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是指具有甜味的化合物,其甜度可以比糖高或低,用于代替部分或全部食品中的蔗糖、葡萄糖等天然糖分。代糖可以是天然资源中提取的,如山梨醇、木糖醇等,也可以是化学合成的,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
从我国代糖行业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代糖市场规模从50.4亿元增长到了101.2亿元,市场规模持续五年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代糖行业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金禾实业、晨光生物,营业收入在5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保龄宝、百龙创园、华康股份、三元生物、莱茵生物,营业收入在5亿元到5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为其他企业,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来看,我国代糖主要企业中三元生物、华康股份、莱茵生物代糖业务占比较高,从布局渠道来看,中国、美洲、欧洲、日韩等地区是我国代糖企业主要关注的销售市场。
我国代糖主要企业业务情况
| 公司简称 | 主营代糖业务 | 2024年代糖占比 | 布局领域 | 2024年代糖业务产销量 |
| 金禾实业 | 安赛蜜、三氯糖、阿洛酮糖 | - | 内销占比在65%左右,境外布局美国等国家 | - |
| 晨光生物 | 甜菊糖 | - | 欧洲、美洲、澳洲及中、俄,日、韩等亚洲、非洲部分国家和地区 | - |
| 保龄宝 | 赤藓糖醇 | 21.49% | 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减糖甜味剂产量为:5.27销量为:5.00 |
| 百龙创园 | 麦芽糖醇液、阿洛酮糖 | 15.38% | 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 健康甜味剂(主要为阿洛酮糖)产量为: 0.94销量为: 0.76 |
| 华康股份 | 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 | 69.17% | 国内市场及欧洲、美洲、亚洲等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 | 晶体糖醇产量为: 17.22销量为:17.22液体糖、醇产量为:23.26销量为:23.32 |
| 三元生物 | 赤藓糖醇 | 97.89% | 国内外均有所布局,其中外销以欧美地区为主遍布东亚、东南亚、澳新及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赤藓糖醇及复配糖产量为:6.64销量为:5.84 |
| 莱茵生物 | 罗汉果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甜茶提取物 | 约60% | 中国、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 - |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营业收入来看,在2025年上半年金禾实业、晨光生物、保龄宝、华康股份在国内销量占比较高;而百龙创园、三元生物、莱茵生物外销占较高。
2025年H1我国代糖行业主要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 公司简称 | 营业收入 | 同比增长 | 内销及外销占比情况 |
| 金禾实业 | 24.44亿元 | -3.73% | 内销占比:83.62%外销占比:16.38% |
| 晨光生物 | 36.58亿元 | 4.77% | 内销占比:84.82%外销占比:15.18% |
| 保龄宝 | 13.99亿元 | 18.02% | 内销占比:74.33%外销占比:25.67% |
| 百龙创园 | 6.49亿元 | 22.18% | 内销占比:34.32%外销占比:65.68% |
| 华康股份 | 18.66亿元 | 37.32% | 内销占比:61.71%外销占比:38.28% |
| 三元生物 | 3.18亿元 | -15.62% | 内销占比:41.33%外销占比:58.67% |
| 莱茵生物 | 8.37亿元 | 15.37% | 内销占比:38.77%外销占比:61.23% |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代糖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