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卫星移动通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美国在轨卫星数量居世界第一

卫星按照用途不同分为科学研究、技术试验和应用卫星,应用卫星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等。按照轨道类型分为低轨道卫星(LEO)、中轨道卫星(MEO)、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大椭圆轨道卫星。

卫星按照用途不同的分类

用途

具体应用

科学研究

科学探测和研究

技术试验

卫星工程技术和空间应用技术的原理性或工程性试验

应用卫星

通信

通过转发无线电通信信号来保持航天器与地面的联系

遥感

地物识别、获取影像、对地观测,环境减灾,测绘成图等

导航

地球点位的方向判读以及全球定位和引导等

侦察

窃取军事情报、搜集地面目标的电磁波信息,监视预警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同轨道卫星特征及用途

类别

轨道位置

特征

用途

代表型号/系列

低轨道(LEO)卫星

距地面300-2000km

传输时延、覆盖范围、链路损耗、功率较小

对地观测、测地、通信等

美国铱卫星、中国灵巧通信试验卫星、oneweb、星链

中轨道(MEO)卫星

距地面2000-35786km

传输时延、覆盖范围、链路损耗、功率大于LEO,小于GEO

导航

美国奥德赛、Irmarsat卫星、ICO

高轨道(GEO)卫星

距地面35786km的地球同步静止轨道

存在较长传输时延和较大的链路损耗

通信、导航、气象观测等

中国北斗卫星

太阳同步轨道(SSO)卫星

距地面高度小于6000km

轨道平面与太阳保持固定取向

气象观测、光学遥感等

中国风云一号卫星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

距地面35786km

-

导航

中国第4449颗北斗导航卫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从全球在轨卫星来看,截至2021年11月8日,全球在轨卫星共7942颗,其中通信卫星数目最多,为2867颗,占比为63%;其次为遥感卫星,有1028颗,占比为23%。

从全球在轨卫星来看,截至2021年11月8日,全球在轨卫星共7942颗,其中通信卫星数目最多,为2867颗,占比为63%;其次为遥感卫星,有1028颗,占比为2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从区域分布来看,美国在轨卫星数量居全球第一,中国排名第二。根据celestrak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8日,全球在轨卫星共7942颗,其中美国卫星数量3740颗,全球占比达47.1%,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中国,在轨卫星550颗,全球占比为6.9%,是拥有卫星数量全球第二大国家。

具体从区域分布来看,美国在轨卫星数量居全球第一,中国排名第二。根据celestrak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8日,全球在轨卫星共7942颗,其中美国卫星数量3740颗,全球占比达47.1%,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中国,在轨卫星550颗,全球占比为6.9%,是拥有卫星数量全球第二大国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中国卫星移动通信领域,截至2021年8月,中国在轨卫星中遥感卫星数目最多,为249颗,占比为53%,通信和导航卫星占比分别为13%和10%。

在中国卫星移动通信领域,截至2021年8月,中国在轨卫星中遥感卫星数目最多,为249颗,占比为53%,通信和导航卫星占比分别为13%和1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整体来看,近两年,我国通信卫星发射数量波动起伏大,截止2021年全国共发射通信卫星7颗,与上一年持平。不过,“虹云”星座作为中国航天科工的“五云一车”项目之一,计划发射156颗卫星,以天基互联网接入能力为基础,构建一个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络,实现全球网络无差别覆盖,我国卫星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将进入更高层次。

整体来看,近两年,我国通信卫星发射数量波动起伏大,截止2021年全国共发射通信卫星7颗,与上一年持平。不过,“虹云”星座作为中国航天科工的“五云一车”项目之一,计划发射156颗卫星,以天基互联网接入能力为基础,构建一个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络,实现全球网络无差别覆盖,我国卫星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将进入更高层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全球通信卫星星座规划

国家

通信卫星星座规划

美国

SpaceX:根据中电信方舟,“星链”计划发射约12000颗卫星组建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第一阶段发射4425颗轨道高度1100~1300km的中轨道卫星,第二阶段发射7518颗高度不超过346km的低轨道卫星。SpaceX预计2025年最终完成12000颗卫星的部署。根据IT之家消息,20221月,SpaceX完成第36次专门的星链任务,使星链卫星的总数超过了2000

