的新增长点。

通信基站以及各种工控设备机房、计算机数据中心机房均对温度、湿度有一定要求。因此,恒温、恒湿、精密机房空调对HVACR风机的需求较大。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总量占全球60%以上,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而与通信基站建设数量及其相关配套通风设备需求量,也将成为HVACR风机行业的新增长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空气净化

随着国内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实验室研究的精密化、微型化、高纯度、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等洁净技术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在国防军工、航天航空、精密仪器和电子行业领域。与此同时,洁净技术也逐渐被借鉴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家用空气净化器。综上,随着实验室洁净技术提高及家用空气净化器市场的持续升温,相应的风机部件将迎来持续的发展过程。(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擦窗机器人市场火热 科沃斯以高份额强势领跑

我国擦窗机器人市场火热 科沃斯以高份额强势领跑

近两年,我国擦窗机器人市场持续升温,在产业链协同、技术迭代、居住需求升级及政策补贴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实现快速发展。作为行业领跑者,科沃斯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高达62.3%,较第二名火鲸领先超54个百分点,显示出显著市场优势。然而,在我国擦窗机器人行业繁荣发展的背后,仍存在诸多隐忧......

2025年09月15日
银发经济与宠物经济引智能家居摄影机行业爆发 萤石网络稳坐头把交椅

银发经济与宠物经济引智能家居摄影机行业爆发 萤石网络稳坐头把交椅

智能摄像机正加速向各类家居及家居场景渗透。2018-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摄像机市场规模由51.4亿美元增长至134.0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全球智能家居摄像机市场规模将由152.3亿美元增长至240.7亿美元。

2025年09月10日
中餐企业降本增效 炒菜机器人行业爆发 市场将进入高增期 预计2030年规模破百亿

中餐企业降本增效 炒菜机器人行业爆发 市场将进入高增期 预计2030年规模破百亿

进入2025年我国炒菜机器人市场彻底爆发。一方面,京东七鲜小厨、霸碗、小菜园、老乡鸡等头部餐饮纷纷大规模下单炒菜机器人。如小菜园在2025年年初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小菜园自2023年就开始尝试炒菜机器人,到2025年其门店自研的炒菜机已开发到第三代,并计划用1亿元采购2000台单价5万元的炒菜机器人。

2025年08月27日
壁挂炉行业加速向“零售为主、工程为辅”格局转变 外销量快速上升

壁挂炉行业加速向“零售为主、工程为辅”格局转变 外销量快速上升

近年来,我国壁挂炉行业加速向“零售为主、工程为辅”的格局转变,零售渠道内销量占比由2021年的40.84%跃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73.10%,而工程渠道占比则从59.16%大幅收缩至26.90%。尽管零售渠道保持强劲增长,但仍难以完全抵消工程渠道的大幅下滑,导致我国壁挂炉内销量持续缩减。不过,其降幅正在逐渐收窄。与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电视ODM行业出货量逆势增长 市场“强者恒强” 中国大陆厂商领先地位稳固

全球电视ODM行业出货量逆势增长 市场“强者恒强” 中国大陆厂商领先地位稳固

随着电视技术的成熟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全球电视市场萎缩,但电视 ODM 厂商凭借规模成本优势和专业精细化管理,获得了持续增长的ODM订单。因此,全球电视出货量呈下降趋势,但电视ODM出货量占比稳中有升。

2025年07月27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咖啡机生产国 行业正加速智能化升级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咖啡机生产国 行业正加速智能化升级

咖啡作为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都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近年受益于咖啡文化不断深入渗透,我国消费者与咖啡消费相关的习惯迅速发展。根据相关数显示,2023年国内咖啡消费者总数约为3.99亿人,消费人群渗透率达到28.30%,咖啡需求量同比增长15%。2020-2023年我国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从9.1杯增长到了1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彩电“量降额升” Mini LED渗透率突破20% 行业大屏化趋势显著

我国彩电“量降额升” Mini LED渗透率突破20% 行业大屏化趋势显著

近年来,我国彩电市场需求疲软,零售量接连下跌,但自2024年起,其零售额强劲回升。值得一提的,Mini LED电视这一细分产品实现爆发式增长,渗透率已突破20%。同时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和家庭影音娱乐标准提升,我国彩电产品结构持续向大尺寸迁移,行业大屏化趋势日益显著。目前,行业正积极拥抱AI技术浪潮,开启智能化转型新

2025年07月07日
成本、售价下探 Mini LED电视行业销量高增 本土企业国内份额领先、国际竞争力提高

成本、售价下探 Mini LED电视行业销量高增 本土企业国内份额领先、国际竞争力提高

与OLED电视相比,Mini LED电视亮度高、更节能、售价低等优势突出。2024年国内Mini LED电视销量高速增长,Mini LED电视渐成市场主流。需求增长刺激供给端发展,现阶段,我国已在 Mini LED 相关环节形成了一批头部企业。本土头部企业在国内Mini LED 电视市场中已取得明显优势,国际市场竞争力

2025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