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上半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行业领先企业芯能科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2.923亿元,按产品分类,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收入占比为83.19%,约为2.432亿元;按地区分类,境内收入占比95.23%,约为2.783亿元。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产品分类

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2.432亿

83.19%

8361

64.36%

1.595亿

98.27%

65.61%

光伏产品生产销售

2933

10.04%

2926

22.52%

6.753

0.04%

0.23%

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建设及服务

1645

5.63%

1380

10.63%

264.6

1.63%

16.09%

充电桩投资与运营

167.1

0.57%

158.7

1.22%

8.333

0.05%

4.99%

材料销售及其他

166.9

0.57%

165.0

1.27%

1.866

0.01%

1.12%

按地区分类

境内

2.783亿

95.23%

--

--

--

--

--

境外

1393

4.77%

--

--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4.452亿元,按产品分类,光伏发电收入占比为91.56%,约为4.076亿元;按地区分类,浙江收入占比89.49%,约为3.984亿元。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光伏行业

4.347亿

97.65%

1.902亿

94.57%

2.445亿

100.18%

56.25%

其他(补充)

1047

2.35%

1092

5.43%

-44.81

-0.18%

-4.28%

按产品分类

光伏发电

4.076亿

91.56%

1.621亿

80.62%

2.454亿

100.58%

60.22%

光伏产品

1464

3.29%

1678

8.34%

-213.4

-0.87%

-14.57%

其他(补充)

1047

2.35%

1092

5.43%

-44.81

-0.18%

-4.28%

开发建设及服务

984.3

2.21%

927.7

4.61%

56.65

0.23%

5.76%

充电桩

260.5

0.59%

199.5

0.99%

61.04

0.25%

23.43%

按地区分类

浙江

3.984亿

89.49%

1.660亿

82.53%

2.324亿

95.23%

58.34%

江苏

1797

4.04%

752.2

3.74%

1045

4.28%

58.15%

其他(补充)

1047

2.35%

1092

5.43%

-44.81

-0.18%

-4.28%

河北

919.5

2.07%

1050

5.22%

-130.7

-0.54%

-14.21%

福建

378.0

0.85%

377.1

1.88%

9452

0.00%

0.25%

江西

279.6

0.63%

181.3

0.90%

98.30

0.40%

35.16%

安徽

106.1

0.24%

21.84

0.11%

84.25

0.35%

79.42%

广东

80.34

0.18%

16.43

0.08%

63.91

0.26%

79.55%

天津

70.16

0.16%

22.77

0.11%

47.39

0.19%

67.5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二、市场竞争优势

品牌优势

分布式光伏电站根据屋顶资源业主屋顶屋面状况、变压器容量等参数进行电站设计、建设,具有个性化特点,属于非标产品,案例经验对建成优质电站至关重要,行业存在一定程度的品牌和经验壁垒。公司是目前国内较早从事分布式光伏开发的企业之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芯能品牌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

运维优势

设立了专门的电站运维部,组建了专业维护检修团队,开发了光伏电站、储能、充电桩三合一智能监测运维平台,现已具备了丰富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经验。

规模优势

拥有近五十家专注于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的子公司,业务覆盖华东、华南、华中等区域。芯能科技以提供清洁、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为己任,先后为近千家企业提供了绿色环保方案,装机容量达1GW,年发电量可达10亿度,年节约标准煤约4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3万吨,为实体经济年节约能源成本近1亿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47.6亿吨,同比增长1.3%,其中产量最高的为国家能源集团,产量为62130万吨,同比增长0.8%;其次为晋能控股集团,产量为40216万吨,同比下降8.1%;第三为山东能源集团,产量为27736万吨,同比增长1.4%。

2025年06月23日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电解液、离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储罐、泵阀等;中游为电池制造与系统集成,液流电池可分为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全铁液流电池、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下游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配储、分布式能源、应急电源、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15日我国城市供热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9132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黑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注册量分别为2468家、1059家、771家、718家、444家,占比分别为27.03%、11.60%、8.44%、7.86%、4.86%。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天能股份、超威动力,营业收入在4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骆驼股份、理士国际、南都电源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到4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的梯队的企业为雄韬股份、万里股份、圣阳股份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以下。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复合材料制品产地之一,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2327亿元,同比增长10.3%。

2025年05月22日
我国焦炭行业:山西省产量领先 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集中度极低

我国焦炭行业:山西省产量领先 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集中度极低

从市场份额来看,我国焦炭行业市场集中非常低。具体来看,我国焦炭行业占比较高的为中煤能源,占比为2.05%,其次为平煤股份,占比为2.03%。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钨精矿行业:江西省产能最高 企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60%

我国钨精矿行业:江西省产能最高 企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60%

钨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特征,国家对钨矿开采实行总量控制。从产量来看,2021年到2024年我国钨精矿产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钨精矿产量约为13.05万吨,同比增长6.1%;产能约为15.9万吨。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北方稀土先发优势明显 开采指标占比约70%

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北方稀土先发优势明显 开采指标占比约70%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国,约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70%以上。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稀土产量达到了25.4万吨,同比增长5.8%。

2025年05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