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我国美容仪行业现状: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国产品牌声势日益壮大

美容仪是一种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进行调节改善身体和面部的机器,具有美白、嫩肤、祛斑、祛皱、脱毛、减肥等多种功能功效。

近年来在“女性经济”,“颜值即正义”等观念的影响下,美容成为热门行业。2016-2019年期间我国医疗美容市场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到2020年受疫情影响,医疗美容市场规模下降到1176亿元。而虽然2020年市场有所下降,但有相关机构预测,随着疫情的有效防控、以及疫情使得若干出国寻求医疗美容诊疗的人群转向在中国寻求医疗美容诊疗服务提供商,我国医疗美容市场将会回暖,且,服务总量及总收益预计将恢复到疫情前的相若水平。预计2021年将回升到1353亿元的市场规模,2022年将回升到**亿元左右。

2016-2022年我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2016-2022年我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美容行业的发展带动下,美容仪市场也迎来发展机会。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家用电子美容仪终端市场销售额达77亿。预计2021年我国美容仪市场规模可达87亿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左右。

2022年中国家用美容仪终端市场规模及预测

2022年中国家用美容仪终端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细分市场来看,因安全且快捷,激光美容仪器吸引了大量的潜在消费群体,使得市场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激光美容仪器消费大国和市场,且成为了美容仪市场最大的细分市场。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激光美容仪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5.5亿元增长到了29.8亿元。预计2021年我国激光美容仪市场规模可达34.2亿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左右。

2016-2022年我国激光美容仪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2016-2022年我国激光美容仪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激光美容仪市场上产品主要有调Q激光美容、皮秒激光美容、点阵激光美容及CO2激光美容几大类。其中调Q激光美容市场占比最大,达34.3%;其次为皮秒激光美容市场,占比达27.2%;再次是点阵激光美容市场与CO2激光美容市场,占比分别为15.8%、12.7%。

中国激光美容仪产品占比情况

中国激光美容仪产品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受益于市场发展向好,资本相继入局。据了解,自2015年起,国际知名美容仪——雅萌、Tripollar、松下、Refa等品牌就已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25日,中国目前已有超过6500家医美器械相关企业。

与此同时,国产品牌声势也在日益壮大。据了解,为鼓励扶持本土医美器械品牌的发展,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先后出台有关政策。在此背景下,国有品牌也开始通过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和投资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例如2019年创立的国产美容仪品牌SEAYEO,凭借2019年11月上市的明星产品SEAYEO大排灯一举打开光学美容市场,成为国产家用美容仪品牌中的黑马。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旗下大排灯产品销量已然突破20000台,在家用光学美容仪品类中名列前茅。预计未来随着下游扩张、需求渗透、技术更新等因素,有望加速国产品牌成为国内美容仪市场主流。

而虽然我国美容仪市场发展向好,但目前行业仍存在监管标准缺位、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虚假夸大宣传、品牌侵权、技术手段和研发实力缺乏等问题。因此相对于快速让家用美容仪快速发展来说,引导合规稳健的市场秩序,树立良好行业品牌形象,或许才是当务之急。

目前美容仪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美容仪行业存在的问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