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钾肥行业定义及发展历史
钾肥,全称钾素肥料。以钾为主要养分的肥料,植物体内含钾一般占干物质重的0.2%-4.1%,仅次于氮。钾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60种以上酶系统的活化,光合作用,同化产物的运输,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钾肥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钾肥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性产品,主要品种包括氯化钾、硫化钾、硝酸钾以及硫酸镁钾。氯化钾由于资源丰富、养分浓度高、易吸收且成本较低等特点,在钾肥产品中占比超过90%。氯化钾能够作为复合肥的生产材料,也能够用于农业直接施用,下游需求旺盛,主要有果蔬、玉米、水稻等农产品。同时,部分氯化钾产品还被应用于医药、林业等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钾肥行业发展历程如下:
1、早期探索阶段(1949-1958年)
1957年,青海察尔汗盐湖成功研制出中国首批钾肥,结束了中国无钾肥的历史。1958年,第一袋钾肥在青海格尔木市下线,标志着中国钾肥工业的初步发展。
2、技术突破阶段(1959-2006年)
1986年,青海钾肥厂一期20万吨/年氯化钾项目开工建设,1999年产量达41万吨。2006年,国投罗布泊钾盐公司建成全球最大单体硫酸钾装置(120万吨/年),实现了中国硫酸钾生产技术的突破。
3、现代化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
2016年,国投罗布泊建成150万吨/年硫酸钾装置,成为全球最大单体硫酸钾生产企业。2024年,亚钾国际在老挝的第三个100万吨钾肥项目投产,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境外钾资源开发能力。目前,中国钾肥自给率约50%,仍依赖进口补充。
中国钾肥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全球钾肥供应现状:钾矿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企业集中度也较高
全球钾资源集中分布在北美、两俄以及死海等区域,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全球钾矿主要集中分布在传统钾肥主产国加拿大、俄罗斯以及白俄罗斯,以及随着探明和开发不断深入的老挝等国家,合计钾矿总储量(折氧化钾)占比达到78%,而中国占比仅4%。
产量方面,全球钾肥主产国与储量情况基本匹配,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4年全球钾肥产量前三分别为加拿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合计产量占比达到65%。而老挝和中国这两个亚洲国家,则具备恰好相反的情况,老挝储量大但产量少,中国储量少但产量相较大,两者刚好接壤,因此老挝成为近年来我国重点开发的钾肥基地,如中国亚钾国际企业在老挝建设钾肥生产基地,然后通过中老铁路运输至中国,以满足中国钾肥需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企业来看,由于钾肥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同时化肥作为重要农资产品,和国家农业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在钾肥储量富集地区逐渐形成依托资源禀赋的全球性龙头企业。根据ICL年报披露,全球钾肥设计产能约为1.04亿吨,其中Nutrien产能位居第一,根据其年报披露,2024年Nutrien钾肥设计产能2060万吨,产能占比约为20%,但实际在产产能仅为1400万吨。从产量角度来看,2024年全球钾肥产量约为6929万吨(实物量),其中Nutrien产量1322万吨,占比19%。其次Uralkali和Mosaic产量分别为980、887万吨,三者合计占比46%。
资料来源:ICL年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由于钾肥的产能集中度较高,因此其定价受供应方主导,2013年前全球钾肥定价权由两大产业联盟垄断,分别为(1)北美Canpotex:该联盟成立于1985年,由北美三大钾肥生产商加拿大钾肥公司(Potash)、加拿大加阳公司(Agrium)和美盛公司(Mosaic)共同组建,掌握全球37%市场份额。(2)东欧BPC:BPC成立于2005年,由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公司、白俄罗斯钾肥生产公司以及白俄罗斯铁路公司共同组建,承担两家钾肥生产商的产品出口,大约控制全球43%的市场份额,两大产业联盟基本控制全球钾肥市场。
2013年Uralkali以白俄罗斯钾肥违反联盟销售协议为由退出BPC,开始追求市场份额。另一边,2018年PotashCorp和Agrium合并,成立Nutrien公司,全球钾肥垄断格局进一步加深,定价权洗牌,目前全球钾肥主要定价权分治在北美和两俄之间。
三、全球钾肥需求现状:供需错配严重
钾肥是促进农作物生长增产的基础性肥料,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并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等能力,是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元素之一。因此其需求的基本盘和全球农作物种植面积高度相关。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全球主要作物如小麦、大米、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上述四种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72489万公顷。更进一步,随着全球人口规模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小,化肥之于农作物提质增产的意义更加突出。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钾肥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两俄,以及老挝等地,但是消费区域则与人口规模以及农作物种植规模高度相关,因此世界范围来看钾肥的主要消费区域集中在亚洲、美洲等地区。其中,中国是目前钾肥主要消费国,根据IFA数据,中国占全球钾肥消费量比重约为25%,其次是巴西17%,而后是美国和印度,分别占比12%、8%,合计占比达到62%,由此可见,钾肥的消费区和主产区存在明显空间上的供需错配。
资料来源:IFA,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中国钾肥需求现状:进口依赖严重
我国钾资源严重匮乏,可探明的钾矿资源中基本没有可溶性沉积矿床,有少量难溶性钾矿和盐湖卤水矿,95%以上钾肥由盐湖卤水生产,集中分布在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4年中国钾盐储量1.8亿吨(折氧化钾),约占全球储量4%。产量方面,国内近几年钾肥产量相对稳定,根据隆众资讯数据,从2019年开始国内钾肥产量维持在1100万吨附近,2024年国内钾肥产量1123万吨,同比增长2%。
我国是全球钾肥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口基数的庞大,种植面积广,粮食及经济作物的稳定供应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国家维护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市场对钾肥的需求将保持稳中有升。2021-2022年随着钾肥价格大幅上涨,国内消费量连续两年下滑。而23年钾肥价格高位回落,国内需求补偿性反弹,2024年国内钾肥实际消费量2290万吨,同比增长9%,整体呈现回升趋势。从每亩农作物钾肥施用量上来看,国内主要粮食作物单位施用量均出现企稳回升趋势,预计后续随着国内农作物播种面积持稳,亩产效率提升需求增加,将为国内钾肥施用贡献稳定基本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由于我国钾肥自主生产能力有限,国内钾资源储量不断减少,资源型钾盐产能扩张不可持续,部分需求缺口只能依赖进口弥补。根据海关总署数据,近几年我国钾肥进口量快速增长,其中以氯化钾为主,2024年我国氯化钾进口量1263万吨,同比增长9%,并且近几年进口依存程度不断加深,2024年国内氯化钾进口依存度约为66%。
由于中资企业在老挝钾盐项目开发深入,老挝钾盐进口量迅速增加,2024年进口自老挝的氯化钾数量为207万吨,同比增长21%。老挝钾肥在我国进口结构中的比重也从21年的6%提升至24年的16%。(fs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