英国

根据中电信方舟,OneWeb的第一代低轨星座设计方案,包含648颗在轨卫星与234颗备份卫星,总数达882颗。卫星高速运动不同卫星交替出现在上空,保障某区域的信号覆盖。根据十轮网,2021914日美东时间1407分,OneWeb计划中第289322颗卫星(共34颗)成功发射,在轨数量已接近计划中一半。

中国

根据中电信方舟,“鸿雁”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该系统将由300颗低轨道小卫星及全球数据业务处理中心组成,可为用户提供全球实时数据通信和综合信息服务。20181229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鸿雁”星座首颗试验星送入预定轨道

根据中电信方舟,虹云”星座是中国航天科工大力推动商业航天发展的“五云一车”(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和飞行列车)项目之一,计划发射156颗卫星,它们在距离地面1000km的轨道上组网运行,以天基互联网接入能力为基础,构建一个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络,实现全球网络无差别覆盖。20181222日,“虹云”工程首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微软、谷歌等巨头竞逐新边疆 我国太空算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微软、谷歌等巨头竞逐新边疆 我国太空算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人工智能时代,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地面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正面临能耗与散热的巨大瓶颈。太空,这一充满想象力的新边疆,提供了破局的终极答案:太空算力。全球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已通过合作发射算力卫星、构建星地协同系统等方式抢先布局。在中国,这一赛道更兼具国家“航天强国”与“数字中国”双重战略的驱动,以及遥感

2025年09月13日
航天测控——卫星市场“生命线” 国内市场活力将被充分激发 民营力量如何应对?

航天测控——卫星市场“生命线” 国内市场活力将被充分激发 民营力量如何应对?

航天测控系统作为航天器的“生命线”,是连接天地与掌控太空的核心基础设施,承担着跟踪测轨、数据遥测与指令遥控的关键职能。随着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爆发式增长与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测控需求正从国家任务向“国家队+商业航天”双轮驱动模式跃迁。商业公司已在市场化赛道开辟广阔天地,推动行业向高效、智能与服务化转型。

2025年09月11日
数据通信需求膨胀及5G基站建设加速 我国通讯连接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数据通信需求膨胀及5G基站建设加速 我国通讯连接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随着5G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数据量生产量扩大,下游市场存量升级的替换需求和新建设施的增量需求共同为通讯连接器行业带来发展机遇。根据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通讯连接器市场规模从62.67亿美元增长至8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91%,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元。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光通信测试仪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未来将向高速率、大带宽方向发展

我国光通信测试仪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未来将向高速率、大带宽方向发展

随着数据传输需求增多,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达99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以太光模块、连接器、Fibre Channel光模块、电信光模块分别占比59.6%、32.6%、4.7%、3.1%。预计202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108亿元,同比增长9.09%;2027

2025年08月18日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市场变革,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国内光纤接入程度不断升级,由光纤到交换箱、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最终演化至光纤到户。根据数据,截至2025年3月,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11.8亿个。2018-2025年Q1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数量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比重已由

2025年07月29日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近年来,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最大下游市场——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伴随数据中心传输速率的升级,高速光模块用量大幅提升,配套 16/24 芯 MPO、32/48 芯 MPO 用量增长,预计2029年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超60亿美元。

2025年07月07日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电线电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配套产业,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电线电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线电缆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通信、工程建筑等多个行业,其中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是最主要的细分领域。

2025年06月27日
数据流量爆发推动我国超导电缆行业规模化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 市场迎来较大机遇

数据流量爆发推动我国超导电缆行业规模化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 市场迎来较大机遇

在目前全球AI技术产业化加速推进、国内数字经济政策加速落地等多重因素催化下,数据流量以及电能消耗加速上升,作为数据流量的管道光纤光缆以及输电通道的电缆建设将同步加速,推动超导电缆规模化产业应用。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